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維也納LV店員罵中國人是豬,我們該如何反擊?

維也納LV店員罵中國人是豬,我們該如何反擊?

前幾天,圈哥的小夥伴「維城euronews」接到讀者徐先生來電,實名投訴位於維也納內城( Tuchlauben 3-7, 1010 Wien)的Louis Vuitton專賣店,屢次歧視中國人。

「兩周前,我和母親到LV專賣店購物,我們看好貨品準備去買單後,我就聽到一直用英語服務我們的店員在我們走後,轉過身去,用德語和她的同事說這些中國人像豬(德語:Schwein),聞起來就像中餐館的麵條……」

徐先生說,由於他本人在維也納生活多年,能聽懂德語,聽到店員用這樣的語言數落自己的母親,他完全無法接受:

「你罵我我還沒那麼氣,為什麼要罵我們的父母長輩!這不是第一次了,我們去了三四次這家LV專賣店,經常發現店員,包括一位人挺高、金髮、戴眼鏡的女經理,屢次有歧視中國人的言行,說中國人大聲喧嘩、不懂規矩……」

「至少我幾次在這家LV專賣店裡時,看到店裡幾乎都是中國客人,而且並沒有特別嚴重的大聲喧嘩等行為」,徐先生表示他覺得這家Louis Vuitton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對中國人有明顯的歧視態度,希望通過爆料信息提醒同胞們注意自我保護,維護正當權益。

眼下,

正值奧地利夏季打折季,

滿大街的紅色廣告吸引著我們進店血拚。

在衝動地買買買的時候,

你是否會多個心眼,

看看收銀員有沒有把價格打錯?

在購物和店員交流的過程中,你是否會留心他們的言行舉止對有色人種有歧視之處?

7月初的一天,周小姐和友人一起在維也納瑪利亞大街的義大利品牌O-bag專賣店看中了一款小巧的斜挎包,正在打著對摺的價格讓她倆瞬間覺得可以入手。

與此同時,店員也殷勤地和他們以「你」(德語:du,而非「您」Sie)相稱,「你可以背背看啊!」「你覺得怎麼樣啊?」……

一般進入奧地利的商店,初次見面的店員對顧客都是以Sie(「您」)相稱,周小姐和友人雖然對著一上來就per du(以「你」相稱)的行為略感不適,但考慮到彼此都是同齡人,也沒有特別在意。

熟悉O-bag這一品牌的人會知道,他們家的包包在計價時,包袋、肩帶、內襯、包邊……每一項都是分開算錢的,一張賬單上好幾個項目,各自的名稱還不是我們常見的德語詞。

買單時,周小姐剛好接了個電話離開了收銀台,友人也沒仔細看,店員報了個總價,她就直接刷卡支付了。

走出店門後,掛了電話的周小姐問了友人總價是多少,一聽之後覺得不對勁,仔細研究收銀條後,才發現價格算錯了,該打對摺的沒有打,店員多收了她們錢!

隨即,兩人重回專賣店裡與店員進行交涉,店員承認價格計算錯誤,但表示退款只能以「代金券」(德語:Gutschein)的形式返還,無法退回五分鐘之前剛剛刷過的銀行卡中。

對此,平時在工作中也經常操作POS機的周小姐深知這是霸王條款,

在POS機上可以非常簡單地操作,將消費款項退回消費的銀行賬戶。

「我們在這家店有了那麼不愉快的購物經歷,根本不想再來這裡消費,要你們的代金券有什麼意義!」周小姐氣憤地表示,並與店員開始交涉。

豈料,購物時全程以「你」(du)相稱的店員,對周小姐此時繼續以「你」稱呼店員一臉不屑地說:「請不要用『你』來稱呼我,請用『您』!」

說完,店員臉上還露出一副「我看你能拿我怎麼辦!」的表情。

對於這一雙重標準的要求,周小姐與友人頓時深感不適,「明明是她一開始就用『du』(你)的,現在倒要求我們用『Sie』(您)!」,對奧地利客人她一定不敢這麼說——兩人深深覺得,是因為她們是中國人,店員才如此有恃無恐。

最後,店員強調在店面(周小姐和友人全程沒有去過)的另一邊張貼著退貨條款,已明確表示只退「代金券」。但周小姐和友人消費過程中,店員全程沒有提過這一事項,也沒有提示她們注意退換貨條款。

「更何況,我們根本不是退換貨!是你收銀員自己算錯價格,為什麼要按退換貨的規則處理?

「我們根本不想再來你店裡購物了,要你的代金券何用?!」

——周小姐和友人對店家的處理感到完全無法接受。

最後,一位奧地利老太太實在看不下去了,要在店裡購物的她掏現金買下了這張「代金券」。

對此深感不公的周小姐與友人,立刻前往位於瑪麗亞大街81號( Mariahilfer Stra?e 81,1060)的消費者信息協會(Verein für Konsumenteninformation)。

「可能是涉及金額比較小,辦事人員的態度有點『和稀泥』」,周小姐表示辦事人員只是問了她們在刷卡之前,店員有沒有告訴刷卡金額,如果她說了這個總數,那麼付款時,消費者和商家的合約就已經產生了,表明消費者認同了這一價格。

至於店員沒有說明細,只怪消費者自己沒有看清。

前思後想,周小姐和友人覺得最讓她們不忿的,還是那句「請用『您』來稱呼我!」——究竟是不是因為她們倆是外國人、是中國人,店員才如此有恃無恐、態度傲慢?

回家後,兩人前往O-bag官網,想要向公司投訴在消費過程中受到歧視,豈料找遍網站沒發現有消費者投訴郵箱。無奈之下,周小姐只能前往Google給了瑪麗亞大街這家O-bag專賣店差評。

一上去看了才知道,大家對這家店的評論其實都很差,評分只有3.4,尤其是店員弔兒郎當的態度讓很多客人覺得不舒服。

用「你」(du)還是用「您」(Sie),無論是德語還是漢語,背後的文化涵義其實大同小異,熟悉的、親密的朋友自然都用「你」(du),初次見面、對陌生人或長輩等還是用「您」(Sie)為宜。

但是,如果已經開始用「你」(du)了,還能回到用「您」(Sie)嗎?

這事兒在奧地利還真成為過一個甚囂塵上的話題!

2008年8月22日,當時已經脫離奧地利自由黨( FP?)的約爾格·海德爾(J?rg Haider)和前兩個月因為Ibiza視頻醜聞事件辭職的奧地利前副總理斯特拉赫( HC Strache)在奧地利電視二台播出的電視辯論中,因為海德爾對斯特拉赫用了「du」(「你」)而被斯特拉赫反駁稱,「請尊重我們從2005年開始就不再以『你』相稱的事實。」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一下相關視頻,關鍵詞:TV-Konfrontation 22.8.2008 - J?rg Haider duzt HC Strache)

兩個曾經同一戰壕的「兄弟」,反目成仇後,都不能再互相以「你」相稱——一時間,這也曾成為奧地利人的談資。

在海外生活不易,大家在歐洲消費時,還遇到過什麼糟心事兒?

有沒有什麼需要提醒同胞們注意的店家或店員?

歡迎留言分享~

(英倫圈推薦,刊載自圈哥的小夥伴「維城euronews」,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版Henningsv?r原創,部分圖片由報料人周小姐提供,其他圖片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Euro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限量Gucci包,蒂凡尼戒指,Bose耳機
一到20就開始渡爸媽這道「劫」,他們畢生才華都用來催催催婚了吧!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