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低調是做人的最高智慧

低調是做人的最高智慧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富有傳奇儒學名臣,他的《曾國藩家書》為後人津津樂道,博大精深,成為傳承國學文化寶貴財富。

曾國藩在同治二年一月二十四日致弟曾國潢信中,有一句名言很耐人尋味:「家門太盛,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人人須記此二語也。」意思就是:「我們家族正值興旺,有福氣不可完全享用殆盡,有權勢也不可用到極限。每個人都必須記住這兩句話。」

曾國藩這句名言雖過去了多少年,但今天讀來仍振聾發聵,具有令人警醒重大現實意義:無論你是高官富豪,無論你是名人大款,無論你是官二代也好,也無論你是富二代也罷,為人處世,切莫目中無人,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為所欲為。

為人收斂,做人低調,不僅是哲學上和個人修養上的體悟,而且更是避禍消災重要法門,一種最智慧處世之道。

曾國藩善於總結別人經驗,吸取教訓,為我所用。他在《曾國藩家書》中特地提到兩個人,舉了這兩個命運相反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一個是嘉王趙顬、另一個是沈萬三。

嘉王趙顬是宋神宗的親弟弟。他從小就好讀古書,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他看到不平之事,就要發表言論,後來還數次上疏朝政,在當時很有影響,人們對他褒貶不一。這時,他的心腹勸他說:「你是天子的弟子,不好聲色犬馬,一心致力於典籍,這自然是好的品德。可是您多次議論朝政,皇帝和太后都會不安啊。」

嘉王猛然醒悟,從此,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專門研究醫書,並和他的部屬成天忙於研究藥方。朝廷後來專門下詔稱讚他,還對他進行了褒獎。

明朝時,沈萬三是金陵巨富,雖公侯而不能及。朱元璋攻下金陵後,打算擴大外城,然而,當時正值戰亂,國庫空虛,主管工程的大臣叫苦不迭,表示難以完成這個任務。

沈萬三這時出面了,為了和朱元璋搞好關係,他表示願意承擔工程總費用的一半。他和政府方面同時開工,由於財大氣粗,沈萬三比朱元璋的官方工程隊還早三天完成任務。之後,朱元璋恩賜給他酒宴,慰勞他說:「古代有素衣天子,號曰素封(無官無爵而有資產的人)您就是這樣的人啊。」其實,朱元璋心裡並不高興,竟然比我官方工程隊還快,他對沈萬三富裕既厭惡又嫉恨。

而當時,沈萬三有一塊田地,正靠近湖邊,為了保護自己的田地不被水淹,他便在湖邊新修了一道石堤。朱元璋討厭他太富,而且連他這個皇帝也比不上他,於是,太祖一點兒也沒留情面,單獨對他的田地抽稅,每畝九斗十三升,賦稅高得嚇人。

其實,朱元璋早就想殺他了,只是一時找不到理由。忽然有一天,恰好沈萬三用茅山石鋪蘇州街的街心,這一下子可有借口了,以茅山石為心,「茅心」者,「謀心」也,此乃叛逆之舉。不由分說,就給他定了一個謀反罪,殺了他,又查抄了他的家產,將其全部充公。

沈萬三死的冤枉,他既沒有犯法,而且還為皇帝出了力,反而被殺,這是不是十分可悲的事情。

曾國藩敘述的這兩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給那些趾高氣揚,到處張揚,高調行事的「暴發戶」們當頭棒喝,澆了一盆涼水……意在告訴人們:無論你的人生處於怎樣境地,無論你處的位置有多高,無論你有多麼富裕,為人處世一定要謙遜低調。

俗話說得好:水低為海,人低為王!低調是做人的最高智慧。為人收斂,做人低調,會使你在紛紜複雜江湖上,避禍消災,和睦共處,進退自如,遊刃有餘,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子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心若相知,即使無言,彼此也會默契
這一生,學會沉默,懂得取捨!

TAG:老子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