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熾死後謚號為「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

「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死後廟號能冠上一個「仁」,可以說是很高的蓋棺定論了。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廟號「仁宗」有好幾個:北宋的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趙禎,元朝的「元仁宗」孛兒只斤 ? 愛育黎拔力八達,清朝的「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和其他幾位仁宗相比,明仁宗朱高熾的在位時間是所有「仁宗」皇帝中最短的,只有十個月,但他仍成為有明一代的明君之一。

明朝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開始,到1644年亡於李自成農民起義,一共傳位16帝,歷277年。在這16位皇帝中間,口碑很好的不多。然而朱高熾,後世對他的評價很高。

《明史》:「當靖難師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濟師。其後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然中遘媒孽,瀕於危疑者屢矣,而終以誠敬獲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盡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是可為萬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然而,過早的死亡阻礙了朱高熾去實現他的即定目標。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02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長子,母親為仁孝文皇后徐氏,外公是徐達。

朱高熾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當時他的父親朱棣為燕王,年僅18歲。

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幾天之後去世,終年47歲。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朱高熾小時候,接受武術和儒家學術的正規教育。《明史》:「稍長習射,發無不中」。他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愛,被朱棣立為世子

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熾性格喜靜厭動,體態肥胖,行動不便,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而且也總是跌跌撞撞,因此明成祖朱棣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朱棣像)

朱棣偏愛他的兩個較年幼和更好武的兒子朱高燧和朱高煦,並常常帶他們去參加征戰。朱高熾做世子時,大部分時間用於儒術研究上。

朱棣起兵靖難,因為朱高熾身體肥胖,不便隨軍作戰,因此朱棣將他留在後方,讓朱高熾監國,留守北京。

朱棣大軍走後,朱高熾團結部下,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京城。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誇耀的大事件。

朱高熾在後方留守,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

朱高煦與朱棣頗有幾分相像,作戰勇猛,在武將中威信很高,在戰鬥中他曾多次救朱棣於危難之際,朱棣也曾許願說:「好好乾吧,皇太子身體不好,多有疾病。」聽了這話,朱高煦的熱情更加高漲,在整個靖難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

靖難成功之後,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在立皇太子的問題上出現了猶豫,朱高熾由於仁愛、儒雅,深得文臣們的擁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這一點非常重要。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朱高煦劇照)

就朱棣本人來講,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覺得朱高熾過於仁弱,將來會遭人脅迫。但是最終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除了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嫡長子繼位制度外,朱高熾作為世子的時候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錯誤,而且在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挫敗了李景隆50萬大軍的攻擊,保住了北京城,這是了不起的功績。

朱棣實在找不出什麼說得出口的理由廢太子。此外,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敏慧異常,深得朱棣的喜愛,著名的文臣解縉曾經以「好聖孫」來說服成祖,朱棣終於下定了決心,於公元1404年立朱高熾為太子。

沒能成為太子,朱高煦並不服氣,他遲遲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機行動,他先是進讒言使得立儲的第一功臣解縉遭到貶黜,幾年之後慘遭殺害,然後私養了許多武士圖謀不軌,好在楊士奇、徐皇后說服朱棣削奪了朱高煦的部分護衛,強令他就藩樂安,朱高煦與朱高熾之爭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劇照)

03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歲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機作亂,秘不發喪,將軍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將朱棣的遺體裝入棺材中,每日還是照例進餐、請安,只是皇帝的車簾再也沒有掀開、皇帝也再沒有說話,軍中一切如常。

與此同時,楊榮與太監海壽進京密報,朱高熾得知後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由於大臣們的精心安排,總算沒有爆發什麼叛亂,政權得以平穩過渡。

朱高熾直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七日才正式登基,頒布了大赦令,並定次年為洪熙元年。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朱高熾登上帝位,開始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先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誅十族」慘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平反,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從而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朱高熾對父親耗費巨大的種種計劃很不以為然,連接頒布了幾道詔令,取消皇帝徵用木材和金銀等商品的做法,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皇家的採辦珠寶等等。

朱高熾還積極選用賢臣,削汰冗官,將可有可無的官員被解職,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史稱「三楊」)輔政。

朱高熾廢除了古代的宮刑,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採辦珠寶;處處以唐太宗為楷模,修明綱紀,他下令減免賦稅,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一些山澤,供農民漁獵,對於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採取妥善安置的做法,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也是史稱「仁宣之治」的開端。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劇照)

在朱高熾死前的一個月,朱高熾決定把京師遷回南京。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他定北京所有政府部門為行在。又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謁朱元璋的皇陵,並留在那裡具體負責遷都事宜。

然而朱高熾在實施這一遷都行動前死去。他的繼承者宣德皇帝朱瞻基不再遷都,北京依然是京師,南京失去了成為國都的最後機會。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猝死於宮內欽安殿,終年47歲,他只做了十個月皇帝。朱高熾死後葬於十三陵獻陵,在明十三陵中,獻陵的修建是最儉樸的。

朱高熾臨終前留遺詔稱:「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

這句話的大意是,我做皇帝也沒幾天,沒給人民帶來什麼恩澤,不要為我的喪事加重人民的負擔,請一切從儉。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獻陵)

據說,讀書甚多的朱高熾明於星象,一夜忽見有星變,忙召賽義、楊士奇等人來說:「天命盡矣。」

朱高熾又嘆息說道:「我建國二十年,被讒言邪惡所擾,心之憂危,我們三人相同。依賴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後,誰還能知我三人之心呢?」邊說邊流下了眼淚,賽義、楊士奇也哭了起來。

明代皇帝中,朱高熾是第一位在天安門舉行登基大典的皇帝。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朱瞻基像)

04

朱高熾去世前三天還在處理朝政,從身體不適到「崩於欽安殿」,前後僅兩天時間,明人黃景防稱他「實無疾驟崩」。 壯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無疾驟崩」,其中必有緣由。但《明仁宗實錄》、《明史?仁宗紀》等,都隻字不提其死因。

朱高熾究竟因何暴卒已成歷史之謎。後來的研究者以及野史傳聞有以下說法:

第一、死於嗜欲過度說。

朱高熾雖然有上述那些優點,但他畢竟不是聖人,加之皇帝的天威,他的貪慾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時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勸他謹嗜欲之語。李時勉寫道:「側聞內官遠自建寧,選取侍女,使百姓為之驚疑,眾心為之惶惑。若曰:天子之宮,古有常制,則大孝尚未終,左右侍御,不可無人,則正宮尚未冊封。恐乖風化之原,有阻維新之望」。

他覽奏後,怒不可遏,當即令武士用金瓜擊打李時勉,「脅折者三,曳出幾死」。直到臨死前,明仁宗還沒有忘記李時勉,說「時勉廷辱我」。

由此可見,朱高熾確實縱慾無度,李時勉奏疏觸及其痛處,否則不會如此耿耿於懷。明宣宗即位後,得知這件事後,下詔將李時勉處死。從皇宮被押赴刑場時,李時勉恰巧遇到了皇帝。明宣宗破口大罵:「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 李時勉跪在地上,回答道:「臣言諒暗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朱瞻基聽了嘆息一聲,稱李時勉「忠」,復其官職。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如此看來,兒子朱瞻基對老子仁宗皇帝朱高熾嗜欲之事也一清二楚。

朱高熾因縱慾過度而得不治之症,明人《病逸漫記》中有記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為雷震,又疑宮人慾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

「陰症」之說出自朱高熾時一太監之口,應當有一定可信度。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治療此等「陰症」恐無特效良藥,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機可乘。

《明史.羅汝敬傳》中曾有記載,「……先皇帝(仁宗)嗣統未及期月……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來,導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陰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劇照)

第二、長子朱瞻基、即繼他之後登位的宣宗害死說。

朱高熾生性溫厚仁慈,嗜欲享樂,身體又肥胖,朱棣生前對他大為不滿,只因禮教和祖訓的關係,才立朱高熾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廢朱高熾儲位之心。朱高熾長子朱瞻基與其父相反,善騎射,諳武事,熱衷權利,工於計謀。朱棣在世時,朱瞻基深得祖父賞識。朱棣死後,朱高熾即位,雖立朱瞻基為太子,但已察覺他非安分之輩,故屢有勸誡之語。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熾命朱瞻基南行祭陵(鳳陽的皇陵與南京的孝陵)。朱瞻基於四月十四日離京,隨侍朱高熾的宦官海濤,是朱瞻基親信,他按預先密謀,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熾。

朱瞻基離京後,沒有按既定日程行進,而是直奔南京。但在離開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傳言「仁宗上賓」。要知道,當時北京還未發喪,亦無如今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可見朱高熾「上賓」是在一些人預料之中的。當時,朱瞻基還說:「……予始至遽還,非眾所測。」

朱瞻基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齎詔而來的海濤,於六月三日抵北京。

一到北京,有大臣勸誡:人心洶洶,不可掉以輕心。朱瞻基答日:「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況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顯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的自信。

明仁宗當皇帝10個月,他的歷史評價很高,死因至今成謎

(劇照)

第三、死於后妃矛盾,誤服毒酒說

野記傳說,有個郭貴妃,在酒宴上敬皇后酒,皇后猶豫不決,明仁宗說道,貴妃敬酒有什麼不能喝的,搶過來就喝了,郭貴妃大驚失色,明仁宗朱高熾喝完酒不久就死了。在《明宣宗實錄》中還有這樣的記載,郭貴妃為明仁宗朱高熾生育三位皇子,均封王,本不在殉葬之列,可在明仁宗駕崩後,還是讓郭貴妃殉葬了。原因即為她害了皇帝。

第四、死於雷擊說

《病逸漫記》中有記述雷擊和中毒的說法。

(本文圖片為網路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