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心態好的人,一輩子都好!晚課第95期

心態好的人,一輩子都好!晚課第95期

本文系日行一善共修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這裡是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是一切的根源,是煩惱的根源,也是快樂的根源。你總換工作,是因為每個工作環境都很差呢,還是因為自己懷著一顆怨恨的心在工作?你總是失戀,是因為每個遇到的人都很壞呢,還是因為你的內心缺少了一份尊重與寬容?你總是和家人吵架,真的只是因為家人斤斤計較嗎,還是因為你內心的愛和體貼早就蕩然無存?你周圍的環境都是由你自己的心造成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想要改變這一切,首先要改變的,正是你自己!

1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四祖道信禪師還未悟道時,曾經向三祖僧璨禪師請教。

道信認為人生眾多苦惱,希望禪師能為他指引一條解脫的道路。三祖僧璨禪師卻反問道:「是誰在捆綁著你?」

道信再三思考,回答說:「沒有人綁著我。」

三祖僧璨禪師笑道:「既然沒有人捆綁你,那你就是自由的,就已經解脫了,你何必還要再去尋求解脫呢?」

道信大悟。

這種機智活潑的禪機風格在石頭希遷禪師接引學人時發揮到了極致。

學僧問:「怎麼才能解脫呢?」

希遷禪師反問道:「誰捆綁著你?」

學僧又問:「怎麼樣才能求得一方凈土呢?」

希遷禪師接著反問道:「誰污染了你?」

學僧繼續追問道:「怎麼樣才能達到涅槃永生的境界呢?」

希遷禪師繼續反問:「誰給了你生與死?誰告訴你生與死有區別?」

學僧在希遷禪師的步步逼問之下,開始迷惑不解,繼而恍然大悟。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困擾我們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之所以覺得嚴重,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內心設定了很多的牢籠。捆綁我們的,並不是別人,也不是那些事情,而是我們自己。把心放開,自然圓融無礙。一切萬法唯心造。

2

心是執念的根源地

《晉書》的「東廣傳達室」記載了「杯弓蛇影」的典故。故事講了一個能治療吞食蛇影的方法,很有趣。

從前有個做官的人叫樂廣,他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一有空就到他家裡聊天。

可是自從上次離別以後,這位朋友就很少到樂廣的家裡拜訪。樂廣十分惦記就去看望朋友,只見朋友躺在床上,臉色蠟黃,樂廣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問朋友怎麼得病了。

朋友吱吱嗚嗚地說:「那天在你家喝酒,看見酒杯里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遊動,當時我噁心極了不想喝,你再三勸說喝了下去,從此以後我就病倒了。」

樂廣心想,怎麼會有小蛇,這時看見壁上掛了一把弓,開頭很像蛇,他推想,杯中的蛇大概就弓的影子吧。於是他又在原來的地方擺了酒席,派車子把朋友請來,並請他坐到上次的位置。

朋友低頭一看酒杯里有一條小蛇,十分害怕。這時樂廣哈哈大笑,讓朋友看看雕工,再看看杯里的蛇影,恍然大悟,最後朋友心病全消了。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產生的執念,是禁錮我們的枷鎖。心執著於這個假相、執念以為真實,產生了許多苦惱和痛苦。

3

心是通往快樂的途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只有當我們的心中沒有偏見和執著時,才能解脫苦惱而得到大自在。

有一天,釋迦牟尼在恆河的南岸說法。有一位信徒聽說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在那裡說法,就從恆河的北岸走了很遠的路要到南岸去聽法。

但是到了恆河之後,他發現無法過去,若要繞路,走到對岸時法會可能已經結束了。該怎麼辦呢?

他問旁邊的船夫:「請問這個河深不深,可不可以過去?」

船夫說:「很淺而已,差不多到膝蓋。」

那個人聽了很開心,說:「那我就可以走過去了!」結果他就從河面走了過去。

在恆河南岸聽法的人,看到一個人從河面走過來,都嚇壞了,因為河水有好幾丈深。他們就問釋迦牟尼:「這是不是菩薩的示現?要不然他怎麼可以從河面上走過來?」

釋迦牟尼說:「不是,他不是菩薩的化身,他跟你們一樣,只不過他對我所說的辦法有絕對的信心,所以可以從河面上走過來。

心的力量是無窮的。覺得人生不如意,並不是我們擁有太少,而是想要太多,這份慾念便是枷鎖;覺得生活太累,並不是社會給我們壓力過大,而是我們不懂得體驗忙碌中的快樂,這份糾纏便是我們的枷鎖;工作不如意,覺得自己無法施展應有的能力,並不是別人打壓我們,而是我們沒有勇氣去尋找更大的平台,這份執念便是我們的枷鎖。

把心打開。心是通往快樂的途徑,而不應該是讓我們陷入煩惱的源泉。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境 的精彩文章:

恭迎觀音菩薩成道日,一首《媽媽就是觀世音》,願天下母親安康、幸福!
《一路唱佛歌》好聽極了!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