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產業鏈:三星或9月關閉在華最後手機工廠 中國市場份額不足1%

產業鏈:三星或9月關閉在華最後手機工廠 中國市場份額不足1%

7月21日消息,產業鏈給出的最新消息稱,由於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存在感越來越弱,其最快會在今年9月份關閉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目前他們已經在做最後的清算工作。

2018年最後一天,三星中國關閉了在天津的手機工廠,此番他們將關閉的是位於惠州市惠城區陳江鎮的惠州三星工廠,後者於1993年正式投產,是三星在中國的主要生產基地。

產業鏈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足1%,為了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他們已經開始調整策略,關閉工廠就是其中一項,以後更多的機型將交給ODM代工廠,以此來降低成本。

惠州三星工廠已幫員工找下家

之前,惠州三星電子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已經發布企業招聘宣講會通告,稱從7月10日開始,伯恩光學、比亞迪、光弘科技、TCL通力、德賽電池等將舉辦招聘活動。一般來說,很少有正常運營的企業主動邀請外部競爭公司來招聘人員,這種安排「下家」的行為已經間接的默認了將關廠的傳聞。

在留言中,有疑似三星惠州廠員工的評論被放上牆,寫道「感謝公司為我們做的一切,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合適工作,加油!加油」。還有一些匿名的三星惠州廠員工表示,工廠從今年5月份就開始跟工人溝通關閉的消息了,預計今年9月份前後,整個工廠將會完全關閉。

為何接連關閉中國工廠?

對於三星來說,他們關閉在中國的工廠其實並不意外,因為他們正在產業重新匹配,具體來說就是將密集型工廠轉移到用工成本更低的國家,同時他們還將更多中低端手機交給ODM來生產,這樣能夠降低生產成本確保價格競爭力。當然了,關閉工廠並不意味著三星要退出中國市場,其還會在這裡正常開展業務。

一些業界分析人士也指出,過去中國人工工資低、智能手機市場大,三星在中國設立手機廠佔有優勢,但隨著成本承壓、競爭加劇、國產手機崛起,上述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三星手機工廠在中國存在的理由越來越小。

與國內工廠相繼關停、裁員相比,為應對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三星在過去十年逐漸將智能手機的生產從中國遷至越南、印度。去年三星在印度擴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工廠,擴建完成後,三星新工廠等產量預計將增加一倍,達到近1.2億部。目前,三星在越南各地亦設立了8個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手機與電子零件等。

中國市場復甦希望渺茫

對於三星接連對南北兩大手機工廠「動刀」,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大幅縮水,在中國手機生產成本優勢下降等原因。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為20%。短短5年時間,該數據已經下降到1%以內。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2018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334萬部,市場佔有率為0.8%。

更糟糕的是,三星手機雖然在中國市場進行了調整,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之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送出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統計報告顯示,三星想要重回昔日輝煌基本不太可能,其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始終在1%徘徊,相比這之前沒有任何變化,但讓他們能夠稍稍感到欣慰的是,Galaxy S10系列在這裡受到了一些用戶的追捧,其帶動了入門級別GalaxyA系列產品的出貨量,不過還是比較有限。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失守,一個是2014年以後,中低端機型受到國產手機品牌的衝擊,這導致市場份額大幅下滑,另外一個時間就是,Galaxy Note 7的電池爆炸門,這件事讓三星中國承受重創,而通過這兩次轉折點,華為都把握住了機會,搶佔了他們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一躍成為目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領頭羊,並且正在全力向三星手機世界第一的地位發起衝擊。

目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趨勢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華為、小米、OPPO和vivo已經穩穩的佔據第一梯隊,四大品牌市場份額加起來超過80%,這讓三星這樣的廠商,想要復甦難上加難,而蘋果目前在國內的生存壓力也是極大,因為越來越多iPhone用戶轉投到華為等國產手機品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分析獅 的精彩文章:

智能手機市場飽和、用戶換機沒動力?AI晶元將拉動市場十倍增長
孫宇晨再發聲:我們95%業務在國外 你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TAG:矽谷分析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