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他,是戰無不勝的功夫之王。

卻深諳玄妙的東方哲學,用無為的道家思想詮釋功夫的真諦。

他,是叱吒風雲的好萊塢巨星。

卻厭倦浮華喧囂的名利場,在寧靜的自我思省中探求人生的真理。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李小龍,生卒: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佛山。

一代功夫之王,武術哲學家,截拳道創始人。

作為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赤手空拳在好萊塢打出一片天地,征服了全球各地億萬影迷。

作為一介武者,李小龍打遍天下無敵手,讓「功夫(Kung Fu)」一詞首次被寫入英文詞典中。

他年僅33歲的人生是一段不朽的東方傳奇。

提及李小龍的形象,人們眼前總會一亮:耳邊響起一聲高亢激昂的大吼,隨即一個矯健迅猛的身影閃進銀幕之中。

此人身上的肌肉勻稱、協調且輪廓鮮明,揮出的拳勁力十足、虎嘯風起,踢腿邁步乾淨利落、毫無拖沓。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今年的美劇《龍戰士Warrior》是李小龍生時用了多年研究的項目,但最終並沒有製作及發表,是他的女兒李香凝在收拾他的遺物時發現大量關係本計劃的手稿。

後來她在15年聯同製片公司向Cinemax銷售該計劃。

講述一個年輕﹑從中國遠道而來的武術達人, 發現自己捲入了唐人街的血腥戰爭中。《戰士》來源於李小龍所寫項目的靈感。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其實李小龍不僅僅是一介武夫,他還是出色的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詩人、藝術家、演員、社會學家和靈魂的探求者。

他有著明確的人生追求——就是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都力求完美,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

李小龍逝世46周年:我們一起聆聽他生命的交響曲,揭秘他傳奇人生的智慧源泉。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超凡形體的意義

李小龍從影生涯僅兩年,主演了四部功夫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另一部《死亡遊戲》只拍攝了15至20分鐘的膠片。

電影《精武門》,主人公陳真被無數支槍指著,他大喊一聲,飛身躍起。

這部電影的打戲自然是精彩絕倫,但最讓人難忘的還是那種愛國主義情懷。

陳真不僅僅是一個習武之人,更是一個民族英雄。

借用金庸先生的武俠哲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在《猛龍過江》中,世界第一次看到亞裔演員狂揍美國白人。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在《殺死比爾》中,大師導演昆汀致敬李小龍。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李小龍將東方哲學融入武學,也是把中國功夫帶向世界的第一人。

昆汀說:他打碎了美國人對中國人固有觀念,也改變了美國人對華人的看法。

李小龍成就不僅於電影,也擁有斜杠人生,武道變革者/導演/作家/藝術家/舞蹈家/詩人/哲學家。他更是永不氣餒、敢於實踐精神的深刻踐行者。

李小龍說:截拳道的終極意義,就是磨練人的意志,將人類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1970年的夏天,李小龍在一次舉重訓練中腰椎嚴重受傷。醫生診斷他可能癱瘓,終身無法再練武。

李小龍喊道:不讓我練武,我寧可死!

可是第二個星期,李小龍就在病床上開始康復鍛煉。

他還為自己寫了很多張「Walk on」(堅持下去)的紙條,貼在浴室的鏡子上、門上、牆上,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半年後,李小龍竟然恢復了,又生龍活虎走進練功房練武。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不斷挑戰自我極限的探索精神

在中國人眼中,李小龍是不朽的華人英雄,在西方人看來,李小龍是神秘的東方傳奇。

李小龍一生都在追尋武學的真諦,他曾經說,功夫的修鍊有三個階段:初級階段、藝術階段已經無藝術的階段。

舉個例子,被對手抓住領口的時候,那些受過訓練的人都會先做這樣,再做這樣,最後那樣。

然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對手沉醉在抓住自己領口的愉悅之中,然後直截了當地一拳打向他的鼻子。

這毫無藝術感可言的招數就是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雖然是講究實戰和實用的拳術,但李小龍認為截拳道是 「寧靜靈魂之藝術,寧靜得如同月光灑在深邃的湖泊上。」

李小龍還認為武學的真諦就是要像水一樣。在與對手過招的時候,李小龍詠春拳的老師葉問先生經常告訴他:

「小龍,放鬆一點,定下神來。忘掉自己,跟隨對手的招式,讓你的腦子不受任何思想的干擾,心平氣和,本能去反擊。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超然。

然後李小龍就逼著自己要放鬆放鬆,但是這時候難道自己不是又進入的另一種很緊張的狀態嗎?

這就叫做什麼呢,思想學家所說的雙重束縛。然後葉問師傅又提醒他,讓自己順乎自然,不要加以干擾。

然後他提到接著一個禮拜他非常地痛苦,冥想,然後有一天他放棄,出海划船,在海上回想過去的經驗,他非常地生氣。

就用拳頭猛擊大海的水,就在那一剎那忽然悟到了,水這種最基本的東西,不正就是反映了功夫的真諦嗎?

用拳頭打水,可水並不感到痛。再怎麼用力打,水也不會受傷。

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但是它卻有著能夠穿透世界上最堅硬的東西的力量。

於是要像水一樣成了李小龍功夫追求的境界。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李小龍說,年少時我格外調皮,很霸道,脾氣暴躁,易怒。遇到看不順眼的人,腦海中立刻就會湧現一個跟他一較高低的念頭。用什麼去挑戰他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拳頭。

但是進入華盛頓大學之後,李小龍主修哲學,他覺得,武術和哲學雖看似對立,但中國武術的理論與哲學的邊界已經變得模糊了。

此後他博覽群書,不斷將他對哲學、心理學甚至詩歌的研究融入他的武術理念之中,比如,他對武學上剛柔並濟的描述,就頗有哲學意味

李小龍說,如果一個人想要騎自行車去哪裡,他不可能同時蹬兩個踏板,也不能一個都不蹬,為了前進,他必須在瞪著一個踏板的同時放鬆另一個,所以前進的動作必須在這種蹬與松的統一下才能完成。

因此,僅靠柔的力量是不能永遠抵抗強力的,同理,僅有蠻力也不能制服對手。

要想在搏擊中取勝,必須將剛和柔作為一個整體,剛柔並濟,時而以剛為主,時而以柔為主,兩者要像波浪一樣,此起彼伏。

這樣動作才能如行雲流水。正是把哲學精神融入武術之中,李小龍的武術修為才逐步臻至化境。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據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說「在我父親眼裡,功夫並不是用來爭一個競技上的輸贏,那是極其淺薄的。功夫應該是提升人類潛能的一種修行。」


Always focus your attention on the present moment. Your past does not determine your future–that comes from what you do in this exact moment.

「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你的過去並不決定你的未來,關鍵在於你當下在做什麼。」

李小龍從未妥協,不走捷徑,不投機取巧;他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並付出全部的精力地去實現目標。

Linda 對李小龍的回憶錄:他的三十二年是充滿了生命力的人生,要比活了兩倍長的人更有所創造更值得滿足。

一個人充滿生命力而生活時,對死是不感到懼怕的。我相信他自己走過的是正直的人生而安息在平靜中。

李小龍逝世46周年 如果說有武者之王,那麼李小龍就是王中之王

永不止步,渴求巔峰

正是李小龍在做了大量關於健身和體能訓練方面的科學知識的學習、研究和應用之後,才獲得了不斷進步,也最終達到眾所周知的那種境界和水準。

李小龍說「一個人不能給自己設限」。路上總會有停滯的時候,但不能止步於此,要不斷努力超越。一個人應該時刻追求進步,不要固步自封。

毫無疑問,李小龍是個天才。但其實更高層次的武術,也屬於哲學範疇,就如他創立的截拳道,其精髓便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李小龍說:「總是做你自己,表達自己,相信自己,而不是去尋找一種成功的性格還複製它。」。

Always be yourself, express yourself, have faith in yourself, do not go out and look for a successfullpersonality and duplicate it.——Bruce Lee

這是一種天賦也是一種力量。

今天,人們仍然崇尚不同形式的力量:個性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決心的力量、面對逆境的力量、耐心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身體的力量。

而所有的這一切,我們幾乎都可以在李小龍身上見到和學到。

46年了,人們依然沒有忘記他。

不得不讚歎李小龍是時代的引領者。李小龍所付出的數千數萬個小時的訓練成果,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變得更好、更有能力的潛力。

雖然李小龍已經逝世,但是,他的手稿、照片以及所有關於他的記憶,都在展示這個道理。

或者,就像琳達·李·卡德維爾在李小龍墓碑上(形似翻開的書頁)鑲下的那句話一樣:

你的精神將永遠引領我們邁向自我的解放!

感恩李小龍為全世界健身領域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速讀 的精彩文章:

又一起!小區「高空墜狗」嚇壞路人,主人:狗自己跳的
口水三千丈:廣東十二時辰

TAG:環球速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