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此文雖短,卻感動無數人,讓人懷念自己的青春歲月

此文雖短,卻感動無數人,讓人懷念自己的青春歲月

《父親的來信》

最初收到父親來信,是我在師院就讀的時候。那時,兄弟幾人都在念書,家境困窘,父親每月除了給我寄來基本的生活費外,還要給我來一封信,信是寫在廉價香煙的紙盒上的,記得上高中時,無須寫信,父親便把煙盒紙一張一張聚集起來,給我當稿紙用。父親在信中問及的,永遠是我的身體、學習狀況以及與他人相處得如何。至於家中情況,他是很少提及的。就是說到了,也總是一句話,很好,不用擔心。

父親讀過幾年私塾,慣用毛筆,他的每一封來信都是用毛筆眷清的,字是繁體字,寫得極認真,無論字跡,無論標點,絕沒有半點含糊。讀父親的來信,既可以感受到脈脈親情,又是一份難得的享受。後來通了電話,因為在電話中聊天更直接,父親有事只給我打電話,很長一段時間,再也沒有給我動筆寫過信了。當然,還有其它客觀的原因,那就是,父親年事已高,視力不如從前,執筆困難,寫字很吃力。

就這樣,自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之日起,父親和我之間,除了偶爾的電話交流外,再也沒有在信箋上落過一個字。或許因為我已是成人,或是因為我常常可以回家,同他和母親見面。然而,在我因婚姻困擾不安的日子裡,在語言的交流顯得生澀,顯得無濟於事的時候,久違的父親來信又飛上了案頭。他在信中娓娓道來,讓我讀懂了人生的另一份責任。他讓我明白,愛,是兩個人彼此間的支撐;而婚姻,卻連繫著許多人有序無序的生活。透過顫動的字跡,我分明看見父親是如何窮盡自己的人生經歷,經過一次又一次苦思冥想後,百般艱難地把字一個一個寫上信箋的。

再後來,我換了工作,調離了老家,這時已用上了手機,忙亂之中更沒有寫信的那份閑心了。這些時日,身在老家的父親也購置了一部手機,為的是讓做兒子能隨時知道他的狀況。

一有時間,我便例行公事般用手機噓寒問暖,父親卻不樂意了,說長途貴,有家有室的,要懂得節約,以後用錢的地方多著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父親開始學會發簡訊了。父親的簡訊很短,並且總是那麼簡單的幾句話:「你在幹什麼?」「明天天氣變天,要注意加衣服,我很好。」面對諸如此類的簡訊,我也不知道怎麼去回,往往擱在那視而不見,可是越是這樣,父親的簡訊便越是頻繁,三兩天就會出現相同的簡訊。

對父親如此這般發簡訊我很納悶,一向不喜歡重複的父親現在怎麼會這樣呢?我問母親。母親笑著說,他哪裡會發啊,因為眼睛也不好,每次擺弄半天都拼不出一個字,沒辦法,便只好央求別人先輸好簡訊,每次往你的號碼上一按就可以了,目的是讓你在外放心。

聽母親這一席話後,我開始一條一條認真地讀起那些簡訊來,我知道,那是一個父親的愛,穿越千山萬水,只為給身在異鄉的遊子一絲溫暖與問候。

想起父親,想起逝去時光里的件件往事,我的心潮難以平靜。父愛的語重心長,父愛的入情入理,父愛的凝重誠摯,是如此真切實在地記錄在那一封封樸拙無華的信箋里、一則則真切實在的簡訊中。無論是手寫來信還是手機簡訊,只要是來自父親的,在我看來,就一定蘊含著永遠的親情光輝,這些來信,是串綴在我人生旅途上一道永遠的風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網友總結的15個幸福指標,看看你占幾條
《紅樓夢》最打動人心的20句話,人生一夢,盡在紅樓!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