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第1奇詩,四句詩就是四幅畫,一千多年來沒有一首詩能超越

古代第1奇詩,四句詩就是四幅畫,一千多年來沒有一首詩能超越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語言高度凝練,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能形象表達出作者的豐富情感,能集中反映社會生活,是唯一一種能用語言表達的藝術。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湧現出了無數大名鼎鼎的詩人跟膾炙人口的詩作,讓人驚嘆詩歌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南朝梁有一個著名的文史學家叫吳均,雖然出身微寒,但自幼聰慧,喜愛讀書,文采十分了得,是年輕俊秀之才,梁武帝聽說後,召見他寫詩作賦,對他十分賞識。吳均擅長寫山水景物詩,文體清新古樸,被稱作「吳均體」,當時的文人爭相效仿。

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文筆簡潔傳神,描寫富春江兩岸的清朗秀麗景色,讓人讀後彷彿身臨其境,他寫的《與顧章書》、《與施從事書》,將石門山、青山的景物描繪得惟妙惟肖、如詩如畫,除了這些外,吳均還寫過一首奇詩,四句詩就是四幅畫,別樣的格式帶給人特殊的美感跟享受,一千多年來沒有一首詩能超越。

這首詩便是《山中雜詩》,全詩為: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這首詩粗一看,也許會覺得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但如果細細品味,便能發現它的奇妙所在。

第一句描寫的是山與天相接的地方,陣陣雲煙繚繞,第二句描寫的是從竹林縫隙中看到的落日餘暉,第三局描寫的是鳥兒歡快地向檐上飛去,第四句描寫的是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每細細品讀一句,就彷彿有一幅畫面在眼前展開來。

詩人用單純白描的手法,展現了一片美好寧靜的山村景象,而這也正是詩人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上雲霧繚繞,竹林樹木茂密,鳥兒在屋檐上快活自在飛來飛去,還能看到雲彩從窗旁飄過。幽居深山,眼中所見,皆為山景,詩中所述,皆為眼見,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但是從語言來看,清新優美,簡練利落,從結構來看,條理分明,句式齊整,從描寫來看,生動逼真,動靜結合,從手法來看,景中有人、景中有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還真是一點也不簡單。

全詩四句,寫出了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就如同電影鏡頭的連接那樣,既描繪了深山中清幽自然的景色,也表達了詩人喜愛山水生活的高尚情趣,恬淡超然的心境也顯而易見,不愧為奇詩一首。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玥兒文史 的精彩文章:

中華兒女被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子孫」,歷史上真有龍嗎?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但很少有人知道還有「五大艷后」

TAG:玥兒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