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稼先為研製「兩彈」很少照顧孩子,他的子女如今怎麼樣

鄧稼先為研製「兩彈」很少照顧孩子,他的子女如今怎麼樣

鄧稼先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是中國核武器工作研製的奠基人。在他的領導下,中國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國際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鄧稼先對中國核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的父親鄧以蟄是北京、清華等多所大學的教授。在父親的影響下,鄧稼先自小就對知識充滿渴望。1936年,鄧稼先考入北平崇德中學,他在數學、物理學科中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並且很快與楊振寧成為了好友。

不過,當時國家正值苦難歲月。日軍在七七事變後進軍北平,北大清華相繼撤向南方。鄧稼先就讀的崇德中學,也於1939年停辦。為了躲避災禍,繼續學習,1940年,鄧稼先在沒有讀完高二的情況下,輾轉多地來到四川江津第九中學,並最終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學業。1941年,鄧稼先進入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儘管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但聯大卻依然有著很好的學習氛圍。鄧稼先在這裡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等到抗戰結束時,他也順利拿到了大學畢業證書。

在經歷抗戰的艱苦歲月後,鄧稼先深深地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為了報效祖國,鄧稼先決心到科學技術更發達的美國,學習更多本領。

1947年,鄧稼先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第二年,他成功進入了普渡大學研究生學院。由於學習太過出色,鄧稼先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此時的他,僅僅只有26歲,美國人稱他為「娃娃博士」。

鄧稼先的出色,很快吸引了美國政府的注意。美國政府為鄧稼先開出了優厚的科研、生活條件,並且動員了同校的老師和好友來挽留他。不過,鄧稼先卻拒絕了美國的一切誘惑。在他心中,沒有什麼能與祖國相提並論。

1950年,鄧稼先回到新中國,他迅速投身到了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設中。1958年,中央提出了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原子彈的計劃。當時的二機部副部長劉傑找到鄧稼先,詢問他是否願意為國家製作一個「大炮仗」,並且隱姓埋名地參與這項長期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點頭同意。

鄧稼先回家後告知妻子,自己將會「調動工作」,一段時間內無法再照顧家庭與孩子了。這之後,鄧稼先消失了整整8年。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中國一個極端困難的時代。在中蘇交惡後,蘇聯撤走了全部的專家,甚至沒有留下一張圖紙。以鄧稼先為首的科研人員們,只能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在荒涼的大西北地區,沒日沒夜地自主研發核武器。

皇天不負有心人,1964年10月,在鄧稼先簽字確定最終設計方案之後,中國終於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兩年之後,第一顆氫彈也成功爆炸。中國由此成為了世界上研製「兩彈」速度最快的國家。

1979年,鄧稼先成為了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院長。然而在一次試驗中,鄧稼先不幸遭到輻射,他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1986年,鄧稼先因癌症晚期大出血逝世。他在臨終前還反覆說著:「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將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照顧家庭孩子的時候並不多。幸運地是,他的孩子們也都遺傳了他刻苦專研的精神。

鄧稼先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女兒名叫鄧志典,出生於1954年。儘管自小缺少父親的關愛,但鄧志典卻因此養成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她在十多歲時,就獨自進入了內蒙古建設兵團,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工人。並且在這段期間,鄧志典一直在空餘時間裡自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水平。

1978年高考恢復後,鄧志典參加了高考,並成功進入了大學。在大學裡學習了幾年後,鄧志典選擇了父親走過的道路,獨身一人前往美國求學。在美國期間,鄧志典一直生活簡樸,為人十分低調,以至於如今很少能找到她的消息。

鄧稼先的兒子名叫鄧志平,出生於1956年。

鄧志平早期的經歷與姐姐相似,他也曾當過一段時間的工人,並且經常利用空餘時間學習。1978年參加高考,鄧志平同樣考入了大學。不過,與姐姐選擇出國留學不同,鄧志平在大學畢業後,決定留在國內。

後來,鄧志平成為四川省機械加工專業委員會委員。他發表了多篇科研論文,並且參與出版了《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數控技術及加工編程》等多本科研書籍。雖然沒有取得鄧稼先那樣打的成就,不過鄧志平也在屬於自己的領域,為祖國學術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參考資料:《鄧稼先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武惠妃害死李瑛後,自己也嚇死了,她的心理壓力究竟來自於哪裡
明將鄭芝龍投降清朝,為何其日本妻子田川松,反而自殺殉國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