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幸福的易經:知足的度在哪裡

幸福的易經:知足的度在哪裡

作者:坐照入神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賺錢,忙忙碌碌的,有時忘記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在我的城市裡有位做鋼材起家的富商,經他手的廢舊鋼材經過加工變成好鋼,被加工成各種結構被用到船舶製造上,錢向流水一樣進入加工廠,除了工人的開銷以外,他的財富如滾雪球一樣累積。大家都知道他很有錢,以為他很幸福。

有一天他在應酬酒桌上倒下,再也沒站起來。人們發現他也很累,有了財富還有追尋。如果單純從享有個人財富上,可想而知他早可以收手了,而他一直奮鬥在酒桌商場上……

我在想人生的財富有多少算合適,知足的度在哪裡?

我住的地方有很多大船,是那種可以到大洋上打黃花魚釣魷魚的大船。天好時,向遠處望去可以在海上看到好多遠航的船,還有很多船遠航歸來。我看到興奮的船東開著豪車從碼頭上經過,盯著滿倉的魚如醉如痴。也看到疲憊的船員跳上岸勁力脫下污泥濁水渲染的工作服……

上岸的人覺得雖然疲勞也開心,他們將各自找到歸處,有的回到家,有的回到臨時租所或旅店,還有的匆忙奔向遠方……

人生是尋找一瞬間的快樂,還是體味恆久的幸福?或者只在追尋的過程中?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生活,其實天上的飛鳥與五千年的飛鳥沒有太大的差別,海中的游魚與五千年的魚相比只是少了而已,有很多被人吃掉。跨越千年,人追求快樂幸福本質上又差多少呢?

古老的《易經》有很多智慧,對度的把握耐人品味,簡單地說就是適可而止。從根本上講是陰陽平衡的道理,在合適的位置做恰當的事,也是人生的度。

幸福離開約束會怎樣,飄了!不相信的看看好多突然出名的演藝明星。易經講,物極必反,陰盛而陽衰。物壯則老,過猶不及。所以易經用吉凶悔吝解析。知足者常樂,在易經中方為元亨利貞之象。有很多人想猜中幸福的密碼,其實易經就是解鎖幸福的鑰匙,其中有講男女相處的適可之度,夫妻和諧相處之道,還講了成與敗,進與退等等……

如果說幸福是一座高山,每個人都想靠近這座夢想的山,所謂望山累死馬,有的人中途會累倒。

幸運的人來到幸福的山角下,心中可能非常激動,向上一望覺得有些困惑,太高了!可能有幾百幾千年的時光尺度標在山上,這時好多人雄心勃勃要爬到山頂。

各位朋友,人的一生有多少時光,你合計好你能否爬上終極山頂,如果認為不爬上終極山頂就不叫幸福,恐怕會在人生最後一刻留下很多遺憾。有些人覺知自己的局限,爬上山上的某一處就適可而止欣賞眼前風光,與一棵老松樹留影,為一朵怒放的野花點贊,為一隻迎風飛舞的蝴蝶微笑,為天高雲淡放歌,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反思……

幸福,有生命的溫度,也有精彩的頓悟。你與時空亮點相遇,在合適的時間合適地方,還有幸福相遇瞬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的精彩文章:

讀《周易》為什麼有千百種看法,逃不出最根本一條
人生危機時刻,《老子》能給人怎樣的啟發?

TAG: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