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代筆背後的行業「潛規則」

書法代筆背後的行業「潛規則」

書法中的代筆現象自古有之,不是什麼秘密。古代書法代筆,一般是名士大家因事務繁忙或因身體欠佳等因素,授權弟子、後人、友人代之。

然而,在當代書壇,甚至在中書協主辦的各項展覽中,書法代筆現象層出不窮,往往是書法創作欠佳的新手,在名利心的驅使下,請歷屆國展高手為其代筆,為的卻是爭取入展份額,獲得中書協入會條件資格,混個中書協會員證件。

啟功 唐人雁塔題句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徵稿啟事》第四條「評審」中明確規定「對所有入圍優秀作品的作者和部分入展作者進行抽查面試。加大抽查面試的比重,嚴厲處理代筆和抄襲行為」,可是,有些作者仍然不顧顏面地步入「雷區」,把評審制度當兒戲,置之不理。經展覽面試審查委員會專家集體對面試作者現場書寫作品與入展作品進行嚴格比對、審核,有10人作品整體或局部疑似非本人創作,本人主動提出放棄入展資格。12人接到面試通知後未按規定時間到場面試,作放棄入展資格處理。未到場面試的12人中,確實有因重要之事,非處理不可的情況下,只能放棄面試機會,但也不排除弄虛作假者,他們做假心虛,沒有膽量去面試,只能放棄,別無選擇。

書法代筆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呢?值得我們去深思。

當代書法代筆現象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是隱藏其後的名和利。眾所周知,近年來,有些人靠出售書法作品發家致富,除了本人書法功底外,還有一個法寶,那就是「書法家協會會員」這一頭銜。這說明,在老百姓心目中是認可書協的權威性,會員證的級別越高,老百姓就誤認為書法作品寫得越好。有些人熱衷於一擲千金購買書法作品,看的只是「會員」「理事」,或者「副主席」之類,各類書法家也就有了市場。

以十一屆國展為例,優秀作品獲得者收藏費20000元,入展作品作者收藏費每人1500元。據業內人士透露,代筆市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代筆作品入展,給槍手收藏費的10倍,甚至比這還高。槍手要的是大把的鈔票,被代筆作者嚮往的是會員資格,雙方各取所需、守口如瓶。還有一種與古代恰恰相反的情況,就是師傅給徒弟代筆,師傅代筆的目的很明確,以增加弟子會員資格的數量,提升自己的名望。市場經濟培育下的當代書壇,魚龍混雜,歪風邪氣時有發生,這給中書協出了一道難題。

雖然中書協不惜一切代價去打假,但這是一項長期工程,很難完全杜絕代筆現象。有書家建議,凡每次展覽,入圍作者分省份逐一進行面試,一一排查。這個建議雖好,但工作量大,很難操作。若讓省一級協會組織人員承擔面試任務,難免會出現有失公平的現象,中國是人情世故的國度,低頭不見抬頭見,面試主考官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啟功 題石濤畫

在筆者看來,遏制書法代筆現象,還得靠每一位書法愛好者的修身和律己,應:「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杜絕書法代筆現象,嚴處書法代筆行為,從自身做起,還書壇一片凈土。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六十三歲臨的《十七帖》,率意顛逸!
因為那個寒食節,他被稱為蘇東坡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