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海軍終於為其戰略誤判買單,隱身戰鬥艦被迫加裝反艦導彈

美國海軍終於為其戰略誤判買單,隱身戰鬥艦被迫加裝反艦導彈

近日,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布里埃爾·吉福德」號(LCS-10)被拍到出海試航,在攝影師發布的一張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布里埃爾·吉福德」號艦橋前部的甲板上加裝了3部NSM(海軍打擊導彈)反艦導彈發射箱,這是美國海軍LCS瀕海戰鬥艦首次被拍到加裝反艦導彈發射箱出海,而這也標誌著美國海軍最終為其「由海向陸」的戰略誤判買單。

近日被拍到出海的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布里埃爾·吉福德」號加裝NSM反艦導彈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之後,美國隨即失去了對手,此後美國海軍開始前瞻21世紀的作戰環境。經過研究,美國海軍認為21世紀美國海軍在大洋上已經沒有對手,憑藉強大的航母戰鬥群,美國海軍可以穩穩獲得制海權,並將潛在對手的作戰力量由大洋壓迫至近海乃至陸地,在此過程中美國海軍將面臨由海向陸的作戰轉換過程,這也就是美國海軍提出的著名的「由海向陸」戰略。

根據這一戰略,美國海軍認為傳統的航母、驅逐艦和護衛艦無法適應「由海向陸」作戰環境,需要研發一系列適合近海作戰的新型艦艇和作戰裝備。在這一戰略指引下,美國海軍傳統型驅逐艦、護衛艦以及潛艇的研發被擱置,轉而研發近海裝備,「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LCS瀕海戰鬥艦、「斯巴達」無人水面作戰艇均為這一戰略框架下的產物。

「獨立」級和「自由」級兩兄弟都無法逃脫後期加裝NSM反艦導彈的命運

根據「由海向陸」戰略指引,以輕便、靈活、隱身為主要賣點的多用途瀕海戰鬥艦LCS誕生了。在設計研發時,美國海軍篤定未來美國海軍的主要作戰行動將集中在近海地區,而作戰對手由於丟失海權,只能使用非對稱的裝備如導彈快艇、水雷等武器來反擊美國海軍的推進,因此LCS瀕海戰鬥艦兩級(「獨立」級和「自由」級)在設計都未考慮正規的反艦作戰,在艦體上安裝的水面作戰模塊只包含兩門30毫米機關炮和一套輕型多用途導彈系統,因為美軍認為21世紀能對LCS構成威脅的只有快艇,射得遠打得狠的反艦導彈有些「殺雞用牛刀」的意思。

艦橋前部加裝NSM反艦導彈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模型

然而到2011年的時候,美國海軍發現事情並非他們之前想的那麼簡單,LCS瀕海戰鬥艦在實際部署時很可能仍然要面對裝備遠程反艦導彈的常規型導彈護衛艦,而之前計劃安裝的「格里芬」、「地獄火」等導彈對付水面快艇還行,對付護衛艦可就完全頂不住了。意識到自己被打臉之後 ,美國海軍開始對LCS瀕海戰鬥艦的戰鬥模塊修修補補。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海軍終於意識到搞了快20年瀕海戰鬥艦完全就是雞肋,打正規水面艦艇打不過,打快艇、反水雷又太浪費,於是開始各種打補丁。在2014年的GAO問責報告中,美國海軍承認LCS在僅在波斯灣等低烈度地區適用,在西太地區完全沒有生存空間,但是波斯灣顯然用不了那麼多LCS,部署之後還得去西太部署,為此美國海軍於2015年選擇挪威的NSM反艦導彈作為新增水面戰鬥模塊組成部分進行測試,並於2018年正式宣布為LCS加裝NSM導彈。由於設計時沒有預留反艦導彈發射架安裝位置,已經建造完成的LCS「獨立」級只能在艦橋前的甲板空處加裝反艦導彈發射架,不僅破壞隱身還無法在海上進行二次裝填,越看越雞肋,但美國海軍也只能被迫吞下戰略誤判的苦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機圖 的精彩文章:

大局已定,首批S-400防空導彈將於10天內運抵土耳其
側衛不死!俄羅斯將研發蘇-30SMD戰鬥機,配蘇-57發動機

TAG:軍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