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揭秘聯發科5G獨家技術,攻克上行覆蓋和終端功耗兩大技術難題

揭秘聯發科5G獨家技術,攻克上行覆蓋和終端功耗兩大技術難題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趙佳蕊

智東西7月20日報道,聯發科於7月19日在北京舉辦了5G溝通會,會上聯發科先進通訊技術處資深部門經理傅宜康詳細介紹了聯發科目前在5G技術上的一些成果,例如上行覆蓋技術和終端低功耗技術。

在正式開始介紹聯發科技目前的5G技術成果之前,傅宜康表示,聯發科目前是5G標準的重要貢獻者,在3GPP中,聯發科5G文稿佔比較4G時期提升四倍,同時聯發科的5G文稿接受率高達43%,但是並沒有透露具體文稿數量。

一、上行動態功率共享能夠提昇平均28%的上行速率

聯發科於今年5月底發布了全球首款5G SoC Helio M70,此次溝通會上聯發科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這款晶元的技術優勢。

首先傅宜康介紹道,在NSA模式數據上行過程中,聯發科的晶元中有一個獨特的上行覆蓋提升技術。聯發科稱,相比於SUO(單上行傳輸)技術,目前聯發科技的DPS(上行動態功率共享)技術能夠提昇平均28%的上行速率。其中DPS相對於傳統的SUO最大的不同就是, 當離基站較遠時,SUO技術只能支持4G和5G信號的交替上行,而DPS技術能夠在保持總功率不變的情況下,支持4G和5G同時上行,實現上行雙發。

在SA(獨立組網)模式的上行覆蓋提升技術中,因為上行雙發可提供額外的分集增益,UL上行控制信道預編碼技術就可以帶來30%到60%上行覆蓋提升。其中40%上行覆蓋提升,約等於25%上行速率提升。

二、終端低功耗技術能夠節省58%的耗能

除了在上行速率上的說明,傅宜康還介紹了他的終端低功耗技術。降低終端功耗目前對許多5G廠商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5G技術高速率、低延時的特性使得5G手機的能耗相比4G手機會更大,如何解決這一高功耗問題,也是各大5G技術廠商的重要難點。

傅宜康介紹說,聯發科技目前改善功耗問題的關鍵技術是從通訊模塊下手,在數據傳輸時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功耗。因為用戶一天真正利用數據傳輸的時間有限,在傳輸過程中,不同的數據包的大小也不一樣,用戶所需帶寬也不一樣。因此聯發科在5G晶元上設置了一個動態開關,實時調整帶寬,當數據流量小的時候減小帶寬,數據流量大的時候增大帶寬,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功耗。

從聯發科提供的數據來看,在觀看一個視頻時,聯發科目前使用的終端低功耗技術相比於沒有這項技術能夠節省58%的能耗。

在測試進展方面,根據信通院近期公布的支持SA/NSA網路模式終端晶元測試進展情況,聯發科目前完成了SA/NSA室內部分的功能測試。

結語:聯發科5G SoC平台任重道遠

此次溝通會上,聯發科向我們詳細介紹了上行覆蓋技術和終端低功耗技術,讓我們對其5G SoC Helio M70晶元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而在晶元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聯發科的5G SoC Helio M70能否成為它的核心競爭力,為用戶帶來良好的5G體驗,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AI晚報:華米科技黃山1號晶元已量產 蔚來推送L2級輔助駕駛
高通參投,美國AR創企RealWear獲8000萬B輪融資

TAG: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