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被資本運作的「瑞幸們」

被資本運作的「瑞幸們」

獵雲網註:在瑞幸上市的那一刻,眾人才幡然醒悟,瑞幸的背後有著強大的資本運作。2019年上半年,那些隱藏在企業背後的資本運作逐漸浮出水面,他們不斷制定遊戲規則。身處迷局的人,無法分辨他們的「陰謀」和「陽謀」。文章來源:銳公司(ID:shangjiezz),作者:劉緒婷

當外界都認為瑞幸掙扎在死亡邊緣的時候,它卻頂著不斷虧損的壓力,戴上納斯達克的皇冠。

用一個字形容瑞幸,那就是「快」,瘋狂開店、燒錢補貼、快速上市。2019年5月17日,瑞幸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創造了國內企業從創立到上市的最快紀錄——18個月,也成為咖啡界的「獨角獸」企業。

在瑞幸上市的那一刻,眾人才幡然醒悟,瑞幸的背後有著強大的資本運作。2019年上半年,那些隱藏在企業背後的資本運作逐漸浮出水面,他們不斷制定遊戲規則。身處迷局的人,無法分辨他們的「陰謀」和「陽謀」。

瑞幸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於資本運作。不斷獲得的投資支撐著瑞幸進行大規模、高投入的宣傳和促銷活動,使用瘋狂補貼的營銷策略來吸引顧客二次購買。用「砸錢」的玩法來開拓和培育市場成為資本運作的經典玩法。

在局外人看來「砸錢」的玩法必死無疑,但是在資本眼中,這無疑是「最快」逐利的方法,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資本思維」。

而瑞幸就是典型的利用「資本思維」成長起來的企業。2018年4月15日,瑞幸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愉悅資本和陸正耀投資。而陸正耀和瑞幸的關係非同一般。眾所周知瑞幸創始人錢治亞曾經是神州優車的董事和COO。有意思的是陸正耀正是神州優車的董事長。

瑞幸的招股書中顯示,陸正耀持股30.53%為大股東。也就是說陸正耀既是瑞幸的董事長,也是瑞幸的最大天使投資人——或者說,瑞幸其實就是神州孵化的項目。

陸正耀之於瑞幸,恰如李斌之於摩拜。如果說錢治亞是台上的表演者,那麼陸正耀則是當之無愧的幕後「導演 主角」。

以往的市場經濟時代,企業跟金融是「債權型」關係,而在資本經濟時代,企業跟金融機構是「股權型」關係。「股權型」關係的資本經濟時代,金融機構將錢「投」給企業,佔有企業股份。當企業經營困難的時候,股權能夠風雨同舟;企業高速成長的時候它可以獲利退出,能起到調節經濟增速、使經濟可持續發展。

陳九霖在《商業的邏輯》中寫到,中國真正懂得資本運作的企業家不多,大多數企業只懂得埋頭苦幹,借用部分銀行資金維持或者發展企業。有不少企業甚至只用100%的自有資金,「耕作」著100%的「自留地」,這類企業家是純粹的「資本運作盲」。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喬治·施蒂格勒曾說過:「綜觀著名大企業,幾乎沒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應用了兼并收購而發展起來的。」

此次瑞幸上市成功,能看出資本運用的「資本思維」就是在「商業棋局」中布了一個「大局」,只等最後贏棋收盤。

但是他們的棋局都是必勝局么?

2014年,北大畢業生戴威與4名合伙人共同創立ofo,從創立起ofo就頻頻受到資本青睞。據天眼查顯示,ofo共獲得11輪融資,充足的資金讓ofo如同一頭猛獸,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橫衝直撞,最後迷失了方向。

剛走出校園的戴威沒有太多商業運營的經驗,並不熟悉資本運作,以為充足的資金流能掩蓋風平浪靜下的「暗礁」,卻不知道「暗礁」積累會變成島嶼,最終暴露在空氣中。

當小黃車以15元一輛的價格被送到廢品回收站,ofo的總部有超過1400萬人在排隊等待押金的時候,資本卻放手不扶,等它自然破滅再現身收拾殘局。

被資本運作下的企業,都會「快字決」:快速開店、快速佔領市場份額、快速宣傳營銷,只要是錢能解決的事兒便都不是事兒。但是企業在快速擴張時,內部硬體設施問題是一概不管,只等最後盈利收盤,要不然就悔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小驢機器人完成1100萬天使輪融資,領投方為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
A16Z合伙人Scott Kupor:風投仍是未來主流融資模式,但不再是唯一來源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