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姜太公女兒邑姜有多牛?輔佐周成王周康王兩朝,實現「成康之治」

姜太公女兒邑姜有多牛?輔佐周成王周康王兩朝,實現「成康之治」

作者:韓世泰

在喧囂的塵世,如果有一個人的詩歌能凈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佛法觸手可及,那個人一定是倉央嘉措,那個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六世達賴喇嘛。

後世都在推敲,倉央嘉措作為活佛卻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感情細膩的「情詩」,難道是他不願受佛法的禁錮,追求世俗世界裡的真愛?

甚至,還有人認為倉央嘉措是不守清規戒律的,一個活佛怎麼能有對紅塵的眷戀呢?

其實,我們在試圖走近倉央嘉措時忽略了一些重要東西。

一、解釋一下:藏傳佛教以及教派分支

藏傳佛教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俗稱喇嘛教。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屬大乘佛教。

大約從松贊干布建立吐蕃時,佛教從漢地和印度兩個方向傳入西藏,遂和藏族本教相互融合,慢慢發展為藏傳佛教。隨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極力勸解下的皈依和推廣,藏傳佛教很快得到了廣泛傳播,並逐漸確立了其在西藏的正統地位。

也就是說,藏傳佛教是在最高領導人的直接干預下確立其地位的,是松贊干布要求臣民信仰藏傳佛教的,這就給藏傳佛教在藏地傳播和尊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經過後世繼位者赤松德贊贊普(藏王)的大力扶植,藏傳佛教更有了長足的發展,赤松德贊之後的三位贊普也都是繼承了大力扶植佛教的基本政策,佛教和喇嘛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甚至規定僧侶免於賦稅和徭役;王宮內供奉佛、法、僧「三寶」;讓僧人參與國政。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進了藏傳佛教的發展和繁榮。

歷經幾代贊普的大力扶植,藏傳佛教有了長足的發展和深遠的影響,並發展成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傳佛教。而且,因不同師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據不同經典和對經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內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供養等教外因素而形成了眾多派別。

前期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等四大派和後期由宗喀巴大師開創的格魯派等。格魯派興起後,噶當派則併入格魯派而不單獨存在。

二、明確一下:倉央嘉措的父母是寧瑪派的信徒

倉央嘉措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不是藏族或蒙古族的達賴喇嘛,他是門巴族,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拉旺姆,都是門隅地區的普通農奴,社會地位低下,且家庭世代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即通俗意義上所說的「紅教」。

寧瑪派相對於格魯派而言,清規戒律要少得多,僧人可以結婚生子,好多都是父子師承關係。

這就不難理解倉央嘉措為什麼會對紅塵世俗有那麼多的眷戀了,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僧人是可以有愛情和婚姻的,戀愛和出家為僧並不矛盾,這就是後來為什麼有「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樣的經典語錄了。

即便是後來倉央嘉措成為了格魯派(「黃教」)的領袖,當上了政教合一體制下的達賴喇嘛,也難以割捨對紅塵的嚮往和追求了。

三、了解一下:神秘的靈童轉世

靈童轉世體系的建立者是噶瑪噶舉派,並非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只是後來的格魯派藉助蒙古和碩特部的勢力確立了本派在西藏地方的絕對領導地位,人們才誤認為靈童轉世系統是格魯派首創的。宗喀巴大師的兩個大弟子分別成為了兩大傳承系統的掌門人——達賴喇嘛和班禪大師,而且是先有的達賴傳承體系,後有的班禪傳承體系。

清順治年間開始,由中央政府頒布金冊金印加以確立達賴的政治地位,康熙朝開始確立的班禪的政治地位,乾隆年間,中央政府為了避免靈童認定者徇私情指認轉世靈童的弊端,對冊封的呼圖克圖(活佛)的轉世,履行「金瓶」(金本巴瓶)掣籤制度。自此,才將活佛轉世的認定權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由中央政府直接審批並頒布金冊金印予以冊封,並將金瓶掣籤作為兩大活佛傳承系統的必要儀軌。

那麼,什麼是靈童轉世系統呢?

藏傳佛教認為,人的靈魂是生生不息的,死去的只是肉體。高僧大德都可以轉世為下一世,進而繼續前世的功德和修行。

最初,靈童轉世是由噶瑪噶舉派創立的,此後各教派發現這種辦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於是先後效法。宗喀巴大師弟子根敦朱巴(追認為一世達賴喇嘛)圓寂後,其他弟子都想接過他的衣缽成為宗教領袖,為了防止內部分裂,便襲用了噶瑪噶舉派的轉世辦法,由根敦朱巴的親屬及部分高僧指定後藏達納地方出生的一名男孩為根敦朱巴的轉世,這就是後來的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

靈童轉世主要分為兩種,非掣籤方式和掣籤方式。

非掣籤方式一般是根據前世活佛生前的授記、寓示的遺囑或預言線索來尋找其轉世靈童;也可以按活佛去世時的法體姿態和葬禮時桑煙的去向以及活佛生前的夢兆來尋訪;還可以請示神靈降神來指示活佛轉生的方向、地點等;也可以觀湖顯現幻景尋訪;仍可以選派高僧大德、堪布及活佛生前的經師、管家、近侍弟子化裝成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分赴各地暗中查訪、考察德行後認定靈童……

但有一點,凡是被認定的活佛轉世靈童必須能辨認活佛生前遺物。在認定過程中,讓若干個「疑似轉世靈童」幼兒辨認活佛生前的遺物和一起相處過的人,轉世靈童能夠在眾多物件中準確抓取活佛生前之物或在眾多的人中辨認與活佛一起相處過的人。

掣籤方式一般是地位較高的活佛轉世儀軌中才被採用,如我們熟悉的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轉世系統就必須採取掣籤的方式。就是把通過非掣籤方式認定的若干個「疑似轉世靈童」的名字寫在紙條上密封,然後裝在金本巴瓶里,高僧大德誦經祈福,再由中央政府的官員從金本巴瓶里抽出一個寫有名字的紙條,遂認定紙條上的名字所屬的人為轉世靈童。

一般的,轉世靈童會在前世活佛圓寂一年後出現,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因故順延一段較長的時間。作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倉央嘉措十四歲才開始坐床,接受正統的佛法學習。

那麼問題來了,倉央嘉措為什麼十五歲才被正式確立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呢?

當時的西藏是政教合一的統治架構,達賴喇嘛和班禪大師分別管理著前藏和後藏,且駐錫在布達拉宮的五世達賴喇嘛的勢力要超過班禪大師。

五世達賴喇嘛有一個親信弟子桑傑嘉措擔任「第巴」,第巴是由達賴任命、管理衛藏行政事務的最高官員,俗稱「藏王」,代表達賴喇嘛處理一切事務。

桑傑嘉措為了自己的野心,為了繼續統治藏地,在五世達賴羅桑嘉措圓寂(1682年)後秘不發喪,向外界宣布,達賴喇嘛已「入定」——就是武俠小說裡面所講的「閉關」,正在進行無限期的修行,不見來人。

利欲熏心的桑傑嘉措一方面欺瞞僧侶民眾和康熙皇帝,另一方面則秘密派人到民間尋找轉世靈童。倉央嘉措這樣一個農奴之子就這樣被選中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但桑傑嘉措的使者並沒有把意圖告訴孩子的父母。

直到康熙剿滅准格爾葛爾丹叛亂後,才從俘虜口中得知五世達賴喇嘛早已圓寂的消息。康熙帝大怒,下旨怒斥桑傑嘉措。

此時,桑傑嘉措一邊向皇帝請罪,一邊將十四歲的倉央嘉措迎進布達拉宮。

四、回顧一下:光鮮背後尖銳的矛盾衝突

十四歲的倉央嘉措駐錫布達拉宮,開始學習佛法,接受格魯派嚴格的戒律,本可以作為西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在佛法修行和地方管理上有一番作為的,但是,當時的統治者內部矛盾尖銳,根本就不允許倉央嘉措「親政」,他只是一個象徵意義上的「傀儡」。

當時,最為「第巴」的桑傑嘉措仍然是西藏地方的實際控制者,迎進倉央嘉措駐錫布達拉宮一是為了向康熙皇帝有個交代,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作為「傀儡」的倉央嘉措沒有任何話語權,既有經師、管家的嚴格管教,又有桑傑嘉措派來的侍從的嚴格監控,行動頗不自由。

我們知道,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時間是元朝,1247年,西藏地方的薩迦派掌門人薩迦班智達率眾在甘肅涼州和元朝宗王闊端舉行了涼州會盟,西藏問題被和平解決,蒙古汗王闊端派兵駐守西藏。

倉央嘉措駐錫布達拉宮之時,駐守西藏的蒙古和碩特部軍隊指揮官是拉藏汗。

倉央嘉措、桑傑嘉措與拉藏汗之間錯綜複雜的權力之爭愈演愈烈,尤其是桑傑嘉措與拉藏汗之間似有水火不容之勢,誰控制了倉央嘉措的支持,就爭取到了法統地位,誰就可以在西藏地方事務中說一不二。倉央嘉措就是一枚棋子,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

然而,年青的倉央嘉措並不向安心做一個棋子和傀儡,他要有一番作為,他努力過,抗爭過……但是,只要他的言行稍有和桑傑嘉措的要求有點出入,就會遭到經師等人的嚴加斥責。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所有的抗爭換來的只是無情的禁錮,他放棄了,與其這樣徒勞無功招致殺身之禍,還不如做一個風流倜儻的俊少年,既然不能在政治上宗教上有所作為,還不如找尋人生其他的快樂!

危險時時伴隨著倉央嘉措,雖然他是雪域高原名義上的「王」,但利欲熏心的桑傑嘉措與拉藏汗最害怕的就是倉央嘉措有抱負和作為,甚至不願意讓他真正長大成人。

沒有話語權,沒有自由,沒有快樂,什麼也沒有!

倉央嘉措懷念過去的日子,懷念草原上美麗的姑娘,為了自保,倉央嘉措只有一種出路——迷惑敵人,讓覬覦他權力的敵人們「放心」,自己就是個貪戀酒色、不守清規戒律、不問政務的閑雲野鶴,就是個不顧及格魯派教規的叛逆者。

不負如來不負卿,除了裝瘋賣傻,倉央嘉措還能有什麼選擇?

【作者簡介】韓世泰,一個在改革開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兒,從教十七年,熱愛教育,嚮往著詩和遠方,愛好文學,現在蘭州新區執教。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的管家娘子們是如何大搞「內里蛀空」的?
李清照:被時代逼成了怨婦和女漢子?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