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為何以十六兩為一斤?是在警示生意人,不能昧良心

古人為何以十六兩為一斤?是在警示生意人,不能昧良心

眾所眾知,現代的一斤為十兩,而在古時候,一斤為十六兩。

這是咋回事呢?

秦始皇平定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命丞相李斯制定全國統一的度量衡標準。

李斯很快制定出長度、錢幣等方面的標準。

制定重量標準的時候,李斯拿不定主意,就向皇帝請示。秦始皇略加思索,批複了四個字——「天下公平。」

李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按照「天下公平」四個字的筆畫總數「十六」,做為重量的標準,即十六兩為一斤。

以銖、兩、斤、鈞、石為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此後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

春秋時期,著名工匠魯班研究槓桿原理時獲得靈感,發明了傳統的木杆秤。

他依據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在秤桿上刻制了十三顆星,最初定十三兩為一斤。

李斯重新制定重量標準後,將秤桿的星花又增加了「福、祿、壽」三星。

古人以天上的星星做秤桿上的星花,是為了警示生意人誠實守信,不能昧著良心缺斤短兩。

古人認為,「北斗七星」主生,「南斗六星」主死,象徵著人類的生死;

「福、祿、壽三星」代表著一個人的福氣、財祿和壽命,這十六顆星在天空中看得見人類的一舉一動,時刻警醒世人——人在做,天在看!

做生意的人倘若昧著良心缺斤短兩,就會受到天星的懲罰。

少給顧客一兩,「福星」就會減少生意人的福氣;

減少二兩,「祿星」就會減少他的財祿;

減少三兩,「壽星」就會減少他的壽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北魏大臣主動請纓去平亂:三千「瞎巴」足矣,皇帝:啥意思
古代文人為何甚愛竹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