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取消住房限售」又收回,「朝令夕改」影響公信

「取消住房限售」又收回,「朝令夕改」影響公信

開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此前曾發布紅頭文件,取消限售商品房。

7月20日,河南省開封市政府官網發布《市住建局撤銷其作出的調整新購商品住房交易時限及撤銷備案限制的相關決定》,決定不取消商品房3年限售令。這距離此前政策發布僅僅過去3天。

3天時間內,政策發布後又收回,開封房地產市場政策變動之快,令外界驚異。如此「朝令夕改」,也給買房者和開發商帶來莫大困惑。

之所以會有如此結果,開封有關方面當然有其「苦衷」。自從2017年,開封發布「最嚴限售令」以來,外來炒房資金退潮,開封房價快速上漲的趨勢得到遏制。但與此同時,開封樓市也遭遇越來越大的下行壓力。

開封市統計局官網數據顯示,2018年,開封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含蘭考)240.84億元,同比下降12.1%,2019年1~5月,開封市房地產業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7%。2018年以來,開封市已經流拍土地7宗。開發商以各種名目打折銷售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如此慘淡局面,不僅衝擊當地經濟,對於政府的財政收入,也造成很大影響。

也正因此,開封才有了取消限售的舉措。不過,這樣的決定似乎有些倉促,如開封市住建局所說,「未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論證,對由此可能產生的市場影響缺乏充分的預判和評估」。

「取消住房限售」又收回,「朝令夕改」影響公信

縱觀開封「取消住房限售」又收回的全過程,不得不說,當地對於房地產市場政策的制定,太過隨意和草率。開封「限售令」實行長達3年之久,「限售令」不僅讓房價得以平穩運行,也給了當地民眾以穩定的預期。取消「限售令」,必然給市場和公眾心理帶來衝擊,這一切都是可以預料,可以推演的。

短命的決策,帶來的巨大經濟和社會成本是難以估量的,對於政府公信力更造成一定的損傷。房地產是民眾的大型資產,房地產市場政策的變動,牽動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因此,房地產政策的制定,理當極為慎重。任何一個政策出台,都不應是「突然襲擊」式的,讓民眾被動接受,而應充分聽取民眾意見,取得最大共識。同樣,一個政策的取消,也應如此,必須先交付公眾進行充分的討論。這也是「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決策讓人民討論」的應有之義。

令人遺憾的是,恰恰是在房地產,這個涉及民眾最重大利益的領域,相關政策的變動,卻相當頻繁,「突然襲擊」成為常態。類似取消限售又收回的「政策一日游」,此前不乏案例。比如,2011年,佛山鬆綁限購,結果半日即夭折;2018年,衡陽宣布取消限價,但新政尚未正式施行,就胎死腹中。許多地方的限購從出台,到加碼,再到取消,都一次次讓市場猝不及防,讓民眾無所適從。

眼下,「房住不炒」可謂深入人心。而保障「房住不炒」,最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房地產市場政策的連續和穩定,也就是說,房地產政策應有長久性、延續性,不應該朝令夕改。政策穩,市場自然就穩,公眾預期自然就穩,房地產市場自然也就能逐漸走出投機和炒作的風氣。

就此而言,「取消住房限售」又收回,需要從中吸取教訓的,不只有開封當地而已。其他地方,也應把這個案例,當作重要的一課。朝令夕改是法治大忌,任何政府決策都要講嚴肅性。限購也罷,取消限購也罷,都不是不可以,但有個前提是,充分論證、調研,敬畏市場,敬畏民眾利益,不拿政府公信力當兒戲。

新京報 於平(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出台國家標準,專家解讀三大亮點
北京大學研究發現風濕病重要遺傳特徵和免疫診治新方法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