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不是人,請把我當機器看待——什麼時候才可以定義一台電腦過熱

我不是人,請把我當機器看待——什麼時候才可以定義一台電腦過熱

談及溫度這個問題,很多初入茅廬的DIY玩家都對溫度二字極其敏感,特別是剛開始接觸到檢測軟體的玩家來說,當他們知道了自己日常使用的電腦問題之後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

人的體溫感知能力其實是非常好欺騙的。大家在高中實驗的時候都做過把手指分別放入冰水和熱水之中再放到常溫的水之後溫度感受完全不一樣的實驗。同樣,對於人來說,4,50度已經燙得不能摸的級別,而如果溫度真的達到了7,80度,恐怕可以把你的手燙掉一層皮。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第一次接觸到電腦溫度的人都對溫度很敏感,因為他們不知道對於一台電腦來說,到底多少度叫做熱。而在沒有經驗的前提下,就只能以自己的體驗作為標準。

實際上對於電腦這些半導體產品來說,它所能承受的溫度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以一顆普通的DRAM顆粒為例,它所能承受的溫度範圍達到了0℃-95℃

而一顆普通的CPU的極限溫度(又稱為TJMAX)往往都能達到98℃,有些極限超頻的主板還能把TJMAX的溫度調整到更高。

那麼當然,話雖這麼說,不少人還是會把自己電腦當成自己的老婆,而每天顧慮著電腦溫度的人也是數不勝數。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樣的情況才叫做需要關注的熱,而什麼時候又是不關緊要的擔心。

我們首先需要排除那些執迷於壓低溫度又非常有錢的人。

1.機箱摸著熱?那估計是因為你在打遊戲吧?

很多人打遊戲的時候不專心打遊戲,又或者是打遊戲的時候總是時不時的把腳往機箱上蹭。特別是一打就打兩三個小時的人,沒過多久就會發現機箱變得特別燙。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時候電腦真的過熱了嘛?

我見過不少人打著遊戲的時候發現機箱很熱就趕緊退出遊戲擔心電腦是不是過熱了,又或者是因為發現遊戲的時候CPU 7,80度就嚇得關掉遊戲的人。

事實上正如我上面所說過的科學實驗一樣,人的感官是非常容易欺騙的。對於一台遊戲主機來說,哪怕是配上入門的顯卡,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少說也會有100-300W的功率,拋去風扇的機械動能,RGB發出的光能量。大部分的電能都轉化為了熱量散發到了機箱內。而機箱為了加強散熱,除了風扇輔助以外,更重要是靠熱傳導。

所以機械才做成鐵皮的啊,因為做成金屬,既可以保證機箱強度,又可以傳到熱量。你手放上去或許還能順便帶走一點熱量呢!而大部分情況,人的感官在發出燙的感受時候,不過是40℃左右的溫度而已,對於一台正在遊戲的主機來說,40多℃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所以如果你發現機箱很燙,到應該慶幸你的電腦正在很好的「散熱」。

2.打遊戲莫名其妙卡頓?

首先確認這個問題,需要排除網路,系統異常,軟體異常,硬體異常等等因素後,才能開始考慮是不是因為電腦發生過熱了。

現代的計算機早就有非常多的保護機制,在你的電腦出現任何問題時,他都可能準備了一種保護機制來保護你的電腦出現損壞。而溫度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相應的保護也數不勝數。其中對於任何半導體設備的過熱問題,最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降電壓,隨之而帶來的降頻。但負面效果也顯而易見——性能的損失。

這個問題在筆記本上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一般來說,當你看到你的電腦溫度持續的維持在TJMAX範圍內,而你的電腦已經出現了降頻的現象,那麼這個時候就能說明你的電腦出現了過熱問題了。那麼這個時候解決過熱的方法很簡單,無非是加強固體載體或者流體載體,加風扇,加散熱規模,只要能放更多的熱量被載體所帶走,都是解決方法。我想那些一天到晚堆散熱擔心溫度過高的人肯定能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的。

但如果說我的溫度維持在TJMAX附近,可是沒有出現降頻呢?那其實對於這種情況來說,最多只能判定為,而非過熱對於一台電腦來說,雖然保持在涼快溫度有利於壽命等等問題,但是既然電子產品的設計里就包含了高溫的溫度範圍,也就是說只要不超過溫度上限,壽命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各位可以想像電源的效率曲線,在甜點區域內是會有明顯的效率變化,只有躍出了甜點區,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壽命亦是如此)

3.越是高端的設備,高溫就越是家常便飯。

可能那些第一次用上2070或者2080的同學,對於一塊消費了自己快5000大洋的鐵疙瘩來說,它稍微有點小事心裡可能就受到驚嚇。但事實上對於高端設備而言,越是高端,其功耗就越明顯。

可能很多人覺得,我花了更多的錢買了更好的設備,為什麼反倒溫度沒有明顯降低呢?因為你所話的錢,給的是性能,而不是散熱。如果你還想照顧散熱,就要給更多的錢。

事實上,對於一些長期工作的高性能伺服器而言,高溫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甚至是家常便飯。性能越高以為著功耗也越高,而自然而言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在散熱上。如果散熱依然維持同樣的規模,那麼一個高性能的硬體溫度表現和低性能低散熱規模的硬體溫度表現一至也不出奇。對應的,這個事情在顯卡上就很明顯。過去經常能看到很多人一般用著低功耗的入門顯卡嘲笑著高性能顯卡的高溫,實際上人家在4K 60,而他在1080P 30。

對於這類硬體問題,基本的原則還是不超過TJMAX,就不用擔心溫度問題。

但不對啊,很多人都遇到過顯卡沒有超過90度就降頻的問題,又或者很多人都迷迷糊糊的聽過82度溫度線的問題,那麼這又要扒開一個廠商玩了多年的商業策略,以至於很多人都開始忘記的事情。

4.TDP的功耗上限對應的是默頻,而非睿頻。

事實上,隨著現在廠商的噱頭推進,睿頻這個概念逐漸成為了一個硬體是否高端的標準之一。特別是顯卡,本身不到1.2G的頻率睿頻到了1.7G,足足相當於初始性能的40%有餘,而不少本身1.7G的移動CPU,睿頻足足達到了4G。廠商為何不願意直接一步4G?一方面是噱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掩蓋當前硬體溫度真的很高的事實,而如果使用類似的手段,再加上一句「睿頻性能不包括在性能計算範圍內」。那麼廠商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縮減散熱規模,比如某8700 鋁皮散熱。

無論是顯卡也好,還是CPU也好,越來越多廠商喜歡利用這些文字遊戲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而如果想要更好的東西就要加錢。

當然對於一般人來說,我們也許並不會關心這些性能,可能只會抱怨顯卡過熱了,降頻了,吐槽品牌的吝嗇。但可能事情並非那麼簡單罷了。

所以為了保護硬體,廠商就會設置多條溫度線,一步一步的降頻,最終功耗和散熱能力持平,性能穩定。但這一切可能已經是後話了。

但無論如何,只要你不是一個把電腦當成老婆看待的人,又或者是稍微有點理性而不太注重感性的人,溫度不超過TJMAX(如果你不知道,就把顯卡,CPU默認當作100℃,機械硬碟60℃,固態硬碟80℃,其他一律80℃來計算),那麼這台計算都是可靠且可以使用的。多加點錢保證散熱絕對不是問題,但是把錢亂花在本來就已經足夠的地方,那才是是大問題。

小問題後台問,

大問題

關注B站@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硬體資訊:光追之爭,AMD、Nvidia強勢新卡正面碰撞!
冥王峽谷測試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