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海軍魚雷武器的發展歷程

中國海軍魚雷武器的發展歷程

魚雷是由攜帶平台發射入水,採用自航、自控自導或複合制導的方式,以毀傷敵潛艇、水面艦艇和其它水中目標的水中兵器,其裝備的平台可以是艦艇、飛機、岸基發射台,魚雷還可作為反潛導彈、自導水雷的主體。現代魚雷均能自動搜索並跟蹤目標,具有速度快、航程遠、隱蔽性好、命中率高、破壞威力大等特點。魚雷自發明出來後至今都是世界各國主要的水中攻擊性武器,無論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還是其它歷次海上衝突中,魚雷武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績。中國的海軍使用魚雷的歷史也較早,1894年清政府就從國外購得魚雷,裝備了北洋水師等四個水師。國民黨海軍也曾從國外購買了魚雷。

人民海軍自從1949年4月23日創建以來,進行過1200多場戰鬥,打出了人民海軍的軍威,這其中也不乏採用魚雷武器擊沉或重傷敵艦的戰例。1954年10月,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襲擾大陸浙東沿海,人民海軍四艘魚雷快艇迅速出擊,在高島東南海域一舉將其擊沉。1955年,人民海軍102號魚雷艇在只剩左舷一枚魚雷的情況下,抵近到國民黨海軍「洞庭」號炮艦300多米處,將其擊沉在大陳島附近。1958年,我海軍對國民黨在金門料羅灣的10餘艘艦船進行攻擊,用魚雷擊沉「合生」輪。在「八六」海戰中,我119號魚雷快艇擊沉國民黨海軍「劍門」號大型掃雷艦。在崇武以東海戰中,我魚雷快艇將國民黨「永昌」號炮艦擊中失去動力,後再被我護衛艇炮火擊沉。

新中國魚雷武器的發展源自上世界50年代,開始是從蘇聯進口魚雷來裝備我海軍部隊,後在蘇聯的援建下成立了872和874兩個魚雷生產廠。1958年4月由海軍軍械部成立海軍第二研究所,也就是705所和710所的前身。1965年建設了青海湖魚雷生產交驗靶場,1966年在雲南建設750魚雷深水試驗靶場和魚雷裝藥廠,1968年又在雲南建立了第二套魚雷生產廠。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874廠、342廠、374廠和705所開始仿製蘇聯熱動力自控反艦反潛魚雷和航空反艦魚雷。在70年代初期,兩型魚雷完成設計、生產定型,並命名為魚-1型和魚-2型魚雷。

1965年11月,以705所為主研製的電動聲導反潛魚雷方案通過國防科工委審查,命名為魚-3型魚雷,並與1975年完成設計定型,1983年完成生產定型,魚-3型魚雷當時主要裝備魚雷核潛艇。上世紀60年代中期,874廠、872廠和西工大在蘇聯魚雷的基礎上共同研製出主被動聲導反艦魚雷。該魚雷採用新型雷頭和排水裝置以及帶副鰭的雷尾技術,主要裝備常規潛艇,被命名為魚-4魚雷。1984年2月,魚-4魚雷通過國家定型。魚-5型魚雷是一種自製熱動力聲線聯導反潛魚雷,裝備在中國海軍潛艇。該魚雷導引是中途線導,末段主被動聯合聲導的混合模式,魚-5型魚雷是中國海軍柴電潛艇裝備的第一種反潛魚雷,使得中國海軍的柴電潛艇具有反潛作戰能力。此外,中國海軍還裝備有魚-6型和魚-7型魚雷。

1978年10月9日,中國意外地在南海撈取了一枚美國MK46型魚雷,中國對該魚雷進行了分解分析後決定進行研仿,工程代號以撈取魚雷的的日期命名為「109」工程,在此期間中國又從南海撈取了兩枚MK46型魚雷。研仿於MK46型的魚雷研製成功後,給定的型號為魚-7型魚雷,成為人民海軍艦艇和反潛機的主要反潛武器之一。中國以魚-7魚雷為基礎,相繼研製出魚-7甲、魚-7乙、魚-7A、魚-7B和魚-7C等魚雷,形成了一個系列化的產品,其中魚-7型某衍生型魚雷的航速42節、最大作戰深度450米,自導作用距離大於2000米。魚-7系列魚雷可搭載的平台不但有艦艇,也可配置在直升機和固定翼反潛機上。

2002年3月,中國海軍魚-8型火箭助飛魚雷通過綜合立項審查,魚-8型火箭助飛魚雷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05研究所昆明分部研製,是海軍054A型導彈護衛艦的配套工程,魚-8魚雷與HQ-16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共架,用於遠區反潛。2003年8月進行魚-8魚雷的初樣機設計,2004年10月完成初樣機飛行試驗,2005年12月完成正樣機研製,2006年完成定型試驗並通過了設計定型。中國海軍魚-9型魚雷在2008年3月進行了實射試驗,但兩次實射均告失敗,在分析並解決問題後,2010年4月再次進行試驗,一舉擊沉高速機動航行的靶船。同期,中國魚-10型魚雷也研製成功,此外中國海軍還發展了斜架發射火箭助飛魚雷。

作者:pop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平線下面 的精彩文章:

軍用艦船和民用船舶在設計上究竟都有哪些同與不同?

TAG:地平線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