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和保護站的蘇科大叔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文/汪贊

普氏原羚生活在中國西北部的青海省,它是天生的跳躍健將,被喻為高原上的精靈,和大熊貓一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存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卻很少為人們所知。這篇文章里我想介紹蘇科大叔和尖木措,他們堅持保護普氏原羚二十多年了。

2018年7月9日一大早,我啟程前往青海海晏縣甘子河鄉一帶拜訪最先保護普氏原羚的蘇科大叔。交談中我了解到蘇科大叔和好朋友尖木措早在1996年起就開始保護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尖木措和被救助的小普氏原羚

尖木措說:「我的奶奶說,過去普氏原羚和湟魚救過青海很多民族的命,沒有普氏原羚和湟魚就沒有我們,現在你們長大了,要保護好普氏原羚和湟魚。」

尖木措和蘇科大叔都是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協管員。他們對於青海湖以及眾多的野生動物都有著極為深厚而虔誠的情感。他們的首要工作是保護普氏原羚, 其次是處理生態環境里的垃圾,第三是保護黑頸鶴,第四是向遊客宣傳這裡是國家級保護區,不能進入。

從1996的一個決定到現在,他們默默做著無償保護的工作。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青海湖的冬天都是零下二、三十度,冰層厚達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沒有先進的鑿冰工具,蘇科大叔、尖木措和他的同伴們只能用石具或冰撬鑿開厚冰層,確保普氏原羚能喝得上水。

尖木措說:「2009年那年雨水特別少,我和蘇科大叔兩個人自己拿錢租了一千多畝草場給普氏原羚過冬,不然它們就死了。不過從2015年起,國家每年都開始投入資金支持牧民來保護普氏原羚了。比如降低鐵絲高度、剔除鐵刺、打井取水。現在政策越來越好。」

7月是青海湖進入旅遊旺季的時候,也是普氏原羚產羔的季節,作為協管員他們每天要在草場上巡護,如果發現小寶寶沒有了媽媽就帶回來交給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助。而在旅遊旺季,很多遊客會亂扔垃圾,所以他們最重的任務是清除垃圾;另外,青海湖濕地也是黑頸鶴是從西藏林芝飛來繁殖的地方,尖木措還要提醒遊客不能傷害黑頸鶴一家,拍完照片就走。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2019年7月16日,大家捐贈給尖木措的印表機寄到了青海西海鎮,我才知道寄東西去藏地,都得讓牧區的牧民們來州縣上的快遞站取的。尖木措家的夏季草場離西海鎮120公里,這一去一回240公里不說,一天的時間就沒了,而且還要自己開銷油費啊。17號我再次啟程去甘子河鄉,這一次是去拜訪尖木措。參與這次捐贈的你們都知道,尖木措這二十多年的保護工作拍攝的照片多達十幾萬張,我這次去就是和他一起挑選部分照片列印出來作為資料用。

見面的第二天,他把u盤給我,我不敢獨自打開他的U盤,他說:「別人要我的資料我不給的,你可以,這裡面的照片你喜歡的都可以拿去!」

這樣的被信任所帶來的力量何其巨大......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寫在文末

聽尖木措說,現在的遊客也知道黑頸鶴和普氏原羚是保護動物,不少遊客會不下車,盡量不打擾野生動物,拍完照片就走了。但是也有不自覺的遊客產生了生活垃圾就扔在青海湖周圍,野生動物吃了就死了。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一隻普氏原羚吃了遊客扔掉的圍巾,一個星期後就死亡了。它的屍體被解剖後,就發現那條圍巾在胃裡,從那以後起,當地的牧民們都知道必須把草場的垃圾收拾乾淨。

所以月底的藏地工作坊,我會帶領大家,請尖木措當嚮導,我們做一次義工,為自己心保,為青海湖環保。

普氏原羚最後的棲息地有一群可敬的保護者

上世紀90年代國家主要發展經濟,生態上不重視發展,國家也沒有對這塊做投入,儘管政府沒有號召,而在藏地甘子河有索科和尖木措這樣淳樸的牧民有這樣的意識了,貢獻太大了!讓我們向蘇科大叔和尖木措以及從事保護普氏原羚工作幾十年的吳永林致敬!

我希望這份真實的文字大家閱讀後,轉發給身邊正在青海湖享受大自然的美或者準備去青海湖放鬆的人們,給心靈環保,受益的子孫後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書法愛好者呂爾齊先生五個半小時臨顏公《元次山碑》六尺整張
章飈:我所了解的成忠臣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