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何古人喝好幾壇都不會醉?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何古人喝好幾壇都不會醉?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樣,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我國酒的歷史,可以上到上古時期,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古代一些文人騷客很是愛酒,甚至說是無酒不歡,那麼古代的酒有多少度?為什麼喝酒能喝好幾壇才會醉呢?

遠古時代的酒,是食品在大自然中經自然"酒化"而成的。食物中的糖分,像麥芽糖、葡萄糖等,經過自然界中酵母菌的發酵就會生成酒精。那些含有豐富糖分的野生果實,在酵母菌的作用下,通過自然發酵而產生酒精,也就成了"酒"。

後來,隨著農業的發展,人們的主要食物也變成了穀物,於是又出現了穀物酒。當時杜康制酒,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明出來。有一次杜康把剩飯放在樹心被朽空的桑樹中,時間一長他便忘了這件事情,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米飯自然發酵,散發出芬芳的氣味,還有液體流出。杜康嘗了以後,味道特別甘美,從此變把這種液體命名為酒。到了宋代,蒸餾法被發明出來,白酒才成為我國飲用的主要酒類,在遼金元時期,蒸餾酒非常盛行。

元朝出現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把酒麴發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這和現在的酒比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個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兩「兩毛燒」,體會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兩毛燒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過現在可能不止「兩毛」那麼便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衫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張道藩把蔣碧薇從徐悲鴻手裡奪過來,為什麼又拋棄她?令人羞愧!

TAG:小衫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