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病不是人生的重心,古代的中醫其實不是治病,他是調常!

病不是人生的重心,古代的中醫其實不是治病,他是調常!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文/王崇專訪中醫李辛

病不是人生的重心,不是你需要一輩子去跟它奮鬥的東西。

王崇:所以現在是以病為原點的。原點不同了,豈不是很麻煩。

李辛:古代的中醫其實不是治病,他是「調常」,回到正常。所以古代講究標和本。

「標」就是這個病,但這個不是人生的重心,不需要一輩子去跟它奮鬥。

「本」就是你的正氣,你的內心,你的生活,你跟你家人的關係,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你在這個世界上如何有一個正念或者正業……其實是這個意思。

如果這個部分是好好的,小病自然就會好,不用治。如果是像癌症這樣的大病,沒有這個東西,更好不了。

王崇:什麼是更好的方式?

李辛:如果醫生只是說這個病怎樣怎樣,未必會對病人有什麼幫助。

那會兒我學心理學的時候,有個叫「臨床心理學」,就是下診斷的,比如抑鬱症、焦慮症,然後吃藥。

我那會兒覺得更有意義的是「發展心理學」,還有「兒童心理學」。它是講發展,講在什麼環境下,人能達到最好的狀態。

王崇:那麼當你遇到一個癌症病人,你會怎麼跟他相處呢?或者怎麼給他治療?

李辛: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治、割、化療,吃很多葯。

這些在某個階段會需要,但癌症是需要長期治療,「帶病生存」而非「掃盡殺絕」的心態,更有利於病人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和更多康復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好好吃、好好睡,還有適當地運動,先給自己安排一個相對正常的生活,然後慢慢去找「在內」、「在外」的讓自己得病的原因。

比如,心態、情緒、人際關係、飲食作息、生活環境……然後不能光想,要行動、調整。

王崇:如果那個人感覺很糟糕,就覺得自己沒幾天可以活了?

李辛:我們只能幫助那些願意接受這些觀點,而且還有機會的人。

比如,對於嚴重的病人我會建議,如果有可能,減少計劃,停下手裡的項目,離開城市去自然的環境。

把手機關掉,電視、電腦最好停掉。

人際關係整理一下,不想見的人就不要見。如果有很多人來看望,會讓人更「振蕩」,先保護自己一陣子……

王崇:又是一堆的人情。生個病都不容易。

李辛:重點是他必須從他過去的生活,過去的「外在情境」和「內心情境」里跳出來。如果把你關在五星級賓館關三年,你肯定會病的。

王崇:不死也瘋了。

李辛:現在有兩種不同的治療思路。

第一種是以病人身上的那些病為中心,給你安排各種的治療方法,但你還是住在「這家賓館」里。

第二種就是把你帶出來,在那裡你會發現陽光這麼充足,還有幾百年的樹,那麼好的空氣……我們的健康、我們的生活全在於我們的著眼點。

這就是我給的建議。

王崇:有具體的治療方法嗎?

李辛:如果能讓病人安心的,都是可以嘗試的方法,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前提是不要破壞人的「正氣」,不要什麼都不顧,先扔原子彈,把好東西壞東西一起摧毀。

王崇:有成功案例嗎?

李辛:很多。不過,2010年以後,我基本上不接診癌症病人了,因為太費力了。

兩年還掉二十年的帳,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王崇:費力是指?

李辛:因為一個人得了癌症,想要完全恢復的話,需要的善緣和精力,太多太多了。

比如,即使我說的道理他都明白,他也想好,他也在做。

但是他福報不夠:

他的老婆、孩子、家人會干擾他;

或者他還得上班,還得還貸;

然後,他最好的朋友跟他說,必須趕緊去做某某治療,不做會怎樣怎樣……

王崇:完了,完了。

李辛:人的心是有慣性的。

所以我發現一個共性,很多從癌症中康復的人,都是捨得跳出「原來的自我」的大丈夫。

他們不是因為我給出的建議、湯藥或者針灸而康復,其實不是我治好了他們的病,而是他們「離開了」他們的病。

王崇:那些得癌症的兒童呢?他們的混亂是家長帶給他們的嗎?

李辛:有很多可能。比如不少兒童得白血病,一方面是孩子原來神氣比較敏感,體質比較弱,然後遇到比如新裝修的房子之類的外在環境,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所以,需要留意。

王崇:這是個比較單純的致癌原因。

李辛:對於成人的問題,我們的思路需要避免點對點:因為某個原因,所以得癌症。因為有癌細胞,所以有癌症,所以要殺滅癌細胞。

其實癌症的「因」可能在幾十年前就種下了。比如,某種心質,遇到了某個事件,產生了一個很大的不高興,或者長期對婚姻、生活等狀態感到不滿。

王崇:不能接受,又無法消除。

李辛:另外,又沒有去澄清和積極改變,一直困在裡面,幾十年下來,心裡積累了強大的、濃縮的負面能量。這樣的一個因就會得癌症。

在這幾十年當中,只要自己發現並行動,其實是可以走出來的,就不會得癌症了

王崇:如果這個積累時間過長?

李辛:當這個人已經走到了這裡——只剩兩年甚至兩個月的路了,要在這些日子中把幾十年的帳還掉,可能就很難。所以,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的。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吃得越好,抵抗力反而越差?
學會這20幾個方法 可以讓孩子少跑醫院 附動態演示圖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