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擒孟獲時,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為何說必損他自己的陽壽

七擒孟獲時,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為何說必損他自己的陽壽

《三國演義》中,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擅用火攻,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所帶領的前兩場戰役就是「火燒新野」和「火燒博望坡」。這兩把大火燒的曹軍丟盔卸甲、潰不成軍。之後,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建立孫劉聯盟,諸葛亮更是在赤壁之戰一把大火燒的曹操八十三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當然,諸葛亮是沒有直接放火,可他卻借來了東風,加大了火勢。這幾把大火燒出了名堂,燒出了威風,可是諸葛亮在後來七擒孟獲的戰役中,火燒藤甲兵,卻發出「必損壽矣」的感嘆,這是為什麼呢?

劉備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一心一意的要伐東吳,誰的話都聽不進去,結果呢,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放了一把大火,火燒七百里,燒的劉備慘敗而歸,不得不承認,陸遜這把火燒的比諸葛亮可威風多了。隨著劉備的慘敗,蜀漢政權四面楚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十面埋伏之中。東邊的孫吳政權,北面的曹魏政權,西面的少數民族,還有南面的蠻族夷部,都想要趁著蜀漢政權最為弱小的時候,一舉吃掉蜀漢政權。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帶兵南下,收拾以孟獲為首的蠻族。在出發前,馬謖,沒錯就是那個「揮淚斬馬謖」的馬謖,他提出「攻心為上」的戰略,和諸葛亮想的一樣。諸葛亮發兵,直指孟獲大本營南中。不得不說,這諸葛亮真是智多星轉世,他運用智謀,六擒六放孟獲,就是抓住他六次,又放了他六次。在孟獲第七次組織反擊時,他借來了藤甲兵,這藤甲兵是身披藤條做成的盔甲,刀槍不入,可以說在戰場上就是個坦克,可以橫衝直撞。

諸葛亮首次面對藤甲兵的時候,也是吃了大虧。這也難怪,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部隊。在經過深入思考後,諸葛亮準備用自己的拿手絕活-火攻!諸葛亮設下埋伏,命令前方將士且戰且退,一直退到埋伏的地方,等到藤甲兵追到的時候,諸葛亮下令點燃準備好的乾柴,一輛輛火車推向了藤甲兵,把他們燒的乾乾淨淨,甚至連渣都不剩。藤條為木,木遇過必燃,不被燒死才怪。

諸葛亮看著漫天的大火,聽著藤甲兵們一聲聲的慘叫,內心不免戚戚然,計劃好的「攻心為上」,卻沒有想到還是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實在是始料不及。再說,燒殺這麼多藤甲兵為的是什麼,只是為了後方的安穩,卻造了那麼大的殺孽,實在是讓人於心不忍。這也難怪諸葛亮會傷神的說:「必損陽壽」。也許大家會問諸葛亮以前也放火燒過曹操,為什麼不說於心不忍,其實,諸葛亮始終有一種信念,那就是漢室是正統,其他的,如此曹操就是漢賊,為國殺賊是忠君愛國的事,造再大的殺孽都是光榮的,是應該的。

諸葛亮發兵南中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人到中年,再也不是二十多歲那時候的血氣方剛,做人做事既要考慮人道,也要考慮天道,任何逆天違天的事都是不合天道的,是要受到懲罰的。別管怎麼說,諸葛亮成功的七擒七縱孟獲,收服了孟獲的心,孟獲最後表態:南人不復反矣。這也算是達到了諸葛亮發兵的最初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學生仵三源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字孔明,可曾對得住父親給他起的名和字
《百家姓》裡面為什麼沒有「肖」姓,「肖」和「蕭」相通嗎?

TAG:文史學生仵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