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黑龍江發大水,淹了俄羅斯

黑龍江發大水,淹了俄羅斯

全文共3701字 | 閱讀需5分鐘

靠天吃飯的東北和俄羅斯遠東農民對洪水可是怕了,老天爺就真這麼不給當地面子嗎?

最近,一場大水降臨了俄羅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簡稱布市,中方有時稱海蘭泡)。在當地造成了巨大損失,交通斷絕,民房被淹,電力設施停轉。父母們為了保護孩子,只能把孩子掛在門口的籬笆上,因為家裡已經水漫金山了。

黑龍江-阿穆爾河周邊諸多俄國城市

這次受災的是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

如此洪災,在布市居民看來卻是習以為常,還有人一年一度專門等著災害到來。

這是怎麼回事呢?

早就已經習慣的洪水

布市今年遇到的這場大水確實在歷史上很罕見。7月16日,全市降水量達到了61毫米,是往年平均值的1.5倍,達到了月度降水標準的幾乎一半。而且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的報告,這樣的降水還降持續至少4天。此後,又有一股暖濕氣流會進入當地,帶來持續降雨。

車輪:洗澡可以,就是洗澡水有點臟

這水一時半會是消不掉了。不過當地的俄羅斯人倒是對此不太在意。

當地的幼兒園、醫院等關鍵設施早在洪水到來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軍隊帶來的抽水機嚴陣以待,備用發電機則放在高處運轉,以防重症監護室供電斷絕。

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處於

結雅河匯入黑龍江(阿穆爾河)的位置上

水運條件很好,但也伴隨著水災

(圖像來自Google map)

當地一些成年人更是把大水當成了一種娛樂,街上常能見到有市民穿著雨靴散步,走到興頭上還會撲到水裡游個泳,彷彿這不是什麼災害而是一種慶典,附近村莊的村民也沒有什麼緊張的意思。

俄媒拍的游泳者

逆境中作樂的典範

危險行為請勿模仿

因為這樣的大雨和洪水,對生活在阿穆爾河(黑龍江)邊上的他們來說,就是夏天應該發生的事情。

但2013年的那場大水還是讓當地人心有餘悸。

那一年夏天布市遭遇了數十年一遇的強降雨,黑龍江在當地最重要的支流結雅河水位暴漲,並溢出堤岸。周邊的幾個街道都受災嚴重,主城區用幾道備用堤壩保護才沒有釀成大禍。

好車必備的大無畏精神

俄軍派出了裝甲車護送市民撤離,社區裡布置士兵看守,以免造成財產損失。就這樣,還有很多市民不願意離開,覺得這樣的大水不算什麼大事,寧可在自己屋頂上露營,也不想離開。最終俄軍帶走了一些兒童,還用直升機帶走了兩頭熊,嚴加看管。

最終那場大水造成了摺合9100萬美元的損失,布市因此陷入了重建的債務危機。

2016年夏天的水災危害更大,強降雨伴隨著雞蛋大的冰雹,把整座城市都淹在水下,還砸壞了很多車輛房屋。

我聽到冰雹聲劈里啪啦

(圖片來自youtube@Shad Engkilterra)

2018年的降水和洪峰又如期而至。7月,由於水位上漲,布市越過黑龍江連接中國黑河的中俄合建大橋有4個臨時工段和不少起重機被淹,所幸沒有工人受傷。此後工人們回到工地重新啟動工作,工期還是難免被拖延了。原定於今年2月建成的大橋一直到今年5月才合龍。

但戰鬥民族並不孤單,在河對岸,他們還有一些同病相憐的中國人,一起在為每年如約而來的洪水發愁。

我們同呼吸我們共命運

(圖片來自youtube@美國之音中文網)

兄弟一起受災

布市是一座中俄邊境上的城市,是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在黑龍江(阿穆爾河)的對面,它有一座關係融洽的兄弟城市——黑龍江黑河市。這裡是中俄邊境貿易的重要口岸,同樣也是一對受歡迎的邊境旅遊城市。很多俄羅斯人慕名而來,在黑河享受中式服務業,在澡堂子和足療店流連忘返。

北邊是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

南邊則是黑龍江黑河市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連接兩座城市的跨黑龍江大橋,主要目的也正是促進中俄邊貿,增強人民交流,可見其在地理關係上的密切。所以發生在布市的水災,在黑河及附近的黑龍江城市,也都能找到對應的險情。

本月16日,東北網就發布了預警,黑龍江省氣象台預計16~17日有一次較大降水過程,包括黑河在內的眾多省內城市都會受到影響。

而在今年6月,黑龍江省也已經發生過洪峰過境的險情,尤其在黑河遜克縣,部分河段河水溢出,據報道是56年來最大的一次洪水,當地村民受災嚴重。當地軍隊、消防部門集體出動,保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黑龍江畔的黑河遜克縣

位於黑河市區的下游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再往前,2013年布市大災時,黑龍江也受災嚴重,黑龍江、嫩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等水域水位均有上漲。在黑河嫩江縣,由於位於嫩江下游泄洪不暢處,更是出現了30年一遇的洪水險情,田地被淹,當地政府不得不出動多批次救援搶險隊伍趕赴第一線。

如果是涉及整個黑龍江流域

那確實是個相當大的範圍了,接近黑龍江全省

2018年也是如此,衝垮了中俄大橋施工設施的洪水早在7月初就已經在醞釀了。當時全省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偏高29%。部分河流部分河段的水位上漲幅度達到了4米多,遠遠超出了堤壩能夠防備的程度,從呼瑪縣到黑河市的黑龍江幹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最高達1.13米,險情不斷。

大橋長這個樣子

(圖片來自youtube@chine live)

夏季的洪水對當地的經濟影響非常大。

這些位於黑龍江北部的縣市,囊括了大量農場屯墾區,泛濫的洪水會讓農民在夏初的播種耕種工作化為烏有,影響最終收成。

嫩江沿岸的水利設施與農田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為防止化肥、農藥的浪費和被洪水帶走污染環境,在洪峰過境時,當地政府往往會要求未受災地區農民不得使用化肥、農藥。而夏天又是病蟲害最猖獗的季節,不讓用農藥將會影響農作物收成。

靠天吃飯的東北和俄羅斯遠東農民對洪水可是怕了,老天爺就真這麼不給當地面子嗎?

老天爺賞飯吃

強降水和洪水經常造訪黑龍江沿岸,其實非但不能算是天公不作美,甚至應該算是地球氣候留給當地的一份極為寶貴的財富。

根據最流行的柯本氣候分類法,統治著黑龍江沿岸地區,包括中國黑龍江省和俄羅斯遠東部分地區的主要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Humid continental climate)。這當中又有兩種亞型,東北屬於暖夏型的。

這種氣候類型廣泛分布在世界上多個區域

而在東北亞主要是這個範圍內

其主要成因,是受到了大陸和海洋兩種氣候調節體的雙重影響:夏天來自海洋的潮濕溫暖的風帶來充足的水汽和一定的氣溫調節功能,讓這些地方的夏天相對宜人;而在漫長的冬季,大陸對氣溫的影響力明顯增大,空氣寒冷,但仍然含有一定的水汽。如果冬天的風裡全無水汽,這些地區就不會下雪,這種氣候也稱不上大陸性濕潤氣候了。

所以相對於冬天同樣寒冷的蒙古高原和中亞草原

中國東北和俄國遠東要濕潤得多

農業潛力以及能養活的人口也完全不能比較

在東北亞,這種氣候有一個可能中國人在地理課本上見過更熟悉的名字:溫帶季風氣候。

其影響範圍,除東北平原大部以外,還包括華北、淮河流域、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遠東等地塊,是中國北方人特別熟悉的氣候條件。

其實是加上了季風區內的中國北方

在夏天,來自西太平洋的季風從東南面進入這些地區,帶來溫暖多雨的天氣,為東北創造了25℃左右的優質避暑環境;而在冬天,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經過漫長陸地的不斷降溫,進入這一區域之後就會導致大規模降溫。

東北一處濕地在不同季節的差異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由於討論的是七八月份的水災我們單看夏天的情況。

在東北亞,溫帶季風氣候的北界,其實也就是溫帶的北界,這是季風從海洋長途奔襲而來最終消亡的最後一站。同樣,由於大興安嶺山脈的存在,季風無法穿越這座東北-西南向的大山,溫帶季風在西北方向上以大興安嶺為界。

這條分界線周邊也是中國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區

尤其是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和西南的橫斷山脈

超越這條界限,氣候將會轉為亞寒帶,這是一個相對寒冷的區域,年均氣溫僅4℃。而足夠的冷熱溫差和充沛的水汽,正是構成強降雨的兩大必備要素。作為受季風影響,又在兩大溫差極大的氣候帶中間的黑龍江沿岸,自然就容易在夏天成為強降雨光顧的重災區。

這其實是東北的生命之源。

孕育了安靜卻充滿生機的東北

(圖片來自wikipedia@mayanming)

如果兩個氣候帶沒有恰巧在這裡相逢,東北的幾條大江便不復存在,也就不會有豐富的濕地動植物資源、林業資源,和肥沃的黑土地。事實上,黑土地正是地質時期開始東北河流不斷泛濫溢出的產物,農民們要擔心的洪水,也是他們之所以在這裡謀生的主要推動者。

不然也就不會有一個生產林產品的東北

不會有一個幾十年一直為全國輸出資源的東北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所以其實降水甚至小型的洪水並不可怕,乾旱會讓當地人更受傷。搞清水文規律、提前組織轉移、保障洪峰安全過境、不製造環境污染殘留,會是面對洪水更積極,也更有意義的正確姿勢。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本號立場

END

本文轉自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有一種愛叫做「在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瑞士的國旗為何是正方形的?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