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PK蔡徐坤,倆頂級明星大比拼,到底誰贏了,更諷刺了誰?
「今天你為杰倫打榜了嗎?」,「不打不是中年人」,不打不愛周杰倫。終於,周杰倫的超話置頂第一,一場80,90後與00後的battle,還是讓「中年人」挽回了顏面。
就在昨天,周杰倫超話排行榜實時第一位,達到閱讀量243.1億,粉絲367.4萬,影響力高達8525萬。
在這其中,林俊傑,李現,陳赫,陳數,郎朗,張歆藝等明星紛紛下場參與周杰倫超話打榜,甚至眾多官方也都為周董打call。連周杰倫中文網的官微都發文感謝網友的支持,甚至感嘆道「他發專輯,結婚,我都沒有這麼忙過。」可見杰倫公主的國民程度在圈內可見一斑啊。
7月16日,有網友發帖疑問「為什麼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演唱會門票還那麼難買?」
一下引發了「周杰倫需要做數據嗎」的全民討論。
這原本只是小學雞有眼不識泰山的單純疑問,卻進而演變成了一場「中年人緬懷青春的狂歡」。80,90後也許從來不曾預想,有一天娛樂圈裡,會僅僅因為膚淺的流量數據而質疑周杰倫的實力。打榜狂歡是對如今流量至上時代的諷刺,而當「中年人」重新以高信息量,高勢態重回流量遊戲時,杰倫登上超話排行榜第一也是小事一樁。
這件事情發酵後,很多杰倫粉被迫被路人叫醒營業,以一種半調侃半戲弄的態度給杰倫做起了數據。這場行動,也從粉絲群體內的調侃上升到了社會性調侃的層面。微博上尚且沒有賬號的杰倫,在眾多明星大咖的架勢下直接登頂超話榜首。很明顯,這其實不是一場單純超話流量的比拼,而是一場「中年人構成的權力的遊戲」。所有看熱鬧的人都笑嘻嘻添了一把柴,這種情況下,周杰倫vs任意流量明星的結果都是:我不是針對誰,只是在場的各位都是垃圾。
周杰倫數據的出現,像一面娛樂圈的照妖鏡。反射出年輕飯圈裡運行規則的虛無,當流量數據成為唯一衡量一個明星影響力的數據時,公眾真正應該思考的是數據背後的意義。從2000年第一張專輯《JAY》到如今,周杰倫已經發行了14張專輯,這些專輯也見證了台灣音樂流行變化的趨勢。
從《JAY》到《七里香》再到《跨時代》,每一張專輯都有爆火至今的單曲。2003年,杰倫成為繼王菲,張惠妹之後第三位出現在《時代》雜誌亞洲板塊封面的華人歌手,並被讚譽為「新一代亞洲流行天王」,事業也進入巔峰期。在音樂行業被流量明星和粉絲自嗨佔領的情況下,杰倫的歌曲依舊具有極高的傳唱度和辨識度。數據統計今年6月23日,《周杰倫的床邊故事》銷量破200萬,累計銷售3938萬。QQ巔峰熱歌榜前100首里,有23首是周杰倫的歌。
縱觀如今,即使娛樂圈已經被流量小生基本包圍,周杰倫PK蔡徐坤,兩大頂級明星大比拼,到底誰贏了,更諷刺了誰?
但面對小學雞的質疑,只能說,真正的影響力並不是一堆無用的數據。時代在變,也許終有一天,年輕的孩子們會甚至沒有聽說過周杰倫的名字,但是這個精彩故事的本身,仍在流傳。


TAG:電影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