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順帶也說說李商隱的生平。

李商隱娶了王茂元的小女兒,兩人情投意合,婚姻美滿,感情世界從此圓滿而美好,但他的人生卻從此拖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當然,對李商隱意見最大的,是恩師的兒子令狐綯,他是事件的直接關聯人,因為自己的父親剛剛去世一年,同是父親學生的「同學」李商隱就「叛變」了,這讓他心裡窩火!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詩博園的李商隱畫像)

所以,如果李商隱想要在心理上獲得平靜,他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要趕緊回到長安找到令狐綯,跟他說:「我還是原來的我!」

校書郎

開成四年(839),為了參加當年吏部舉行的「書判拔萃科」,李商隱從涇原趕到了長安。除了先是拜訪了自己的同年兼連襟韓瞻外,他緊接著就是去拜訪令狐綯,我們可以想見,從心理角度來說,這次拜訪對李商隱很重要,他需要再次獲得心理上的平靜。

言語是蒼白無力的,能剖白自己的,只能是行動。雖然令狐綯居喪在家,並不見客,但是李商隱實在是關係特別,總算還是進了府門。場面話說完,李商隱能做的,就是到令狐楚靈前跪拜叩頭,我們相信,李商隱真誠的哀痛與虔誠定然是打動了令狐綯,因為在接下來的吏部考試中,李商隱順利通過了,不但通過,而且很快就被委任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務,這對於在朝中毫無根基的李商隱來說,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能順利過關,並且被安排在「校書郎」這樣的「美職」,肯定不只是因為李商隱的才情,最可能的原因只有兩條:1、令狐家的余恩還在;2、王茂元的運作。因為我們說過,校書郎這個職位很「美」。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杜佑的《通典》書影)

杜佑的《通典》記載:「(校書郎)掌讎校典籍,為文士起家之良選。其弘文崇文館、著作、司經局,並有校書之官,皆為美職,而秘書省為最。

朝廷很多部門都有校書郎的職位,但以秘書省的最好,李商隱得到的職位,正好就是秘書省的。

唐代以校書郎釋褐走上仕途的,總共有十一人,都是大神級人物,前面有楊炯、張說、張九齡、王昌齡、劉禹錫、白居易、元稹、李德裕、杜牧,後面還有韋莊。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做過校書郎的劉禹錫像)

雖然校書郎品階很底,只有正九品上階,在唐代官點陣圖中屬倒數第四級,但這個職務卻有不少優點:其一是職務很閑且收入不錯。校書郎的職責就是校對典籍,依照白居易的詩,每月只需上班兩次,收入也不低,他能「茅屋五六間,一馬二僕夫。俸錢五六仟,月給亦有餘」收入當也不低;其二是有發展空間。唐代翰林院向無定員,上至諸曹尚書,下至校書郎,都有可能被選入翰林院到皇帝身邊參與事務,一旦有機會陪伴皇帝,接觸到國家的核心機密,從而左右一個國家朝政的走向,發展餘地就大了。運氣好的話,拜相封侯也不是沒有可能。

未來的美好前程,似乎已經在李商隱面前鋪好了。於是,他急著給母親報喜,給岳丈報喜。卻唯獨沒有靜下心來想一想,這個職位是如何得來的,好運是如何砸到自己頭上的,也許,就算他認真想,也只會認為這是他應得的職位。他是個詩人,他不是政治家(這一點上,他比杜牧差遠了),儘管他也有一肚子宏圖大志。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同樣做過校書郎的杜牧像)

接下來的幾個月,李商隱的日子過得平淡而和美:春風十里,無數的珍品圖書,從小窮困的李商隱從沒見過這樣多的好書,於是他選擇了安靜地讀書。

弘農尉

從春天的吏部考試開始,李商隱安穩地過了幾個月的讀書時光,堪堪就到了初夏,吏部突然傳來了調令,讓他離開秘書省,去弘農縣去當縣尉。從清貴之職一下子變為尉簿俗吏,很突然,沒有徵兆。

能怪誰呢,這幾個月的時光,本是他經營自己仕途的時光,他卻扔給了讀書,仕途是變數叢生的機關交匯之路,怎容下一個不諳世故的讀書人。或許不管是牛黨還是李黨,當發現李商隱這個人不識趣,讓你當校書郎你就真格兒當起了校書郎,不靠攏,不走門路,你還是挪挪吧……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寧肯賣葯也不做縣尉的杜甫)

弘農縣在現在的河南靈寶,是河南道虢州屬下的一個縣,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縣尉這個職務,它位卑(從九品上階,降了兩級)職繁(幾乎所有的基層工作都要做),又要奉迎長官,又要鞭打百姓,這實在不是一個有良心的詩人能接受的工作,當年杜甫在長安活動求官將近十年,最初就是獲得了河西縣尉的職務(那是老杜謀得的第一個職位),老杜直接選擇了拒絕,李商隱跟老杜不同,他有點逆來順受,他收拾了行裝,去弘農縣報到了。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做過縣尉的白居易畫像)

當然,大唐也不是沒有縣尉成功的案例:高適、王昌齡、白居易都做過縣尉,權當是基層工作經驗的積累唄。而問題來了,李商隱天生就不是當這種官的材料。

問題出在他的「民本思想」上,他相信「民貴君輕,民是社稷之本」,這在道理上沒錯,可是他的行為太書生氣了。他對待因賦稅未完而被拘入獄的囚犯,或者觸犯官府而實際並無大罪的刑徒,常常是能寬就寬一點,每天清點犯人,能放掉的就放掉幾個,這種做法,跟其他地方的縣尉顯然不一樣,很快,他就被陝虢觀察使孫簡叫去問話,罪名是「活獄」。

據《新唐書.李商隱傳》載李商隱任弘農尉期間:「以活獄忤觀察使孫簡,將罷去,會姚合代簡,諭使還官。」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同樣做過縣尉的高適雕像)

這中間有個疑問,李商隱是縣尉,孫簡是觀察使,中間隔著縣令、刺史兩級,兩人之間幾乎沒有利益衝突,何以孫簡就這麼惱火呢?歷史沒有記載,我們只能猜想,或者是他被叫去問話,而李商隱很可能不聽「管教」,當場頂撞,替百性也替自己辯解,官大一級壓死人,孫簡自然砸過來一通嚴厲的申斥。

李商隱那裡受得了這種腌臢氣,回到縣署,他幾乎立即就開始動手寫辭呈。當然,形成文字時,他已經稍稍冷靜了些,他的態度緩和多了,「辭職信」變成了「請假條」。

辭職信與《自貺》詩

歸根結底,他是詩人,李商隱的辭職信也是用詩寫成的,詩的標題是《在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歸京》,顯然,信是寫給他的直接上司虢州刺史,不是寫給觀察使孫簡的,請假總不能越級啊。

黃昏封印點刑徒,愧負荊山入座隅。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沒階趨。

顯然,這是首牢騷極重的詩:每天就是到黃昏的時候到衙門裡清點犯罪的囚徒,太無聊,也太丟人,我覺得對不起這份工作,也對不起自己的才情。我還不如當年那個因獻玉被刖雙足的卞和,他因為沒有雙足,一輩子也不用到縣衙里站班排隊了。言下之意,我寧肯被刖了雙足,也不幹這份工作了。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卞和獻玉)

交了「請假條」,他當然不是請假,他心裏面想的,顯然是辭職,總之不上班了。因為他回家之後,又寫了一首詩,這首詩是後寫的,又是寫給自己的,詩名《自貺》,「貺」讀kuàng,意思是贈送,詩是李商隱自己送給自己的。全詩如下:

陶令棄官後,仰眠書屋中。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詩很好理解,不必仔細說,你看陶淵明辭官之後,就在家裡書屋裡仰眠。誰願意將自由自在讀書生活,委屈地換成五斗米呢?何等狂傲,何等瀟洒!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陶令棄官後,仰眠書屋中)

這當然是李商隱詩人的一面,他有時候,他也會超然到不顧人間煙火!

但李商隱畢竟不是陶淵明,生活除了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他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活,當孫簡的觀察使被姚合替換之後,姚合(也算是詩人,唐代的文人幾乎個個會寫詩)寫來了催他復任的文書,李商隱一方面憤慨期已過,冷靜了下來;一方面還要給姚合情面。於是他又回去做縣尉去了。

唐詩閑讀:「誰將五斗米,擬換北窗風」

(李商隱站像)

直到第二年(840年)的九月,他一直都在縣尉任上咬牙忍著。這一年,他三十歲,而立之年!

(【唐詩閑讀】之212,圖片引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177課:鳥兒啁啾,「啁啾」,你讀對了嗎?
唐詩閑讀:「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