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接連發生血腥慘案,對我們是怎樣的提醒?

日本接連發生血腥慘案,對我們是怎樣的提醒?

日本社會仍未從京都動畫工作室縱火案的震驚中走出來,日本輿論在痛苦地反思造成這一切的深層社會原因。

日本接連發生血腥慘案,對我們是怎樣的提醒?

30多人死亡的慘案,這在戰後日本是史無前例的。但更讓日本人難以釋懷的是,今年已經發生數起性質類似的惡性犯罪。不到兩個月前,川崎市一名51歲的男子刺殺私立學校的學生,一個12歲的女孩和39歲的家長被殺,17人受傷。該案4天後,東京一位年逾古稀的日本前外交官持刀殺死了自己44歲的親生兒子,原因是這個有暴力傾向的兒子,曾揚言要殺隔壁小學的學生。

這連續三起惡性犯罪,都與一個群體有著直接關係——中年失意群體。這個群體已經成為日本面臨的一個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對公共安全的威脅也越來越現實。

京都縱火案案犯41歲,川崎市兇犯51歲,外交官之子44歲,他們都算是人生的失敗者,縱火案犯曾因搶劫入獄,現靠政府福利度日,後兩個被稱為「繭居族」,也就是長年足不出戶,靠啃老為生。他們都人到中年,未來奮發圖強實現逆轉的可能性幾近於無,人生只會一步步朝下滑落,對未來不再抱希望。

日本接連發生血腥慘案,對我們是怎樣的提醒?

他們自身本來就存在性格缺陷,不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消化心理和生存壓力,去面對可能的挫折和心理落差,長期積累的消極情緒碰到誘因刺激會在短時間爆發,釀成後果嚴重的個人極端暴力犯罪。這類犯罪人多以周圍熟人、特定報復群體、公共場所不確定人群為目標,短時間內造成大量傷亡及間接損害。

這個群體並非日本獨有的。尤其中日韓這三個東亞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共性。韓國也發生過數起人生失意者的無差別傷害案件。中國曾有調查發現,製造極端暴力事件的社會「失意群體」,大都是40多歲的男性,他們的生活狀態呈現出無希望、無法紀、無信仰等特徵,即所謂的「四零」現象與「三無」特徵。

還有媒體總結出這個群體有三感:頹喪無力感、相對剝奪感、社會拋離感,「多是無業或沒有穩定工作、長期被邊緣化的失意群體,逐漸滋生對自身、他人及社會的偏見。」

日本接連發生血腥慘案,對我們是怎樣的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中國輿論出現一個不正常的現象。一些媒體在報道此類案件時,有意無意突出罪犯「底層」「悲情」的一面,將反思的矛頭引向對「社會主義體制」的否定和批評上。現在結合日本和韓國的情況看,問題顯然不是那麼簡單。中日韓體制不同、發展階段不同,但都出現了這個共性的問題,說明癥結在社會的更深層面。

就社會發展的規律而言,這帶有一定必然性。任何國家的發展都是不平衡的,有地區與地區的不平衡、產業與產業的不平衡,最終都體現在人與人的不平衡上。不平衡必然會催生矛盾,甚至衝突。國家和社會,必須不斷地化解這層出不窮的不平衡,才能取得更高層次的發展。

日本有媒體呼籲,國家和社會要加強對中年失意群體的實質關懷,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的困難,疏導他們的消極情緒。這同樣值得我們參考。

日本接連發生血腥慘案,對我們是怎樣的提醒?

中日韓三國有共性,也有明顯差別。日本和韓國都是發達國家,日本社會比較成熟,但相對冷漠,親情淡漠;韓國的貧富差距階層固化,近年來引發不小的民怨。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一切都在快速變化,轉型期激化了一些社會矛盾,但較快的發展速度,也得以較快地化解這些矛盾。另外,中國人看重親情,這對社會同樣是積極有益的。政府、社會和家庭,應該三位一體,攜手打造讓每一個成員都能感受到溫暖和希望的生活環境。相對來說,在中國,家庭的分量最重,社會的分量最弱。建構一個更成熟的社會,是中國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總之,日本的慘案,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日本走在前面,它這些血的教訓,栽過的跟頭,對我們來說,都是前車之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風雲彈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問,在溺愛和金錢里長大的他們,會把中國變成什麼樣?
「垃圾分類」是一場革命,期待上海帶個好頭

TAG:環球風雲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