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3000年前,古人的表情包能砸死人!

3000年前,古人的表情包能砸死人!

據BBC報道,為慶祝「世界表情符號日」,英國Art UK組織向公眾發起為「雕塑」設計手機表情包的大賽。

圖:BBC

據了解,公眾設計出來的作品將被放到Art Uk的推特賬戶上進行統一投票,獲勝的表情包設計將被提交至美國的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對其進行編碼,以應用於計算機系統中。

圖:BBC

趁著表情包設計大賽投票還沒開始,圈哥在這兒先來和大家科普下「世界表情符號日」是個啥?

世界表情符號日(World Emoji Day)

它是由Emoji搜索引擎 Emojipedia 的創始人 Jeremy Burge 在2014年7月11日提出的。這是個非官方紀念日,在國外較為流行,每年的這天,世界人民的emoji表情大狂歡便開始了。

「劉易斯西洋棋」—雕塑表情包界鼻祖

其實,說到雕塑表情包,大英博物館表情包的杠把子「你打我幹嘛」絕對是表情包界的鼻祖!它一手掩面一邊臉挨過打的姿態在文物表情包界迅速走紅。

圖:大英博物館

該表情包的走紅也使得劉易斯西洋棋成為了大英博物館的一項網紅打卡地,不少網友紛紛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曬出和該棋子的合影。

圖:微博

圖:微博

劉易斯西洋棋由海象牙雕刻而成。據了解,現今已知存世的劉易斯西棋子共有93顆,其中82顆存放於大英博物館中,剩下的11顆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

圖:Rakuten

Give Me Five—穿越時空的擊掌

來個隔空擊掌不?Give Me Five可是絕對地深入人心。

此文物名為「阿拉伯銅手」,和真人手掌差不多大,手背布滿了古葉門文字圖:大英博物館

其實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也有張「Give me Five」可與其相媲美!

圖:「故宮淘寶」微博

你以為就這些了?NoNoNo!大英博物館在表情包界擅長著呢!

瞧瞧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這一臉的嫌棄樣~

圖:大英博物館

摩艾石像也表現出了一臉委屈......

圖:大英博物館

原來大英博物館這麼敢玩呢?哈哈哈~其實這早是國內玩剩下的東西了。

先說說最近,中新社的一篇名為「故宮上傳五萬多張藏品頭像,不做成表情包我對得起誰呀?」的新聞報道再次掀起了文物表情包的浪潮。

(前方高能預警!!!接下來將有一大波文物表情包朝您襲來,笑脫下巴可千萬別怪圈哥哈~~)

「寶寶累了,不想起床」宋·三彩匍匐男俑

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加油,相信我,你是最胖的!」唐·三彩拉馬佣

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走你」 近現代·陶彩繪張飛奪阿斗像

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還沒看夠?得嘞,圈哥帶您在國內文物表情包界繼續搜羅搜羅~

文物表情包,個個是戲精

其實早在2015年,故宮博物院官方發布的系列文物表情包就已經引領了一股文物表情包熱。一起感受下!

圖:「故宮淘寶」微博

圖:「故宮淘寶」微博

圖:「故宮淘寶」微博

圖:「故宮淘寶」微博

圖:「故宮淘寶」微博

各朝皇帝也來跟著湊熱鬧!歪?幺二零嗎?快救救這群設計師叭!

圖:「故宮淘寶」微博

圖:隆之傲嬌(乾隆)/「故宮淘寶」微博

圖:愛是一道光(道光帝)/「故宮淘寶」微博

甘肅省博物館也不走尋常路,讓文物表情包重新「動」了起來!

圖:甘肅省博物館

圖:甘肅省博物館

圖:甘肅省博物館

圖:甘肅省博物館

當文物遇上表情包:文物被玩壞了嗎?

通過靈動的網路話語表達體,將嚴肅冰冷的文物搞笑趣味的表情包相結合,著實體現出了一種文化的衝突美。法國戲劇理論家布倫退爾曾說:「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而文物表情包的出現大概就是對此最好的印證吧。

圖:「故宮淘寶」微博

儘管文物表情包能夠拉近人們與文物之間天生的疏離感,但表情包背後所附著的娛樂屬性似乎遠超過文物本身。大眾開始將目光過多地投放於搞笑趣味上,卻忽略了文物本身想要傳播的本質,面對極具文化底蘊的表情包大戰,也只是簡單地停留在斗圖層面上,至於文物內核到底是什麼?關心者甚少。對此,有網友表示:

圖:微博

但反過來說,這種極為年輕化、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著實幫助古文物收穫了一批又一批新的粉絲,像大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地因文創產品的爆紅而一度成為遊客們的網紅打卡地。與此同時,也催生了像《如果國寶會說話》、《國家寶藏》以及《上新了,故宮》等一批文化節目的出現,讓文物徹底「活」了起來。(圈哥溫馨提示~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把節目搜來看看哈!)

圖:央視網

隨著沉悶乏味的博物館開始朝著輕鬆愉快、滋養文化的形象轉變,它在大眾心中的存在感無疑加深了許多。

圖:央視網

不能否認,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出現,還是或多或少讓大眾對於高冷無味文物多了份關注。至於未來文創產品的發展,則需要進一步去探討如何才能通過文創產品中去更好地傳播文物本身的內涵了。

圖:豆瓣

總之,借文創產品的名義對文物進行所謂的二次創造時,不僅要讓文物」動起來「,還得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才是。畢竟,遵循文化審美,保留文化內核,對文物的再塑造做到拿捏有度,才是對文創產品開發的正確姿勢所在不是么。

(英倫圈綜編,編輯:yumeng,內容參考BBC、大英博物館官網、故宮博物院官網、甘肅省博物館官網、中國新聞社、每日頭條、微博等,圖片均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歐洲時報招收編輯部、視覺傳達實習生
好凶!英國天鵝又襲擊人,果然被女王偏愛的都拽到有恃無恐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