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開放再踩「油門」,四領域鬆綁時點提前

金融開放再踩「油門」,四領域鬆綁時點提前

開放時點前移、准入限制再度放寬,一大波金融對外開放新政來了。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11項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一行兩會隨後就各相關舉措進行解答。從內容看,開放舉措包括人身險以及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的外資股比限制取消時間從2021年提前至2020年;涉及銀行、保險、券商、債市等多領域,力度大、範圍廣。

「之前也一直在討論放開外資股比限制的事情,這次提前了一年,對外開放的力度和政策方面,體現出更大信心、更有誠意。」華南某券商非銀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多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提前一年鬆綁

11項開放舉措中,涉及資本市場的舉措包括「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

2018年,中國宣布將這三類機構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目前,外資股比放寬至51%的政策已落地。證監會已核准設立4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3家外資控股券商分別是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

與此同時,方正證券今年4月中旬公告稱,瑞士信貸銀行將通過增資的方式,將其在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33.3%增加至51%。市場有觀點認為,瑞信方正有望成為第四家外資控股合資券商。

外資控股基金的進程也在加速。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於7月1日正式掛牌轉讓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股權。如果摩根資產管理受讓該股份並獲批,上投摩根將成為首家外資控股基金公司。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外資股比限制提前放開意味著國內券商面臨更多競爭者,市場更加多元化,分化加劇,另一方面,券商格局也將更加國際化。

不過,也有券商非銀人士認為,引入外資券商短期帶來的衝擊有限,外資投行擅長的衍生品業務領域不存在市場份額互相積壓的情況。同時,從政策扶持角度,國內龍頭券商有望享受政策紅利。

外資股比限制提前一年鬆綁的,還有人身險:人身險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

2018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2019年7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特别致辭時表示,將原來規定2021年取消外資壽險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

銀保監會表示,取消外資壽險公司股比限制,有利於吸引更多優質外資保險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引入更加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更加多元化的壽險產品,增強壽險市場活力,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

保險業開放分量最重

保險業對外開放是此次的重頭戲。除了上述縮短人身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至2020年之外,還包括3項舉措: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於75%的規定,允許境外投資者持有股份超過25%;放寬外資保險公司准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允許境外金融機構投資設立、參股養老金管理公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隨著外資持股人身險公司比例放開,外資進入壽險業的組織形式將更加靈活,大大增強了外資壽險公司經營的靈活性與自由度,這將有助於提高其拓展中國保險市場的積極性。

從目前來看,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仍然較為有限。2018年,外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354.34億元,市場份額6.19%,同比上升0.34個百分點。其中,外資人身險公司2126.54億元,市場份額8.10%。雖然市場份額較為有限,但外資保險卻對中國壽險市場青睞有加。

近年來,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化,大部分《財富》世界500強的外國保險公司都已進入中國。「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為具有經營特色和專長但經營年限不足的外國保險公司來華創造了條件,有利於進一步豐富保險市場主體和保險專業服務,促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銀保監會稱。

由於發展理念的偏差,此前大量中短期存續業務弱化了壽險的保障功能,一些保險公司也產生資產端的激進投資行為。朱俊生認為,隨著外資保險公司對中國保險市場滲透度的提升,其經營理念、在長期保障業務發展方面的經驗將會促進中國保險市場的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對於允許境外投資者持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股份超過25%,銀保監會稱,放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有利於吸收借鑒境外優秀保險機構的經驗做法,激發國內保險資產管理市場活力,促進提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能力,更好服務於保險資產的保值增值。

此外,國內養老金管理公司還處於試點階段,只有1家由建行設立的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就允許外資設立養老金管理公司,銀保監會表示,這將有利於增加主體類型,增強市場活力,引入成熟養老金管理經驗,提升養老金投資管理水平。

而在銀行領域,「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等,也是此次的亮點之一。

自《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落地以來,銀行資管的轉型正在加速推進,目前建行、工行、交行、中行4家理財子公司已相繼開業,另有7家銀行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

目前暫未有外資銀行出資設立理財子公司。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對記者表示,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引入更多的資金,學習外資機構在資產管理方面經驗,也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發展注入更多國際基因。

債市開放提速

債市對外開放此前一直走在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前列,此次舉措中則有3項與之相關。

其中,推進信用評級對外開放方面,央行表示,支持外資評級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開展所有種類債券評級業務,是中國金融市場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

今年1月28日,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已獲准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包含金融機構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結構化產品以及境外主體債券在內的全部類別信用評級業務。

7月11日,標普信評首單評級報告出爐,評定工銀租賃主體信用等級為AAA,展望穩定。標普評級一位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後續項目包括資產證券化(ABS)的評級會陸續展開。

近兩年來,境外投資者加速布局中國債市。在外資投資中國債市的同時,中介機構的作用不容忽視,外資中介機構近年來在託管、承銷、報價等方面所獲得的資質、牌照也愈發齊全。目前,已有6家外資銀行取得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B類主承銷和承銷業務資格。

此次,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通過市場評價取得A類主承銷業務資格,業務範圍從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展至債務融資工具全部品種。

目前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QFII/RQFII、直接入市、債券通等多條渠道入市投資。不過,不同渠道相互分割也給同一境外投資主體在市場准入、債券過戶、資金劃轉等方面造成不便,而監管層為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提升投資效率,正著手整合不同開放渠道政策要求,打通債券和資金賬戶。

例如,央行會同外匯管理局起草了《關於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並於2019年5月通過央行官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於近期發布實施。《通知》解決了同一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不同渠道投資的債券過戶、資金劃轉和重複備案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資者入市投資的便利性,體現了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WTO改革仍膠著,美國霸凌做法損害自身
連續三日凈流出,機構:美元走強或壓制北向資金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