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場上戰友中槍,應選擇奮勇殺敵,還是先救人?

戰場上戰友中槍,應選擇奮勇殺敵,還是先救人?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如果在和自己並肩作戰的隊友被敵人擊中,那麼作為一名普通士兵,選擇救人還是選擇消滅敵人,一直是縈繞在大家頭上的問題。實際上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但是作為一名普通士兵如果朝夕相處的佔有被擊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滅敵人。因為在交火的過程中,能夠被敵人擊中說明戰友並不在掩體內,如果貿然選擇拯救戰友,那麼只會給敵人擴大戰果的機會。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滅敵人,再救治隊友。

很多人都看過《阿甘正傳》、《血戰鋼鋸嶺》這樣的影視作品。這兩部電影作品中,男主人公阿甘和戴斯蒙·多斯在戰況激烈的戰場上拯救隊友的樣子使每一位觀眾都歷歷在目。不過和《血戰鋼鋸嶺》相比,《阿甘正傳》無疑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男主人公在越南叢林裡面對北越游擊隊將自己的隊友全部背到安全的地方,這樣的事情在越南戰場上是很不容易發生的。因為北越游擊隊一直以神出鬼沒而出名,一旦你選擇救治隊友,那就很有可能鑽進了北越游擊隊的圈套。

至於《血戰鋼鋸嶺》中的男主人公戴斯蒙·多斯在電影中一個人救治了幾十名戰友的故事實際上是有歷史原型的。在真實的二戰歷史中,道斯一家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道斯從小上的是由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創辦的教會學校。18歲時道斯應徵入伍,並進入太平洋戰場作戰。由於道斯父親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患有嚴重的戰後應激創傷經常對家人家暴,再加上道斯一家人是虔誠的基督教信徒,因此道斯拒絕拿起槍殺敵。雖然備受戰友冷落和嘲笑,但在最激烈的沖繩戰役里,道斯一個人憑藉一根繩子在12個小時內救治了75名傷員,最終成為了唯一一個從未殺敵卻贏得過會最高勳章的士兵。

但是我們要知道,像道斯這樣的例子在整個二戰期間少之又少,甚至說只有道斯這一個例子。而大部分的情況下,佔有被擊中後選擇貿然救治,最終只會徒增傷亡。《拯救大兵瑞恩》中,無論是主角小隊在戰況激烈的奧馬哈海灘,還是深入法國內陸以後的行動,但凡貿然救治戰友的行動,最終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傷亡,除非消滅掉這些敵人才能進行安全的救治。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戰場上的不確定性太多,在戰場上士兵要做的第一點就是尋找掩體保存自己,然後在發動進攻。如果冒然走出掩體,肯定是會被敵人擊中,在這個時候如果戰友只是受傷,敵人卻沒有補槍的話,那就是敵人想以刺蝟圈套,引誘士兵前去救治。

所以在戰場上,如果自己朝夕相處的佔有被擊中還沒有陣亡,那就不要想著去救治戰友。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和發現敵人,直到將敵人消滅,才能確保安全的救治戰友,並將隨時降低到最小。

作者:山河故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代重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牛漁船誕生!一網撈到美軍最珍貴核潛艇,舉國之力僅造三艘
巴鐵為何不買殲10戰機?並非成飛不爭氣,奈何美國太給力

TAG:四代重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