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論書法研究隨筆

成忠臣

●評述任何一位書家的草書風範時,都要重點論述實踐體會。不必去純粹理論性的告知章法如何美,線條如何美,黑白對比如何如何,這些都是浮在淺層的東西。草書的點畫變化得力於楷書、行書,沒有楷書、行書基礎肯定學不好草書。當一個書家在習草之前打好了楷書、行書基礎後,再攻關草書,這些基本規律和特徵他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顏真卿的書法千百年來學的人很多,其原因是與他那秉性剛正、浩氣凜然的人格有關。顏真卿挺然奇偉的書風,顯出他那「赫赫精忠雷行天」的忠貞氣節。米芾不佩服顏真卿的楷書,但對他的草書卻佩服的五體投地。顏真卿的草書在用筆上取法入草、易方為圓,結體寬展,易相背為相向,加之大量使用渴筆,形成了既不同於二王,又區別於張旭、懷素的一種特殊風格。給人一種面目一新之感覺。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茫茫九派》

●草書尤其是狂草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書法家用漢字的基本筆畫,寫出千姿百態的藝術傑作,張揚的是個性,他們巧妙地運用了筆畫的輕重,墨水的枯潤和運筆的抑揚頓挫來寄託自己的感情。明代大書法家王鐸的草書忽正忽斜、忽粗忽細、忽大忽小、忽抑忽揚,就像高山流水,時而低聲低唱,奔轉於深山谷之間,時而引吭高歌,恰似銀河落九天。

●南齊謝赫《古畫品錄》,所講: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形象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轉移模寫是也。形容書法也很形象,很好的說明書畫同源的道理。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十六字令三首》

●學習書法古往今來都有兩條明顯的路子:一是學古創新,廣泛師法古代名跡、名帖,融化為自己個性語言,指能融會貫通。是在對前代名跡、名帖作了充分深刻的學習與借鑒之後,取精去宏,才獨創體式自成格局的。二是另一類人的棄古求新,只取怪變,不去研習傳統,或者只下過短期的研習之功,便思創造,其作品往往筆浮氣輕,不堪入目。還有一類人是學書毫無來歷,大筆劃字、拖字,潑墨掃字,有膽無識。打著創新的旗號搞邪魔歪道。當今社會這類書家太多、太濫。

●我們細鑒歷史就會發現,在書法上開宗立派的大家是相當少的。所謂開宗立派是指開拓劃時代的書法風格,而非個人面貌的書風。中國的書法離不開傳統,離開傳統是條死路。王羲之開了一代書風,他的書風影響了以後的中國書壇。王羲之之後的智永、初唐四家、顏真卿、宋四家、趙孟頫、董其昌、傅山、王鐸乃至近代沈尹默等人,都是三王書風的繼承者,雖各自立新立異,自成一家,但他們都是在掌握王羲之書風的客觀規律後而有效地把握和表現出自己的藝術個性。他們與王羲之的書風都是骨肉相稱,意中有法,形神兼備,氣脈貫注。他們的書風與王羲之是一脈相傳,其書作依然在王羲之的大框架之內。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屈原》

●草書的技巧很講究,在用筆、結構、布局等每個層次之內,都含有許多不同的藝術技巧。諸如點畫上的肥瘦、粗細、長短、方圓、乾濕等;在運筆上的緩疾、輕重、轉折、偏正、藏鋒和露鋒等;在結構和布局上的大小、斜正、偃仰、向背、疏密虛實等。它需要我們在實踐過程中充分把握。

●對書法中的「氣韻」兩字,我的理解是:「氣」靠骨,既書法中的點畫和線條,「韻」靠水,既書法中的墨法和空白。學書首要目標是學精到的點畫、堅挺的線條,在這方面,啟功先生和歐陽中石先生是我們的楷模。但歐陽先生對墨法的把握不是很到位。線條和墨法把握好了,神韻就會躍然紙上。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重陽》

●毛澤東六十年代的書體中,有許多是取法懷素的,比如有些自作詩詞或抄錄古詩詞的,筆畫較細圓,字形較大,在布局上都採用行行逶迤,翩翩自肆的寫法,但毛澤東不拘泥於懷素體,他是仿其形,取其神。從中可見他是舊貌換新顏,搞「拿來主義」,即把各家所長,拿來為我所用。我們在書法藝術上應該學習毛澤東,在廣采博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

●寫草書要保持氣脈貫通,保持氣脈貫通也不要過多地保持牽絲相連的章法。草書儘管連綿繚繞,生動多姿,但不必去保持整篇都是牽絲相連的章法,也應保持部分字體單字獨立。因整篇全是牽絲的使用,遊絲滿紙,點畫不明,勢必「行行如素春蚓,字字如綰秋蛇」這是特別要注意的。

●草書妙在隨勢生形。其間點畫間的聯繫以牽絲映帶體現,但牽絲不是點畫,因此,牽絲不宜粗,只能如遊絲,否則會造成點畫含糊,主次不分。牽絲是聯繫下一字的起筆,既不可粗,又不可弱,它需要書家要有遒勁的筆力和嫻熟的筆法。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草書的生命力是優美多姿的線條力度做為基礎。何謂「力度」,「力度」就是「筆力」。而筆力是指書家全身之力,通過腰、肩、肘、腕、指作用於鋒疑,而達於紙上。由此可見,筆力對書法至關重要,起決定性作用。

●學毛體要注意其點畫的寫法,使轉的提按頓挫、粗細變化等,盡量摸似相像。然後再用取摹的方法來掌握字形的變動。等你把字體熟悉後,再回頭研究用筆,在掌握用筆基礎後,應舍追求外形,而重點掌握筆勢的變化。在初學階段一定要攻克模擬結體,熟悉結字十分重要。前人對學草書有「要逐字寫」的經驗,其好處是可以熟悉草書變化,易於得筆勢。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冬雲》

●能照著前人的模式寫出有神韻的字者,方里挑一也相當難,而要取他神為我神,寫出自家個性史是難上加難。能寫出自家個性者都是人的氣質、膽識和學養及內心世界反映在書法上的精神意識,大多數臨字的人都忽略了一點,即是照著字帖上的小字練大字,大字由於視線上的錯覺,往往看不出其間架的結密。如若把它拍成照片,變大字為小字,您再與原帖對照就可看出毛病。建議您臨帖時寫多大的字就把原帖放多大,絕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修鍊書法這條路上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所謂的捷徑,無非是一些人編造的騙人把戲。它的成功靠的是一個書家的勤奮和悟性。拿書草來講,它需要以楷書、行草作為紮實的基本功,它講究的是基本元素,尤如人體的骨骼和肌骨,如沒有強壯的骨架和發達的肌肉,談何健美?所以說衡量一個草書家唯一的標準是看他駕馭線條和能力和運用墨法的精熟,線條能體現出一個書家的基本功,要不斷地反覆練習,持之以恆,不僅要在起筆和運筆上下苦功,更要在收筆上下功。而墨法就像人的血脈,墨法研習掌握的到位了,與線條融合在一起,創作出的作品才顯氣勢、顯神韻。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婁山關》

●在沒有掌握好楷書和行書的基礎之前,千萬不要學草書,古語講「欲速則不達」是有道理的。宋代書家黃庭堅曾提出「欲學草書,須精真書,知下筆向背,則識草法,不難工矣」。蘇東坡形象化的比喻「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書法備於正,而溢於草書,未能正書,而能行草,不是道也」。古人在這方面的教訓很多。草書同樣要求點畫的精到、線條的堅挺,而決不是率筆草草。學草書千萬不可搞跨越發展,草書用筆是有法度的要識向背,知起止,懂得轉換之間的關係。中國書法的線條以形寫神,要求線條抑揚頓挫,傾注書家意念。線條表現力的豐富與中國人的審美領域的拓展並行不悖線條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它的美學標準,在二千年來的人類發展進程中,已入高雅美奐之境。當今書壇,妖魔鬼怪橫行,真偽顛倒不足奇,那些所謂的大師,泰斗滿紙敗筆,線條無力、墨似墨豬、潑灑無度、慘不忍睹的書作儘管被說成經典、名作,付之一笑罷了。你要相信,它會永遠獲笑天下士。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書畫家 成忠臣

成忠臣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論書法:重線條、重墨法、重章法、重布局、重氣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人窮不怕:人,別小看自己
散文:巫蠱之惑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