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三星突然被日本卡脖子,求助中國還來得及嗎?

三星突然被日本卡脖子,求助中國還來得及嗎?

6月底舉世矚目的G20首腦會議結束之後,東亞地區出現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變化,日本突然宣布限制三種關鍵的半導體生產原料對韓國出口,在全球龐大的消費電子產業鏈上造成了巨大震動。

受到日本限制影響最大的韓國電子產業巨頭三星的太子爺李在鎔,2018年初從監獄出來以後一直保持低調,這一次臨危受命,依靠著自己在日本慶應大學讀MBA時掌握的日語交流能力,歷時六天出訪日本。當他回到韓國以後,三星方面終於語焉不詳的傳出消息:三星最急需的化學原料供給暫時得到了保障。

7月12日,結束日本出差的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通過金浦機場回國。 (圖片提供 韓聯社)

但之所以說是「暫時」得到保障,是因為韓國財團的高管們之後四處出擊,頻頻拜訪日本以外的化工原料供應商。例如中國山東濱化集團據報道就接到了來自韓國的氟化氫訂單。這說明韓國財團們此刻已經意識到,這暫時的原料供給線依然是十分脆弱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再次斷掉。

到了今天,日韓之間目前仍然還在為這些生產原料的出口限制對峙,而媒體上對於日本突然對韓國電子產業下手的原因已經有了許多猜測。從目前的諸多報道看,政治經濟兩方面的原因都有一些。

在政治方面,日韓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朝鮮半島核談判是這次衝突的直接誘因。韓國上任總統朴槿惠在2015年曾經不顧本國公眾反對,就慰安婦賠償問題和日本達成協議,可以說在韓國右翼政府和日本的共同努力之下,當時日韓關係相當緊密。

三星有兩到三個月的緩衝期測試非日本產蝕刻氣體

朴槿惠被彈劾下台後,左翼的文在寅成為總統,不但在慰安婦和勞工賠償問題上和日本再度產生糾紛,而且文在寅大力推動的半島核問題談判也基本上將日本拋在一邊。這導致日本對於韓國現政府極度不滿。

日本發動貿易戰除了是向文在寅施加壓力之外,還有一點干預韓國國內政治鬥爭的想法,比如日本媒體上就頻頻引用匿名韓國金融家的發言,表示只有換掉文在寅才能讓日韓關係重回正軌。

經濟層面上,日韓貿易戰的邏輯則更隱晦一些。

韓國電子產業的「奇蹟」一直是近年來被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外部技術轉移,內部的持續大規模研發和投資,國家的鼎力支持是三星這樣的半導體巨頭崛起的關鍵因素。而在日本相關企業衰落的分析中,許多人都歸罪於日本的大企業病,和產品研發方向的選擇失敗。

由於日本面板和存儲產業目前已經相對衰落,許多半導體業內人士認為即使日本依靠限制原材料出口打擊了韓國三星這樣的企業,日本企業也無法在短期內替代韓國產能。

很多電子產業的技術都是日本首先研發並推向市場,但是真正最後稱雄市場並獲得盈利的卻都是韓國廠商。

以LCD電視機為例,日本索尼是在世界上最早推出LCD電視的企業,但是在面臨三星後來居上的競爭中,索尼卻步步後退。2004年,索尼被迫和三星在韓國建立合資工廠,共同生產研發LCD電視機。但是到2011年底,索尼的電視機業務連續4年虧損,終於再也支撐不下去,將手裡控制的合資工廠股份按照9.35億美元的價格全部賣給三星。最終,索尼在這個合資項目上足足損失了8.45億美元。

同樣是合資企業的股東,各佔50%的股份,銷售同一個工廠生產出來的電視機,為什麼索尼賣出去就虧損而三星賣出去就賺錢呢?這不僅僅是所謂的日本大企業病和營銷失敗能解釋的。這裡,就不得不提韓國當時擁有的另外一個優勢:匯率。

下面這張圖是從1980年到2019年韓元兌日元的匯率變化圖。

1980年的時候,1韓元可以兌換0.4日元,到了2000年,1韓元就只能兌換0.09日元,跌了75%。三星產品依靠匯率得來的巨大價格優勢就是為什麼三星產品在技術上一直在追趕日本索尼,但是在市場份額的競爭中屢屢獲勝的重要因素。

在2011年底索尼被迫賣出手中合資工廠股份的時候,1韓元已經跌到0.06日元的歷史低點附近。而自從安倍上台以後,日本經濟政策發生了重要轉變。即我以前很多文章都反覆提到過的日本貨幣寬鬆政策,日元隨之大幅度貶值,終於在和韓國的「貨幣戰」中進入了僵持階段,1韓元從2012年的0.06日元漲到現在的0.1日元左右。

但是,韓國多年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讓韓國廠商的技術優勢一直保持了下來,日本廠商要想追上來並不容易,或許日本政客覺得這次出口限制可以為日本產業爭取寶貴的時間,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變革的前夕拖慢競爭對手的腳步。

日韓貿易戰未來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由於貿易戰的起因有相當重的政治外交因素,因此徹底恢復到貿易戰以前的關係,需要兩國國內發生較大的政局變化才行。安倍目前在國內的政治優勢地位看起來更加穩固一些,所以關鍵在於文在寅是否可以頂住國內反對派藉此施壓。當然,由於日韓兩國特殊的外交環境,如果有第三國願意出面強勢壓制兩國停火,兩國也有可能捏著鼻子暫時和解。只是在目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其他國家是否願意大量消耗自己的政治資源來促成日韓和解,還是未知數。

從經濟後果分析,日韓貿易戰爆發後三星的股價反而短期內出現了一個快速反彈。原因就是半導體行業目前市場低迷,日本限制原料出口反而推高了存儲晶元的價格,短期內提高了三星的盈利能力。但是韓國廠商對於日本的信任恐怕從此會跌至谷底,即使能夠恢復原來的供給,主動的分散供應鏈也會成為韓國廠商的重要任務。

而從日本的角度出發,主動挑起貿易戰雖然短時間內損己不損人,日方原料供應企業的利益受損,但是半導體和電子消費行業的利益與影響力要遠遠大於那些僅僅提供原材料的幾家化工企業,一個售價幾百美元的三星手機裡面,日本限制出口的三種原料所佔價值據估測也不過只有幾十美分。而日本電子類半導體類企業如果能藉此機會在未來關鍵的人工智慧發展和通訊業大變革的時代增加一些競爭優勢,眼前付出的這點代價或許並不高。

最後,日韓半導體行業的龍頭企業都是被外國股東控制了大多數股份的。三星目前57%的股份是在外國資本手中,索尼56%的股份也被外國股份擁有。三星的李家目前還是依靠著複雜的交叉持股結構掌控著公司決策權,但是如果不能平穩的度過這次危機,外資股東們不會介意繼續吸納股份擴大控制權,換上更聽從指揮的管理層。

來源:觀察者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大興安嶺21起雷擊火災撲滅20起,撲救兵力增至4140人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