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唯此「涼友」,可敵長夏

唯此「涼友」,可敵長夏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一把扇子扇扇

清風徐徐而來

涼爽宜人,確是愜意

己亥年

六月十九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扇子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等到立冬。」這是舊時民間傳誦的一首民謠。在沒有空調電扇的時代里,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在夏天最常用的防暑降熱之法就是使用扇子。在揮汗如雨的盛夏酷暑,一把扇子扇扇,清風徐徐而來,涼爽宜人,確是愜意。

凈君掃浮塵,

涼友招清風。

扇子在古時稱翣【shà】,也有搖風、涼友之稱。傳說中國最早的扇子始於虞舜。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說:「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由此看來,最早的扇子並非為了扇風。

古代帝王們為之廣開視聽,招賢輔政,將治國的主張寫在扇子上,用來昭示清明。以後逐漸轉化為「障扇」,蔽風塵、遮驕陽,成為古代帝王才行的一種儀錶。但扇子的最大功能還是消暑納涼,以邀清風。

清末的扇子店鋪

白羽扇

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製功。

颯如鬆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

引秋生手裡,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揚子法言》一書中《方言·雜釋》篇雲:「扇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今江東亦通名扇為箑。」。最早的扇子,多為羽毛所制。「扇」字戶字下面就是羽字,古代扇子亦稱「羽扇」。

自古以來,扇子的品種很多,有羽毛扇、宮扇、竹扇、麥稈扇、葦扇、藤扇、檀香扇、絹扇、團扇、紙扇、摺扇、芭蕉扇(蒲扇)等多種。扇子因南北地區不同,權貴富人、書香門第、平民百姓男女的身份各異,使用的扇子也不相同。從最初的羽毛扇,到宮廷內的裝飾,從周昭王聚丹鵲毛羽為扇以示尊貴,到諸葛亮被人視為智慧象徵的羽毛扇以及大家閨秀使用的團扇、絹扇,再到現代人常用的文雅摺扇、大眾的蒲扇,均受到人們格外的青睞。

[宋]趙佶 《聽琴圖》(局部)

不論是羽扇麾軍,指揮嚮往,布陣排兵之用的羽扇;

還是行動生風,暑熱消解,扇風祛熱之用的團扇;

亦或是四時持搖,益思遣懷,清賞把玩之用的摺扇,

都曾是歷代文人雅士持用不輟,

更愛不釋手的懷袖雅物。

文人愛之,也與扇子引出了一段段逸聞佳話:王羲之題扇老嫗,楊修畫扇誤點成蠅、蘇東坡判筆畫扇等等,這些故事的津津樂道則都傳達著文人與扇子之間的不解之緣。

從扇風納涼的行持器用,到觀賞摩挲的逸趣雅玩,再到藉以明志的文房清友,文人慣常性的從朝夕相處的器物之中,融入了自己對事物的獨特認知與精神內涵,彰顯著閑逸清雅的生活態度和生活追求,同時從其中總結出了以器載道的器物哲學,用以格物,用以致知,用以修身.......

這些器物早已遠遠超出了實用價值,被文人稱為「清供」「清賞」。而扇子便是清供中的「涼友」,亦被稱為「仁風兄」。古時官員皆出士子,臨別執扇相送,又有寄託對同僚赴任多施仁政的美好期望。

《晉書·文苑傳·袁宏》:「謝安常賞其機對辯速。後安為揚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為 東陽郡,乃祖道於冶亭。時賢皆集,安欲以卒迫試之,臨別執其手,顧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宏 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時人嘆其率而能要焉。」後世即以「贈扇」為勉勵赴任之官施行仁政、造福百姓之典。扇子或扇箱上也多刻「奉揚仁風」。

同時又因「扇」「善」同音,「持扇」便亦有「持善」之規勉寓意,友人相贈,閨中相贈,也就有勸善之意。而看似簡單的一把扇子,在中國文人的手中,便賦予了獨一無二的高尚雅操。

冬藏夏出,彰明時令,頗顯「氣節」,張竹架木,開合清風,更具「風骨」。這便是扇的「氣節風骨」,也是中國文人的「氣節風骨」。

編輯排版 | 雲上文化

說不完的畫里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年少不識茶滋味,喝懂已近不惑年
枕雨入眠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