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類登月50周年,「太空競賽」2.0白熱化?

人類登月50周年,「太空競賽」2.0白熱化?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林怡齡

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在太空領域一直不甘示弱的印度,於當地時間15日啟動了第二次登月計劃。

一陣短暫的小雨過後,位於斯里赫里戈達島的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SDSC)已經重見日光。距離發射還有不到一小時,這個偏遠的小島早已聚滿了印度政要和科學家。

數百名記者的「長槍短炮」,對準著發射台。此時,高聳的火箭靜靜地佇立著,一切準備就緒,靜候一聲命令。如果順利的話,這艘裝載著印度太空夢想的火箭,將前往月球,讓印度「搖身一變」,成為第四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但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印度在隨後取消了發射,讓圍觀民眾那湧上胸口的熱血,瞬間冷卻。

事實上,承載著國家民族情懷又兼具多種價值的太空事業,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各國的競爭焦點。除了印度,中國、日本、韓國、印尼、越南和泰國等亦都紛紛將眼光投向太空。

一場始於21世紀初的太空競賽2.0正在形成,並且愈演愈烈,甚至可能轉變為太空軍備競賽。

上天攬月:印度欲搶佔航天高地

當地時間15日凌晨2時51分,印度的登月計劃「月船2號」按計劃將升空,前往人類此前從未探測過的月球南極。此時,印度國內無數的民眾都在半夜起身,準備見證歷史。

一位在學校里教授太空課程的老師貝拉(Namrata Bera),打開了筆記本電腦,全程關注著事情發展。「我們都非常興奮,這對所有印度人來說,都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她說道。

而據《紐約時報》報道,發射前一天,所有印度報紙的頭版均是六輪機器人月球車的圖片,電視廣播也用「最偉大的太空探險」等詞語,來激發民族自豪感。

印度的兒童們同樣興奮,他們在國外視頻網站YouTube上祝福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好運。而在學校開設的一些太空課程里,本周著重討論的全是月球和「月船2號」任務。學生們甚至用簡易塑料瓶製作「火箭」,參與到這場「全民狂歡」中。

發射前約90分鐘,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表示他們已完成對火箭的燃料加註。該機構發言人辛格(Vivek Singh)在事後的發言中也表示,當時的天氣條件非常有利。此外,裝載航天器的火箭是印度的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馬克三世(GSLV-Mk III),已成功發射至少兩次。

萬事俱備,民眾屏氣凝神。但不久之後,離發射台幾英里遠的媒體中心,大屏幕突然一片空白。記者們發現,在發射前56分24秒,倒計時停止了。

隨後,印度航天局突然宣布因「技術原因」臨時取消發射,且沒有提及新的登月時間。五名獨立消息人士曾向《印度時報》表示,發射推遲是由於低溫階段的泄漏。

「我很傷心,但我內心深處,我完全相信我們會在這項任務中取得成功。」貝拉說。不只是貝拉,印度民眾都在詫異中惋惜。《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次失敗的發射對印度的太空雄心是一個打擊。

致力於太空軍備控制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吳日強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印度此次登月計劃雖有科研和技術研究的價值,但政治意義還是高過這兩者。「印度的目標是擠進精英俱樂部,這是它一貫的傳統。」

對於印度人來說,太空計劃是對其國家新興技術能力的一種展示,受到了全國上下的歡迎。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已將其作為該國大國地位提升的標誌。

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印度一直專註於低成本的太空發射項目。據悉,此次任務耗資1.41億美元,遠低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阿波羅計劃所耗費的250億美元。但其仍舊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有史以來最複雜的任務。

按計劃,「月船2號」的運載火箭本應從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探測器攜帶的一個著陸器軟著陸在月球南極之後,由一個移動探測器在月球表層尋找水的痕迹。

2008年,印度曾發射「月船1號」繞月飛行,並沒有在月球表面實現著陸。但在這次飛行任務中,印度首先在月球兩極發現了含水分子。

百家爭鳴:「太空競賽」2.0來臨

印度此次探月計劃因臨近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不由得讓外界浮想聯翩。一些人士表示,很難忽視阿波羅登月50周年在其中的協同效應。「但這只是巧合,」辛格表示,「我們遲到了。」

事實上,印度太空計劃在近幾十年擴張迅速,其雄心顯而易見。

1962年,印度成立的「印度國家空間研究委員會」(INCOSPAR),拉開了該國進軍太空的序幕。1963年11月21日,耐克-阿帕奇探空火箭被裝入發射台成功發射。儘管該火箭由美國Aerolab公司研發,並非印度國產,但至此之後,印度在太空之路上雖步履蹣跚,但也從未停下腳步。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印度與美國和日本多次合作,雖沒有在太空領域創造多項第一,但其已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向月球和火星發射任務的國家,也是亞洲第一個進入火星軌道的國家。

2008年,印度啟動了第一次探月任務,確認了月球上有水。而在今年3月份,印度甚至在太空進行了一項頗有爭議的試驗。當時,這個代號為「女神力量行動」的試驗成功發射了反衛星導彈,由此莫迪宣布印度已確立了該國作為全球航天大國的地位。

實際上,印度是繼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之後,第四個進行反衛星導彈試驗成功的國家,這意味著該國同樣具備了太空軍事能力。

與此同時,印度還在今年將太空預算增加到18億美元,雖相比美國提供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215億美元,這個數目並不足掛齒,但亦足以顯示印度發展太空事業的決心。目前,印度還計劃於2022年發射載人飛船。

然而,執著於進軍太空的不僅僅是印度。從迪拜到華盛頓,從東京到莫斯科,各國都在爭奪登陸月球和火星。這背後既有民族自豪感的催化劑,亦有不可估量的太空價值。

冷戰時期,太空便是一個理想的競技場。這個不僅能夠振奮民族精神,還能夠顯示科技和軍事實力的領域,很快成為美蘇兩方競爭的又一個焦點。而不斷創造第一,便成為了太空競賽時期不計代價和成本,全力發展空間技術最大的推動力。

隨著蘇聯解體,太空競賽也因冷戰結束而短暫停息。21世紀初,太空競賽之火重燃,只是新一輪太空競賽的主角不再是美俄兩方,歐洲、中國、日本、印度等紛紛參與其中。其中,尤以亞洲的太空競賽表現得更為明顯。

在吳日強看來,印度的核武器發展和登月都是盯著中國前進的。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何奇松也曾撰文指出,印度太空事業的明確目標就是要在新一輪太空競賽中超越中國,而印美太空合作則加劇了亞洲太空競賽。

文章指出,亞洲其他國家也錯誤地感到了緊迫感,誤以為中國對它們形成了壓力,於是投入巨額資金用於太空事業,希望趕超中國。

目前,諸如伊朗、韓國、印尼、越南和泰國都放話要進軍太空。反過來,各國大力發展太空事業又會刺激印度,亞洲太空競賽彷彿陷入了邏輯閉環。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吳非則認為亞洲的太空競賽並非因中國而起。他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有可能的話,則是中國的基礎設備已經得到提升,其他國家會被中國技術輸出。那麼這些國家進軍太空其實是做一種嘗試,如果最終證明不行的話,就面臨兩個選擇:要不就是依靠美國的發射系統,要不就依靠中國的發射系統。

而一直以來在太空領域領跑的美國,也經常表露出其喪失太空領導權的擔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項目主管格斯滕邁爾(Bill Gerstenmaier)就曾表示,「美國深空探測方向多次發生改變,導致在探月上已經落後於中國;如果在探測方向上再次改變,美國必然失去太空優勢。」

2018年3月,美國推出了《國家太空戰略》,開始重塑其在太空的領導地位。北約則將於今年年底推出太空戰略。當太空逐漸成為大國戰略博弈的新戰場之時,吳非指出,現在的太空競賽仍處於一種各玩各的初期狀態。

鏖戰太空:軍備競賽不可避免?

然而這場尚處於初期狀態的太空競賽,已經披上了軍備競賽的外衣。

在太空事業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無疑是一匹黑馬。今年6月,北約推出的該組織歷史上首份框架性太空戰略,就具有軍事化色彩。但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藤貝格曾表示,年底推出的太空戰略,並非要使太空軍事化。

但北約的「藏鋒斂鍔」顯然是掩耳盜鈴。因為北約將在年底的這份太空戰略,明確將太空列為與陸海空網並列的戰場領域之事,已是眾人皆知。

在斯托爾藤貝格的發言中,北約推出太空戰略更加像是為了防禦而非挑起爭端。北約的一位官員也表示,此舉將使其能夠有效應對俄羅斯等國不斷增強的太空軍事實力。

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北約這一戰略舉動還是體現了其將要建立太空軍事聯盟的強烈意願。

「太空事業在發展初期便帶著軍事化,因為其進展基本都是軍方在主導。」吳非說道。他認為,在當前美國對外實行戰略收縮,影響力有所下降的情況下,推出太空戰略是美國低成本引領北約,加強對其控制的一個毅然選擇。

加之相比歐盟,在北約的框架下,成員國可以較為「盡情」地發展國防軍事力量,吳非認為北約的太空戰略將可以順利推出。

但北約成員國——法國,早已等不到年底。在法國國慶日(7月14日)閱兵的前一天,總統馬克龍正式宣布批准在法國空軍內部成立太空司令部,未來這一司令部將發展成為「空天軍」。

這是繼美國去年6月推出「太空軍」計劃後,又一個國家推出太空軍事戰略。馬克龍稱,之所以把軍事重心放在太空,是因為這是一個「真正的國家安全問題」。

在未來戰爭中,太空無疑是軍事鬥爭的新高地和戰略制衡的新籌碼。而依託於太空的信息系統亦是陸海空等作戰力量的倍增器。

《當今世界太空戰最新發展》一文披露,目前,美軍95%的偵察情報、90%的軍事通信、100%的導航定位和100%的氣象信息均來自太空信息系統;俄軍70%的戰 略情報和80%的軍事通信依賴於太空信息系統 。

與此同時,美、俄、中、印等四大航天國,也掌握了反衛星能力,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已經具備在太空進行軍事反制的能力。因此,各航天大國都想搶佔太空的想法便不難理解。

對此,吳日強表示了擔憂:「各國似乎已經奔著太空軍備競賽的路子在走,但現在依然沒有機制可以對此進行約束。」

冷戰時期,避免太空軍事化是當時的共識之一。1966年,《外層空間條約》(下文簡稱《條約》)的誕生雖然不是為防止太空軍備競賽而定,但是其仍對限制和防止太空軍備競賽起到一定作用。

《條約》中一條原則明確地寫道:不得在繞地球軌道及天體上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是在隨後的日子裡,《條約》的漏洞逐漸暴露。

由於《條約》只是對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進行明確禁止,並沒提及是否可以在太空部署常規武器或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導致在太空部署激光武器或常規導彈的聲音至今仍不絕於耳。

1980年,美國一位名為丹尼斯·霍普的男子甚至利用《條約》的另一漏洞,公然做起了外太空的生意。他成立公司兜售月球土地,竟靠此賺了1100萬美元。

「各國的共識,使得太空在冷戰時期成為了避風港,」吳日強說,「但在如今技術進步以及共識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太空軍備競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目前,大國間互相猜疑的態度,也正在惡化這一局面。

在太空領域遙遙領先的美國一直以來都拒絕談判禁止太空武器。2005年10月,美國甚至打破此前在聯合國這類決議投票中棄權的慣例,成為當時唯一一個在禁止太空武器問題上反對談判的國家。

2008年,中俄兩國共同提議的「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草案,亦遭到了美國的拒絕。當草案在2014年再次修訂時,美國依舊不改立場。

今年3月份,美國《新聞周刊》刊文直指美國政府的虛偽態度,其文章稱「美國指責俄羅斯和中國令太空軍事化,卻拒絕在兩國提出的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聯合提議上簽字。」

「中俄和美國之間實際就是互不信任和互不接受,各搞一套。」吳日強說道。特朗普時期的美國太空戰略,一直將中俄在太空的實力當成對美國太空軍事霸權的強勁挑戰。因此在美國看來,如若接受中俄的提議,顯然會削弱其在太空的領導地位。

對於當前太空軍備競賽局面的看法,吳日強一直較為悲觀。在他看來,目前的狀況就是各國既參與又互相猜疑。「這些國家想著我自身具備的能力其他國家也有,但誰也無法真正弄清對方的底細,因此會用最壞的假設來指導自己國家的下一步工作。」

「目前來說,太空還沒有什麼有效的軍控機制,更別說條約了。」吳日強說。他坦言,太空軍備競賽需要一個有效的機制來約束,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現實是目前尚無法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相新聞 的精彩文章:

蔡英文正在爭當美國的「兒皇帝」

TAG:縱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