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數說轉會市場:泡沫破滅已有跡象?克洛普的言論並不酸

數說轉會市場:泡沫破滅已有跡象?克洛普的言論並不酸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或許,這是歐足聯最不願看見的,所以,他們竭力推行財政公平政策。但數年下來,不見好轉,市場上仍然頻頻出現離譜的天價轉會。財政公平政策著力於讓俱樂部自負盈虧,避免赤字,但似乎並未給溢價市場帶來好轉,然而財政公平政策真的沒有一點效果嗎?事實或許並非如此,轉會市場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7月18日,利物浦主帥克洛普接受利物浦官網採訪時,說出了對溢價市場的心聲。克洛普認為:現在所有球迷都希望自己的俱樂部再投入2-3億歐元,但這是不現實的,全世界只有皇馬和巴薩可以做到,只有曼城和巴黎每年都能這麼做。克洛普希望球迷們可以保持信念,保持理性。其實,這也精準地道出了如今轉會市場的問題。

1、通貨膨脹的負作用已到極點

(2013/14-18/19賽季轉會凈投入排行榜)

許多人認為,克洛普是仇富心理,很酸。但是,他所反映的不是事實嗎?確實,克洛普只點出了皇馬、巴薩、巴黎、曼城確實有失偏頗。對於這四個隊,這樣的言論是沒有數據基礎支撐的,但縱觀過往6年的轉會市場,確實只有4支球隊在凈投入榜單上獨居一檔,而這4支球隊中有曼聯,並沒有皇馬。

今年冬窗關閉後,《轉會市場》曾統計了這份信息,2013/14賽季至2018/19賽季俱樂部轉會凈投入排名。曼市雙雄和巴黎、巴薩,高居第一檔,若加上這個夏季截至目前的支出和收入,這份列表更是如此。從列表中,我們不難看出,AC米蘭遭到財政公平政策調查並非沒有原因,當時高達3.36億的凈投入,讓米蘭緊隨第一集團。在這份列表上,我們看不見過往6賽季歐戰積分最高的皇馬和拜仁。同樣,列表上清晰可見,阿森納並沒有那麼「摳」,還有近兩賽季都出現過投入破億的英超球隊,埃弗頓、西漢姆聯、水晶宮、伯恩茅斯、布萊頓、富勒姆,他們成績不佳的原因並非因為「摳」,反而是陷入了投入怪圈。那麼,他們上賽季的成績如何呢?其中排名最好的阿森納位列聯賽第5,並闖進了歐聯杯決賽。除此之外,埃弗頓成績依舊未有顯著提高,西漢姆聯排名第10,水晶宮第12,伯恩茅斯第14,布萊頓第17,富勒姆更是以第19名的成績降級。

轉會市場愈發頻繁,單賽季引進或出售超過10名球員,早已是稀鬆平常的事,這也是歐足聯所不願看見的「急功近利」。列表上的數字,羅列了凈投入排名前25球隊每年的轉入和轉出人數,一線隊二線隊的頻繁交易,讓足球更像一場生意。自2003年歐足聯實施歐戰二次改制以來,高瞻遠矚的前歐足聯主席約翰松先生的一席話,在2008年轉會市場急劇膨脹後,已經愈發明顯。

(《金融時報》2017年足壇投入實效比例大數據)

這更加證明了,《金錢與足球:足球經濟學導讀》作者西曼斯基教授的結論是正確的。通貨膨脹的問題有多嚴重?2017年,《金融時報》以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編製的資料庫為基礎,對往前四個賽季進行了深刻分析,得出結論:投資已經不能與成績等同。如上圖所示,畢馬威將俱樂部轉會市場投入、實際價值表現基於基準線,將表現高於實際價值和低於實際價值的情況分開,數據表現情況是完全符合過往數賽季賽季的實際情況。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轉會市場的投入成功比率,已經越來越低。最近三年更是連續創造新低。西曼斯基教授正是這項數據研究報告的主負責人,他在2017年內馬爾、姆巴佩轉會前已經指出問題。而歐足聯大力推行財政公平也是為了改善這點(這是其目的之一)。西曼斯基說:「俱樂部如果缺少運氣,足球的魅力就將要大打折扣了。

英超的事實證明了,巨額投入的球隊,和並未大投入的球隊,成績並無太大區別,甚至更差。相反,像熱刺、狼隊、萊斯特城這樣理性建隊的球隊成績更好。而改變策略後,有了穩定清晰建隊思路的曼城、利物浦優勢明顯,這也說明了當今足壇主教練的重要性。如今,兩隊都開始了縮減投入,更加理性的建隊。在《金融時報》通過大數據換算後,多數球隊投資1億歐元得到的實力提升甚至達不到3、4000萬歐元。早在2017年,《每日郵報》便統計了往前5年,英超6強在轉會上的投入與支出的情況,得到的結論便是投入與成績遠不成正比。

站在筆者自己的立場角度,我們常常指責拜仁高層過於猶豫,但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所謂「花錢不一定變好,但不花錢絕對不好」的言論是錯誤的。身在「貨源」稀薄的轉會市場,必須更加理性,更加謹慎。正如約翰松先生2003年所說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健康完善的體系都被破壞了。而這便是如今轉會市場必須面對的現狀。

2、豪門追求球員呈兩極化發展

這個夏季的轉會市場依舊瘋狂嗎?是的,沒有任何大賽歷練的菲利克斯,他憑什麼值1.26億?這位被葡萄牙政客懷疑為「洗錢」的轉會,卻真實的發生了。為什麼?因為流失多名主力的馬德里競技必須購入新球員,簡而言之,這叫做「剛需」。這也是不斷促進轉會市場持續高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拋開個別現象,其實市場已經發生了改變,更是證明了克洛普所言非虛。不得不佩服,克洛普具備獨到的眼光,也深知不能貿然行動。如今的足壇,最忌諱的便是「飢不擇食」、為買而買!更需要清晰明確的轉會思路

(7月2日,轉會市場傳聞對象身價排行榜)

甚至可以篤定的說,轉會市場泡沫已經有了「破」的跡象。7月2日,《轉會市場》列出今夏轉會傳聞最多球員的身價排行榜,這份榜單充分顯示了各大豪門球隊的「剛需」,卻也反映了真實的成交情況。半月過後,其中真正成交的有幾人?僅有5人!這還是全歐洲最受矚目的球員們。「觀望多餘行動」,是如今轉會市場的實際情況。所以,筆者一直認為,球迷喜歡調侃拜仁、阿森納,僅僅是因為球隊人數不夠,或者實力確實不足。當然,這屬於變動中今夏轉會市場的大格局,暫且按下不表,後面筆者會做詳細敘述。

證明轉會市場開始趨於理性的論據還有兩點:

看似熱鬧的今夏轉會市場,實際上並不瘋狂。若以今日溢價標準,我們將4000萬歐元設為分水嶺,今夏成交身價超過4000萬歐元的球員截至目前也僅有14名,其中過億的僅有3名,除了菲利克斯,另外的格列茲曼和阿扎爾都是曾具備金球獎前三的水平。而14名身價過4000萬歐元的球員中,也只有蒂勒曼斯、阿萊不是加盟豪門。非過億的另外9位加盟豪門的球員,也只有羅德里戈、萬-比薩卡、米利唐等半數球員算是「彩票」。

豪門的趨於理性,另一方面也側證了一個事實,試圖大投入的五大聯賽第二級別財力的球隊,收斂了很多。對於沒有歐戰的他們而言,收斂絕不是因為財政公平政策。在上個賽季,英超球隊的總投入高達12億歐元,而同期凈投入,也遠高於本賽季。在縮短轉會期後,並未加快各隊補強的步伐。

許多人認為,英超上賽季的強勢復興,全因為金元足球,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英超的崛起,離不開良性的內部競爭,突出的青訓人才噴涌而出,優秀主教練的精心布局,才有了多年來的厚積薄發

(轉會市場2014年至今凈收入排行榜)

最大「供貨商」故障頻出,無人可買,只有第一價別球員真的在被瘋搶。從「今夏轉會傳聞最多球員的身價排行榜」上,我們還可以看出,只有眾星捧月的天才們,是真的在被追逐,很多被炒上天價的球員,實際上真正成交的沒有幾個。第二級別財力集團的收斂是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還是市場上的「貨」並沒有那麼好

比如,列入榜單第二頁的尼古拉斯-佩佩,如今市場估值已經高達6500萬歐元,炒作出來的身價更是高達8000萬歐元。但是,他的真實實力值多少?上賽季為里爾奉獻22球11助攻,看似華麗的數據,其中有接近一半是點球。在剛剛結束的非洲杯上,他的成績單也僅僅是球助攻,淪為替補。同樣,一直被諸多豪門傳來傳去的葡萄牙體育中場費爾南德斯,至今仍未加盟任何球隊,更不用說不算「彩票」實力的米林科維奇。市場風險,早已空前。

從《轉會市場》列出2014年以來轉會市場凈收入排名的榜單來看,名列前十的球隊都有著極強的球探系統和眼光,但在今年,這些「黑店」賣出的球員,很多未達到買家的理想要求。與此同時,球隊的成績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最顯著的兩點是摩納哥從法甲冠軍、歐冠四強跌落至聯賽倒數第四,而擁有多家「黑店」的葡超,上賽季也僅有波爾圖一家闖入歐冠淘汰賽,雖然艱難淘汰了人員大幅變動的羅馬,但葡超三強近幾賽季明顯沒有了往日的驚艷。

同樣,在馬里奧、安德烈-席爾瓦、曼加拉等遠未達到預估價值的球員不斷出現後,豪門減少了對「黑店」的求購。列表上的10支球隊,真正具備採購價值的只剩下波爾圖、阿賈克斯、萊比錫、里昂,已不足一半,而他們絕對都是不願意任人採購的球隊。尤其是萊比錫,若沒有「50 1」的政策限制,他們完全可以成為足壇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正如克洛普所說,所有球迷都希望自己的主隊能夠儘可能的多花錢,但是轉會市場大多數球員不會帶來絕對實力上的提升。只有身價最貴的第一價別球員,是真的有很多球隊在求購,而那些被炒到4000萬歐元以上的球員,真正可以成交的寥寥無幾

或許,我們應該改稱為:球隊一定要花錢,但絕不能亂花錢。至少在數據上,除了西甲,其餘四大聯賽的同期數據都有了大幅降低。

3、是進是退?變動下的大格局

(格里茲曼引發轉會官司)

財政公平政策影響資本進入,這是為了足壇健康發展不可避免的現象。但是,財政公平政策並不是如球迷所說的那樣,讓足壇秩序形成長久不變。三年前,大數據下最不堪的曼城和利物浦,如今已經成為足壇最強大的競爭力。反之,皇馬、拜仁、巴薩、尤文都將在這個夏天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不遺餘力

早在夏窗開啟前的半年時間裡,三隊都數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了雄心,皇馬和拜仁更是最早公開表示擁有三億凈投入的球隊。已經成功引進格里茲曼和德容的巴薩,也願意為梅西的最後幾年不遺餘力,在失去內馬爾後,巴薩在轉會市場的投入已經高達7.7億歐元多,但實際凈投入則只有不到3億歐元。即便如此,也傳出了權威會計事務所向媒體爆料,巴薩的工資拖欠常有,球隊的資金已經難以「流動」。雖然只是傳聞,但在格里茲曼轉會的拖沓操作中,我們也能這絕非「空穴來風」,如今的巴薩轉會風格很像「銀河戰艦」一期的皇馬,球隊已經背負了過多分期付款。

當然,相比夏窗之前就投入1.18億歐元,之後便沒有任何動作的拜仁,皇馬和巴薩無論是轉會操作,還是轉會手筆的氣勢都更顯球隊雄心。皇馬在第一時間便花光許諾的3億,然後再靠出售冗員覓得進一步購買球員的資金,也是搶先一步的手筆。無論溢價多少,是否正確,兩隊都有著明確的轉會思路。加之,意甲實施的新稅率為意甲球隊在轉會市場帶來了的極大競爭力,這也勢必會影響格局

(拜仁的轉會思路是什麼?)

在格局再次發生轉會之時,是謀求長遠的未來?還是更進一步?這都是過往十年最強三隊必須面對的問題。而一直讓筆者擔憂的,便是拜仁難以讓筆者看清的轉會思路。早在3月29日,筆者在《8000萬翻倍了拜仁紀錄 盧卡斯後的引援計劃怎麼辦?》一文就明確指出了這些問題,如今事實在一步步不幸印證,也讓筆者深感焦慮。即便拜仁最終拿下薩內,這個夏季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成功,因為計劃中的後腰和後衛,已經沒有好貨可尋。

前文曾說道阿森納凈投入並不低,但在金牌球探米斯林塔特憤然離隊回國,成為斯圖加特體育總監後,阿森納的變化是巨大的。溫格的離開,讓阿森納進入了新的時代,埃梅裡帶來了不少驚艷,卻永遠要面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或許未來數年,很多球隊都將面臨同樣的情況,因為轉會市場的好球員還會繼續減少

在全球經濟大環境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導致了財政公平政策出現死角:對於消費力最強的俱樂部而言,他們有著足夠的收入,始終有著更充沛的資金,當中許多家也並非歐洲資本。相反,歐足聯致力保護的那些小俱樂部,無論財政公平政策為他們帶來了何種保護,他們永遠避不開自身的經濟實力的限制

(8000萬歐元值多少?)

許多人會說,眼下的狀況是否像新世紀之初一樣。其實情況也是截然不同的,當時處在歐洲貨幣統一的大環境,歐洲經濟面臨重新洗牌,而眼下的市場正如前文所說一樣,是因為市場上的好球員太少,而世紀之初並非如此。若當時有財政公平政策,拉齊奧、帕爾馬、利茲聯、多特蒙德等球隊也不會破產,因為如今俱樂部的財政都是受控制的,並不允許出現赤字

在當下,積累市場泡沫的因素全不相同。財政公平政策導致了一種新情況:高薪球員很難轉會。這也使得第一集團的球隊有著難以甩掉的負擔,諸如貝爾、伊瓜因、桑切斯這樣的球員,極高的薪水讓他們無處可去,能夠承擔其薪水的球隊少之又少,球員若不接受降薪,俱樂部則無計可施。與此同時,第二集團的俱樂部,因為歐戰二次改制的遺留問題已經被徹底甩開,像米蘭這樣歷史悠久的球隊,只能等著新股東送錢,可謂是寸步難行,更不可能像多年前那樣吃進伊布、羅比尼奧等球員。

這也造成了當今第一集團俱樂部轉會策略上的轉變,如今的頂級俱樂部普遍只願意用高價去引進年輕天才,卻要很斟酌地去考慮當打之年的大牌球星。這都因為年輕球員不會造成太大的工資負擔,於是便給了拉伊奧拉這樣的經紀人更大的操作空間,相反像C羅這樣的球員則少之又少。即便有維特塞爾加盟多特等成功案例,我們也不難發現,轉會市場的紅人普遍是年輕的妖星,而絕非J羅這樣的成名巨星。這與世紀之初球隊只願意出高價買成名巨星有著天壤之別,如今當打之年的球星要麼是穩穩佔據球隊的位置,要麼就是無處可去。相反,大多數年輕球員剛剛冒尖便會被經紀人大幅炒作,這樣的「炒作」現象更是印證了經紀人在轉會市場的主導地位,也是極不正常。或許這多少也反映了當今球員職業壽命的問題,但不妨再說一次,菲利克斯憑何值1.26億歐元?這和兩年前一樣,就是在破壞轉會市場。

總結:

(2013-2018年轉會市場上的逆差數據)

正如拜仁傳奇隊長奧根塔勒所說:曾經,5000萬歐元可以洲際級巨星,如今,5000萬歐元只能買到一個德甲球星。這絕對不應該是正常的現象,卻是這個夏天還不會被改變的現實。在全球經濟大環境每況愈下的今天,足球市場過於火熱反而顯得另類,這多少也顯示了足球在整個地球上的魅力和地位。

也可以說,如今的足球市場還是比較安全穩定的,即便轉會市場泡沫真的出現破滅,也只是球員溢價的泡沫破滅,絕不會影響擁有全球戰略的俱樂部經濟狀況。越來越多俱樂部已經開始避免在轉會市場「踩雷」,進而選擇理性低價的球員,但短期內低價的球員很難淘到好貨,這便更加依賴於主教練能力和球探系統。在此情況下,一切格局上的改變都有可能發生

當大格局已經發生改變時,是新貴們更進一步?還是過往十年的壟斷階層正式走下神壇?這個夏天,至關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播吧 的精彩文章:

中田英壽-——亞洲足球的「拓荒者」

TAG:直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