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距今620萬年化石揭示蘇門答臘兔起源之謎

距今620萬年化石揭示蘇門答臘兔起源之謎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他們與哈佛大學等機構合作,對在雲南昭通水塘壩發現的距今620萬年的長褶蘇門答臘兔化石進行鑒定時,有了新的發現。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鄧濤研究員介紹說,蘇門答臘和東南亞現生的條紋兔,也叫蘇門答臘兔,它們分布在蘇門答臘島西面巴里桑山脈,由於其所棲息的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生境受到嚴重破壞,故被列為極危物種。長期以來,條紋兔的起源問題沒有解決,直到1986年該所邱鑄鼎和韓德芬在祿豐發現了晚中新世的長褶翼兔,被認為是蘇門答臘兔的祖先類型。

為了進一步研究雲南地區新生代晚期的哺乳動物群,中科院古脊椎所與雲南考古研究所和昭通市政府合作,美國多所大學和博物館參與,在昭通地區開展地層調查和化石發掘工作。2015年3月,由鄧濤帶隊的古脊椎所主導的野外發掘中,在昭通水塘壩距今620萬年的黑色炭質泥岩內採集到了一件珍貴的兔形類下頜骨化石。

這件化石前臼齒的形態表明,晚中新世兔類是現今生活在濕潤地區的條紋兔——即蘇門答臘兔的早期代表,而發現於雲南祿豐的時間更早的長褶翼兔,與昭通發現的化石形態完全相同,應屬於同一物種,因此將其修訂更名為長褶蘇門答臘兔,它們在祿豐和昭通的棲息環境均為潮濕的沼澤地帶。

鄧濤介紹,結合在昭通水塘壩發現的其他一些保存不完整的標本,以及此前在祿豐石灰壩發現的材料,此次發現和鑒定為闡明蘇門答臘兔這一神秘的兔形類的起源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由此重建了蘇門答臘兔的演化歷史,即該屬在800萬年前出現之後,隨即迅速地擴散到整個東南亞,並最終到達現今的蘇門答臘地區。

(來源: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山西祁縣回應「職校生網路投訴稱遭欺凌」:校長等多人被問責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