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山東的希望在什麼地方?做大這裡好不好

山東的希望在什麼地方?做大這裡好不好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095-山東還有希望么

作者:賀探長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近兩年,山東有一項數據引起了省內外人們的注意:人口凈流出量。

2017年,山東人口自然增長101.2萬人,但全省常住人口增長僅為59.2萬人,全省人口流出達40萬人。這就已經引起了人們的不解。到了2018年,山東自然人口增長60.96萬,常住人口增量僅41.2萬,又流出了19.76萬。

原來每年流出了相當於新增人口三分之一的人

堂堂經濟第三大省,每年對稅收還做的正貢獻,山東對勞動力就這麼沒有吸引力嗎?

山東無論如何還在前列

雖然唱衰山東已經成為現今輿論圈的一種餘興活動,但張口就來批判一番山東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目前山東雖然遇上了發展僵局,但其作為中國經濟前列省份的地位仍然沒有動搖。

GDP總量就不說了,山東長期佔據全國第三的位置,並且領先第四名浙江2萬億左右,浙江一時半會是追不上的。當然GDP總量的決定因素有很多,歷史慣性、省域幅員、人口總數等都會構成影響,單純的比較沒有意義。

不過山東人口1億,浙江人口5700萬

其實山東人均是比浙江低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時候看增速就顯得很重要了,這是展現經濟活力最直觀的指標。

和人們印象中山東經濟增長停滯的刻板印象不同,根據歷年全國和各省統計年鑒數據,山東的經濟增速始終是比較強勢的,一直保持著優於全國平均的表現。在省域比較中,山東和廣東、江蘇兩強也保持著有序的競爭,在部分年份還能表現出更強勁的增長。

主要年份各省經濟增速

2010年後明顯的增長下滑也並非山東一省的情況。在全國經濟換擋的大背景下,山東表現仍然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就算是2015年以後,山東地方縣域經濟深陷債務危機的醜聞爆發,山東發展乏力的評價越來越多,山東仍然保持著高於國家水平的經濟增速,始終和廣東、江蘇兩強保持同步。

在人均GDP方面,山東也長期領先全國平均水平,優勢巨大,而且短期來看並沒有明顯下滑的趨勢。當然在這方面,山東的表現就明顯不如民富水平更高的浙江、福建等地了。但在北方各省里,山東仍然是為數不多強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2010-2018,山東與全國人均GDP

總的來說,山東的經濟表現強於全國各省,是北方省域行政單位中最強的力量。也因此,山東也是為數不多每年對國家財政做出正貢獻的北方省份。

下面這張表是去年對國家財政做出凈正貢獻的一級行政單位。其實一共也只有九個,又以三大直轄市和粵蘇浙閩等南方省份為主。山東雖然排名不高,但也上交了5000多億收入,用於全國範圍的補貼調節。能進入正貢獻榜的省市,在中國的地位不言自明。

2018年部分省份對全國財政凈貢獻比較

可見在全局性的發展水平上,山東仍然是勢頭比較強勁的省份。想要留住本土人才,山東仍然有其他只有明星城市,而無更多配套城市和發展基礎的省份所不具備的優勢。

山東增長的秘密

其實山東早期的崛起,最基礎的條件之一,就是龐大的人口紅利。

山東財經大學趙凱麗研究顯示,改革開放元年1978年,山東的從業人口就佔到了總人口的50.6%,為2969.8萬人。此後這一數字不斷增長,到2015年已經達到了67.5%,6632.5萬人。勞動人口比例如此之高,山東企業從來也沒有遇到過用工荒的問題。

相當於全英國的人不分老幼婦孺都參與勞動...

山東人還擅長儲蓄。即使到了消費經濟極為發達的今天,山東人仍然不喜歡消費。今年上半年的家庭人均消費榜單已經出爐,山東以以9525元排名第13,尚不到平均值。相比之下,其GDP總量全國第3、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名全國第9,多出來的錢都被儲蓄了。

龐大的儲蓄量讓地方資本市場的運作也比較良性,在過去幾十年里,山東很少遇到真正意義上的錢荒。事實上從1978年到2016年,山東的資本形成總額和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年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7.8%和18.3%,企業擴張一直比較順利。

而在過去幾十年,山東企業繼承的主要是工農業方面的生產,資本對這些產業的投入效果比較可控,投資總額與經濟增長之間形成正相關,因此山東的經濟增長也能在資本不斷注入的大背景下不斷維持高增長。尤其是工業類生產,山東自1990年以來,第二產業佔比就從未低於40%,甚至一度接近60%,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大省。

山東近年來三大產業增加值

(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

但不斷堆高的人口和資本,也只能對工業生產產生明確的促進作用了。自2008年之後,全球金融危機促使中國各地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山東也開始提高第三產業的佔比。

然而第三產業的發展並不是單純依靠資本和人力就能取得成果的,山東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增長失速,出現內部差異分化的。

省內東部希望之地

其實山東在這方面的地理環境和政策優勢不能說不夠。

2011年,國務院批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的國家發展戰略。該經濟區定位於現代海洋產業、科教區,是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最終要求率先達成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藍色經濟區的陸上範圍,包括青島、煙台、濰坊、淄博、東營、日照六市,以及濱州的兩個濱海縣。這也就是山東全部的域內沿海地區了,再加上這些陸上領土對應的海域,組成了一個覆蓋了膠東半島和其他部分地區的寬泛區域。

也就是山東的整個沿海部分

相關試點沒有放在上海、廣東、浙江等南方經濟活躍地區,而是放在了山東,顯然有調節南北方發展不均衡,促進山東經濟外向性的目的。

而膠東半島,在90年代到2010年左右,本就是經濟外向性很高的地區。

1984年,青島和煙台就成為了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允許向外資投資者提供獨立的稅收優惠、產業布局、用地優惠等,是80年代改革開放最重磅的舉措之一。對於膠東半島上的城市來說,來自海對岸日韓兩國的外資投入一度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甚至拉動了全省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在2007年達到了35.13%的峰值。

14個沿海開放城市

山東佔了兩個

其中影響最大的還要數韓國企業,在全省的外資佔比一度達到了25%左右,韓企最多時達到萬餘家。在煙台,中韓產業園引進了大量韓企,韓國成為了該市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外資來源國、最大的進口物資來源國,年貿易額早在2014年就突破了100億美元。

然而外資畢竟是沒有感情的利潤殺手,韓企放在中國的主要是機電類代工產業線,隨時可以犧牲。隨著中國人力成本增高,韓企撤離山東也成為了大勢所趨。就在煙台-韓國貿易額突破100億美元的當年,有媒體報道,韓企以每年減少500家的速度離開了山東。

這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為人力成本增高的背後,其實是藍色經濟區的勞動力素質在上升。

山東財經大學李凱月綜合了山東省統計年鑒和人口普查,得出了藍色經濟區的勞動力學歷比重。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勞動力,從2002年的16.77%上升到了2016年的38.50%。同時小學以下低受教育水平的勞動力比例也降到了20%左右,人力結構逐漸趨於發達地區的狀態。

與此同時,該研究對藍色經濟區各縣級單位的勞動人口情況進行統計後還發現,2000年~2016年期間,藍色經濟區的適齡勞動人口處於增長態勢。16年來的勞動人口增長達到了2.47%,達到了2760.32萬人。

濰坊坊子區、奎文區、煙台萊山區、福山區的增長幅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0%以上。

這可能是當地人都沒有意料到的逆勢增長。山東的勞動人口和人才,其實有很強的內部轉移趨勢,省內東西部的優勢差距也正在逐漸拉大。

而且現在青島不光是第一海港

還會成為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

成為膠東半島的一個陸上入口

如果我們把勞動人口和人口素質兩項重合考察,會發現山東東部一些地區在省內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尤其是青島,其市南區、市北區、黃島區、嶗山區、李滄區的人口增長和受教育年限增長都強於藍區平均水平,在全國也排名前列。

可見藍色經濟區,尤其是其中的青島、煙台、濰坊三市,本就是在省內自由競爭下的勝出者,對省內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是那些讓山東人產生危機感的中西部省份所不具有的先發優勢。同樣是塑造明星城市圈,山東的這些沿海地區本不會輸給鄭州、武漢、西安、成都等城市。

不過山東沿海城市如果不能好好整合的話

靠一個青島還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對於山東來說,經濟方面令人擔憂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對資本和金融市場的盲目樂觀,給今天帶來的後遺症。

也許,山東最終能找到自己塑造明星經濟圈的道路,恢復往日的輝煌。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蒙古南下留下的這個遺產,一直到現在還有作用
「土耳其沙縣小吃」是如何佔領歐洲的?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