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將在一天之內灰飛煙滅,唯一能阻止這一切的,是一個死囚。

這便是最近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交代給我們的內容。這部劇改編自「文字鬼才」馬伯庸的同名小說,由「娛樂圈三大巨頭」之一的雷佳音和新一代的小鮮肉代表易烊千璽聯袂出演。光是這樣的陣容搭配,便令人嚮往不已。

所以一開播,此劇便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果然它也沒有令大家失望,一口氣看了十幾集下來,腰不酸背不痛,不過還是要暗暗慶幸自己看過原著,不然還不被這疑竇叢生的劇情給弄得茶飯不思。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當然大家更驚嘆於,年紀輕輕的四字弟弟能夠把一個心思縝密、胸懷大志的少年演繹得如此傳神,更不談咱們的前夫哥把「張小敬」這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

最震撼的莫過於此片對於細節的考究,對於歷史的尊重,也可能是太過真實導致會令活在一千多年以後的我們,在觀看時會出現很多疑問。

所以在此,準備了四個問題,全部與故事主線有密切聯繫,明白了其中歷史背景和淵源,大家自然會對於千年前的那個盛世,產生更多的共鳴,也就會真正理解這部劇為什麼這麼火了。


一、盛唐時的長安究竟有多繁華

劇中的長安真叫一個車水馬龍,繁華無比,商賈往來不止,遊人絡繹不絕,各種坊肆、街道更是層出不窮。若是真的穿越回到了盛唐,在沒有導航工具的前提下,你確定在長安不會迷路嗎?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那麼長安究竟有多繁華呢?

余秋雨先生曾經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仰望長安》中,引用過一個日本和尚圓仁的日記。這和尚到長安來研習佛法,住在不太繁華的東市,他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


6月27日,東市在半夜裡失火,燒毀了曹門以西二十四行的四千四百餘家商鋪。

這看似簡單的記錄,卻是一份重要的經濟資料。一場火災在東市曹門外爆發,二十四行的四千多家店鋪被燒。推算下來,一行大約有一百八十多家店鋪。

東市一共有多少行?

據史料查證,長安東市共有二百二十行!那麼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就出來了,東市一共有多少家店鋪?

答案是四萬餘家!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這還是不太繁華的東市!唐長安的總面積約八十七平方公里,接近現在西安城牆內面積的十倍。相比歷史各個朝代,各個大帝國的首都,也毫不遜色。

長安面積是西漢都城漢長安的2.4,元代都城元大都的1.7倍,明清時首都北京城的1.4倍,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7倍,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的6.2倍……

說長安為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繁華的國際都市一點不假。長安城規模宏偉,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

這是一條寬約155米的大街,比法國的香榭麗舍大街還要寬30多米。

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08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超過一百萬的長安人生活在這座城市裡,更有大量的「跨國貿易」從業者,在這座城市穿梭。

尤其是西市,西市在當時,處處都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胡姬酒肆,到處可見拜占庭風格的建築、羅馬的藝術、印度的雜技,希臘的纏枝卷葉忍冬圖案也是隨處可見。大量的外國人在這裡做生意甚至定居,所以當時的長安,可以稱為世界之都。

那麼如果站在恐怖分子的角度來看,襲擊這座城市的意義有多大呢,專門負責這座城市安全工作的「靖安司」,其意義又有多大呢?


二、東市、西市究竟是怎麼回事

盛唐的東市、西市可以說是古代第一CBD(核心商務區),東市和西市各在朱雀街兩側相同的位置,左右對稱。各處在皇城外的東南方和西南方,佔地面積大致相等。這是全國工商業貿易中心,也是中外各國進行經濟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西市距離唐長安絲綢之路起點開遠門較近,周圍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從而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貿易市場,西市佔地1600多畝,固定商鋪4萬多家,被稱為「金市」,是當時世界的貿易中心。

這裡有來自中亞、南亞、東南亞及高麗、百濟、新羅、日本等各國各地區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亞與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這裡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劇中甚至會出現一位異域的地下皇帝「葛老」。

那時的唐朝,稱為世界之都是一點都不過分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們多僑居於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這些外客商以帶來的香料、藥物賣給中國官僚,再從中國買回珠寶、絲織品和瓷器等。

因此,西市中有許多外國商人開設的店鋪,如波斯邸、珠寶店、貨棧、酒肆等。其中許多西域姑娘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時有少年光顧。

故李白《少年行》就有「五陵少年金市東」「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詩句。

而東市由於靠近三大內(西內太極宮、東內大明宮、南內興慶宮),周圍坊里多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積集」。市場經營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滿足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的需要。

當時長安城內百姓購物都是去東西兩市,「買東西」一詞就由此而來。


三、唐朝時年輕男性都愛嚼薄荷葉

在劇中大家就能看到,包括主角張小敬在內,很多男性都會選擇嚼薄荷葉,朋友見面發一片,自己無事嚼一嚼,心情不好來一摞,訪親贈友送一包,似乎是當時的口香糖。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有網友就認為這就是「某箭」口香糖的原型,但是看他們大嚼特嚼的模樣,又似乎是類似檳榔的成癮性食物,甚至起到了是當今香煙的作用。

那麼歷史上的唐朝男人,真的是嚼薄荷葉的嗎?

薄荷作為一種芳香植物,摘葉子的時候手上都會粘上薄荷葉的香氣,聞著有一股清涼的青草味,如果直接把葉片放嘴裡咀嚼,還能讓口氣清新,一股清涼的氣味在味蕾中散開,瞬間提神醒腦,味道自然不會太好。

為什麼他們卻嚼得那麼起勁?

仔細看劇時,不難發現,真正愛嚼薄荷葉的人其實都是行伍出身,薄荷葉正是在那個冷兵器時代,走過戰場狼煙的血性男兒們的首選零食。

他們需要時刻用最大的刺激保證自己的清醒和理智,見過同伴的血肉,品嘗過與死亡面對面的絕望。薄荷葉再怎麼刺激,對他們來說,程度也只是剛剛夠罷了。


四、大家見面行禮時那類似結印一般的手勢是怎麼回事

初看此劇,不難發現,不論是誰,雙手抱拳作拜會模樣時的手勢都非常奇怪,這高高翹起的大拇指是怎麼回事?「點贊」的行為難道是唐朝就開始流行的?

看懂這四個問題,再追《長安十二時辰》不遲

因為在我們大部分印象中,抱拳行禮應該是,右手出拳,左手出布,左手包右手則為行禮,像這樣把大拇指高高翹起難道是更大的禮儀?

通過《長安十二時辰》,我們才知道唐宋時期原來還盛行叉手禮。

在之前的古裝劇,是很少見到叉手禮的,其動作要領是這樣的:


左手抱於右手的大拇指,左手的小指沖著自己的手肘,右手四指皆直,大拇指上翹。

這樣的動作其實需要多多練習才能掌握,在劇中除了信奉道教的四字弟弟出演的李必之外,所有人在表示尊敬和服從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會用到這個叉手禮。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真正花了心思的劇。每一位參與者都是走心的,單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用心去細細品味,而盛唐文化和大國氣象,更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最後給大家看看一個細節,整部劇中的所有歌曲的作詞人都被一位唐代文人承包了,這或許既是我們對盛唐的肯定,也是我們對韶華的追憶,更是我們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評說 的精彩文章:

此人10歲上大學,13歲讀碩士,16歲讀博士,卻讀了八年都還沒畢業
董必武做財務結算,發現賬面上少了六毛錢,堅持向黨中央做檢討

TAG:歷史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