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漢字正式形成於距今5500—5000年之間

漢字正式形成於距今5500—5000年之間

關於漢字的起源時代,近代學術界見仁見智,說法不一,所使用的術語也各自不同。郭沫若、於省吾等先生以半坡、姜寨遺址的仰韶文化陶符為主要材料,認為漢字起源於距今6500—6000年之間,也有學者根據蚌埠雙墩遺址出土陶符認為漢字起源於距今7000年左右,甚至有學者根據裴李崗文化賈湖遺址的甲骨刻符認為漢字起源於距今8000年左右。另有一些學者對這一時間的推斷相對較晚,認為原始漢字起源於大汶口文化晚期,漢字正式起源在夏商之際,距今3600年左右,甚至有學者認為漢字產生於盤庚遷殷後的商代中後期。至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東南方良渚文化與東方龍山文化出土的陶符,雖然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原始文字,但也有學者認為可能與古漢字無關。

從目前學術界探討漢字起源使用的術語看,也比較雜亂。有的稱「陶器符號」或「刻劃符號」,也有稱「初文」「原始文字」或「簡單文字」等。不過筆者不同意簡單地把陶器刻劃符號稱為「符號」,這樣就基本上與後來的文字無關了。但稱作「初文」「原始文字」「簡單文字」等也未必妥當,因為無論怎麼「原始」「簡單」,一旦「文字」位於中心詞位置,也就應是正式性的文字了。

綜觀這些不同的說法,我以為是由於學者們沒有從文字起源的基本概念去作深入的分析,也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切實有效判定漢字起源的標準,所以方法各異,以至於眾說紛紜。筆者通過分析文字和語言的關係,從理論和概念上區分了文字畫、文字性符號、非文字性符號及正式文字的名稱概念。我們認為「文字畫」的性質是記事性且有文字性因素的圖畫而非文字。陶器刻劃符號中純粹幾何形的一些符號是非文字性符號。而文字性符號,說它們是「文字性」的,是因它們能和後來的甲骨金文形體結構相對應。說它們仍是「符號」,而不是正式文字,是因它們一般都只是單體圖形或符號,並不清楚它們是代表一個詞,還是一個片語、一句話甚至一個故事。因此單體類的文字性符號並不是正式文字。以此來看,過去一些學者把距今8000年左右裴李崗賈湖遺址出土的龜甲文符號或距今7000年左右安徽蚌埠雙墩遺址出土的陶符視作漢字的起源,把山東莒縣大汶口文化晚期陵陽河遺址陶符看作早期文字,是沒有理論根據的。

我們曾對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各種考古遺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龜甲、獸骨刻劃符號作了比較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其中包括東方大汶口文化到之後的山東龍山文化等遺址;東南方的崧澤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以及後來的馬橋文化,安徽蚌埠的雙墩文化;南方的湖北地區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以及後來的石家河文化等遺址;西方及西北的大地灣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宗日文化、菜園文化,以及後來的齊家文化、四壩文化等遺址;特別是中原及其西北地區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半坡遺址、姜寨遺址、泉護遺址、河南三門峽遺址、靈寶遺址、鄭州大河村遺址、臨汝閻村等遺址。通過系統地整理和分析這些遺址出土陶、石、龜、骨等器物上刻劃的圖畫、圖形和刻劃符號,可知這一時期除了東南良渚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之外,大部分地區還未見到漢字的正式出現。

我們認為判定漢字正式起源的標準和方法,應該是觀察它們是否組字成片語或句子。也正是由於我們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判定漢字起源的標準和方法,就為觀察漢字正式起源時代提供了規則和範式。根據這一規則,我們把漢字正式起源的時代確定在距今5500—5000年之間。

我們認為,漢字正式形成的判定標準應是字元形式上的組字為片語或句子。這是用線性的排列組合來表現的,是判定文字的正式形成與非正式文字的標準。哪怕只有很簡單的二三字,就能夠記錄最簡單的語片語合形式,表示主謂、主謂賓或偏正關係,這就是最初先民用早期文字的排列組合關係記錄語言的片語或句子了。顯然,這種線性的連字成片語或句子就不可能是圖案或圖畫符號,更不是一個簡單的刻劃符號。

根據以上原則,我們可以判斷出漢字正式形成的時代。由於出現組詞為片語或句子類的文字元號為良渚文化時代,據此可知,距今5300—4300年之間已經出現了正式的漢字。江蘇吳縣澄湖古井堆遺址出土良渚文化黑陶罐腹部有四個字(圖1),這四個字中「戌」「五」二字比較清楚,並排為一列而組合為一個複雜片語,多數學者釋讀不一,但多肯定這四字就是原始文字。筆者以為可隸定為「戉(越)五簇(族)」。「」字在新石器晚期東南方一帶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凌家灘等文化遺址陶符中常常出現,可能是圖騰或族徽;吳越之「越」雖然在古文獻中出現在春秋時代,但其來源可能很早。因此這四個字組成了偏正性的片語。

另外,上海馬橋遺址下層出土的良渚文化層黑衣灰陶闊把杯底有幾個字,其中能看清的有三字:「入田……戉(越)」(圖2)。這三個字均與殷墟甲骨文很相近,應該是一個動賓片語,或者是省略主語的句子。良渚文化時代出現的這類組詞為片語或句類的文字元號,表示這時漢字已經正式形成。

根據殷墟甲骨文和出土考古器物的對比,可以發現甲骨文中有依據史前考古遺存或實物(如仰韶文化時代尖底瓶)造成的文字,這就為我們斷定漢字的產生時代提供了比較可靠的證據。通過甲骨文「酉」「丙」及以之為形符或聲符的諸字與新石器仰韶文化時期有可靠使用時代的尖底瓶、丙形器的比較研究,通過地穴和半地穴的形狀特徵和甲骨文形體結構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甲骨文「酉」和「丙」字類所描繪勾勒的尖底瓶一類器物,在距今5000—4800年之後不再出現,這就為我們判定漢字大量形成的時代提供了比較明確的依據。

通過商代甲骨金文的字形結構和考古資料及遺址相比較,可知甲骨金文中有不少以「活化石」形式保留的字形結構,其遠在夏商之前就已經出現,而且反映出客觀物體形狀。「酉」字與以之為構字部件的文字元號大約出現在仰韶文化晚期;「丙」及其所從之字元出現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時代;甲骨文早期「鬲」字出現在廟底溝二期到龍山文化時期;「宮、呂、(雍)」等文字元號的出現則應在陝西龍山文化時期。特別是甲骨文中大量的「酉」字類(圖3)、「畐」字類、「丙」字類字形結構反映的是寬肩束腰類尖底瓶的形狀,出現的時代應是距今5500—5000年之間。再結合良渚文化時期陶器上組詞成句類陶文的出現時代,可知漢字正式形成時代應在距今5500—5000年之間。

(作者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科資深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岩 排版編輯:劉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基層政府治理能力亟待系統深入研究
日本平成時代文學的後現代圖景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