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的鋼鐵洪流是如何讓世界恐慌的?

蘇聯的鋼鐵洪流是如何讓世界恐慌的?

蘇聯是著名的重工業大國,在二戰後期的時候,就已經為人們展現了驚人的鋼鐵產量,所以才會被人們稱呼為「鋼鐵洪流。」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一個國家鋼鐵的產量代表了什麼,我就這麼告訴大家,鋼鐵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雖然在我們的身邊,見不到鋼鐵的原材料,但是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由鋼鐵製成的,所以,若是一個國家鋼鐵的產量高,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簡直就是可以去炫耀的資本。

在戰爭時期的「鋼鐵洪流」

在二戰的前期,很多國家之所以對於坦克戰術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步坦結合」,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國家的戰術思維有問題,更是因為那個時候,就算有坦克群體作戰的概念,就憑一些國家的鋼鐵產量,也不允許這個國家可以製作出多少的坦克,所以在戰爭的時候,一個國家鋼鐵的產量就很令人擔憂了,因為這直接關乎到了這個國家的武器製造。換言之,如果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很是不足,就連造出大量的槍炮都有問題,那還怎麼能夠造出大量的坦克進行「坦克群作戰」。

所以有時候,一個戰術概念的提出,所依靠的不僅僅是戰術上的革新,也是武器上的革新,而戰術上的革新頂多費幾頁紙來進行理論的重寫,但武器上的革新是要費鋼、費鐵是的,是需要花錢的,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英法等歐洲國家知道坦克群戰術的優勢,但卻很少在戰場上變現出來的原因。

蘇聯則不同,蘇聯的產鋼業一直以來都很厲害,這就造成了蘇聯除了德國機械化戰鬥外,較早進行坦克群作戰的國家,也正是這個國家所產出的鋼鐵較多,才會使得蘇聯造出來的坦克非常的堅硬,就對比德制坦克來說,相對的會抗打擊。所以在戰爭的後期,紅軍開著自己的坦克,像入無人之境般從歐洲東邊一直打到了德國的柏林。

二戰結束後的「鋼鐵洪流」

此時的鋼鐵洪流雖然比的也是裝備,也是戰鬥力,但此時的局勢已經兩極分化,而且二戰剛剛結束,世界百廢待興。但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的冷戰看呆了那些被戰爭拖垮了的國家,因為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為了能夠互相威脅對方,一個勁的大力開發和產出鋼鐵,然後便一個勁的為自己的國家製造裝備和武器,在那個時候蘇聯為了能夠較勁過美國,為了製造出很多的裝備,簡直是拼了老命,美國有錢、蘇聯有技術和重工業的底子,於是這兩個大國便開始了沒日沒夜的比拼。據可靠數據,蘇方在軍事競備的後期,一共產出了80000輛的坦克。

大家想一想,這可是80000輛的坦克,可不是80000條槍,很多國家是可望不可即的,正是依靠著這樣強大的重工業,在最後導致了它的強大,但同時也是因為這樣的重工業,在最後導致了它的滅亡。

正是憑藉著高超的產出鋼鐵,使得這個國家被稱為一股鋼鐵的洪流,這是一種多麼恐怖的實力進行支撐,也讓很多的國家望而卻步。

所以說,蘇聯的軍工體系是非常的強大,曾一度讓他的老對手美國非常的擔憂,因為就算是美國的工業來說,他也不可能有蘇軍這樣的產量,所以蘇聯的鋼鐵的產出數據,真是實實在在的讓很多國家既羨慕又害怕,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聯在戰後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的重要原因了,美國牛在它的資金和科技,而蘇聯則是牛在它的軍工業和和重工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慈禧死後身上發生了三件大事,人們感到奇怪,到底是哪三件事?
古代皇帝下葬後,工匠該怎麼從墓里出來?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