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松為什麼對宋江產生反感,與招安無關,原因在這件事上

武松為什麼對宋江產生反感,與招安無關,原因在這件事上

曹操對司馬懿說,你知道腳為什麼比手白嗎?

司馬懿:不知道。

曹操:因為腳總藏著。

狐狸再善於偽裝,終究也有露馬腳的時候。

1.

我們不要忘了,宋江與武松的初次見面,是在柴進家裡。

柴進號稱「小孟嘗」,專門結交天下英雄。特別是打此路過的配軍。最典型的兩個人就是林沖和武松。

林沖和武松,在柴進莊園的待遇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林沖一去的時候,就有人告訴他,千萬別喝酒吃肉,否則柴大官人一看你小臉紅撲撲的,就不資助你了。林沖很聽話,結果得到了柴進的禮遇。

武松就不行了。他開始去的時候,柴進也是好吃好喝待為上賓。後來就成了一個落魄的門下客了。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武松與宋江相遇了。

宋江是柴進莊上的貴客。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宋江出來小解。正好有一個大漢在廊下烤火。宋江不小心,踢翻了炭火盆,濺到了大漢臉上。大漢抓住宋江就要打。

旁邊跟著宋江的莊客馬上說:「不得無禮!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結果那大漢道:「『客官』,『客官』!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這個大漢就是武松。之後誤會解釋過後,宋江和武松成了好朋友。

這是武松初見宋江,他覺得宋江是一個真正的好漢。

如果說沒有見面之前,宋江的名聲跟柴進基本差不多。一個是「小孟嘗」,一個是「及時雨」。但聞名不如見面,武松最開始投奔的是柴進,可時間一長,他覺得柴進這個人是名不副實。

柴進到底哪裡讓武松不滿意了呢?那咱們先看看林衝來的時候,柴進做的一件事。

林衝來之前,柴進莊上有一個洪教頭。柴進早就看洪教頭不順眼了,結果他攛掇林沖把洪教頭教訓了一頓。洪教頭羞愧之餘,也就自己出庄去了。

從這個細節看,柴進之所以不喜歡洪教頭,是因為洪教頭狂傲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的性格。柴進又不肯落一個趕走天下好漢的惡名聲,於是借林沖之手,趕走了此人。

如今,武松來了也是這個毛病。沒事就喝酒,然後就打人罵人。柴進忍無可忍,卻也不好意思直接趕走他,於是武松從「上等客」變成了「下等客」。

宋江來了之後,不嫌棄武松地位低微,主動結交。所以此刻的武松,把宋江引為平生知己。

分別的時候,宋江送武松出去有十來里路,感動得武松是「墮淚拜辭」。之後,書中還不忘對武松來一番心裡描寫。武松尋思:「江湖上只聞說及時雨宋公明,果然不虛。結識得這般弟兄,也不枉了!」這個時候,正是武松對宋江佩服得五體投地之時。

2.

第二次見面,是在孔亮的莊裡。

武松打了孔亮,卻因為喝酒喝醉了被孔亮活捉。正好宋江也在莊上,他救了武松。

在這裡,有人說武松之所以和宋江交惡,是因為宋江跟武松說了一番招安的話。宋江原話是: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

有人認為,宋江說了這番話,武松心中就膩了。

其實不然。宋江說招安的話,其實是順著武松的話茬說的。前面,武松有這樣一番話。

當時,武松要去二龍山找魯智深,宋江要去清風寨找花榮。武松就跟宋江說: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發心,只是投二龍山落草避難。亦且我又做了頭陀,難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設疑,倘或有些決撒了,須連累了哥哥。便是哥哥與兄弟同死同生,也須累及了花榮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也就是說,這時候的武松,他覺得未來自己能夠受到招安,還原一個「好人」的身份了,再去找宋江也不晚。

所以在招安這個問題上,這時候的武松和宋江的想法並沒有相左。

那麼是什麼讓武松對宋江產生的反感呢?要知道這個問題,咱們先看看,武松最反感別人跟他說什麼呢?

其實,武松最討厭別人勸他少喝酒。

在柴進庄,雖然沒有說得十分清楚,但與柴進之所以交惡,跟武松飲酒有很大關係。因為飲酒之後他才打人,所以才逐漸惹惱了柴大官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景陽岡。你說三碗不過崗,我就喝十八碗給你瞧瞧。喝完之後,還能打虎。這才是武松典型的性格。你不讓他幹什麼都行,但不讓他喝酒不行。這點,也恰恰是武松與魯智深關係好的重要原因。兩人都好喝大酒,而且最討厭被人攔著。

還有一次就是醉打蔣門神。本來,施恩準備次日請武松去打蔣門神。結果頭天晚上,武松喝得大醉。施恩一看,就跟手下說:「武松昨夜痛醉,必然中酒,今日如何敢叫他去?且推道使人探聽來,其人不在家裡,延挨一日,卻再理會。」等到晚上,就只有肉,沒有酒了。武松不喜。但也沒有說別的。

早上,武松跟著施恩去打蔣門神。然後告訴施恩,自己有一個「無三不過望」的規矩。就是說,咱們去打蔣門神的路上,每遇到一個酒店,就要進去喝三碗酒才行。否則就不繼續前進了。

結果,這一路之上少說也有十二三家酒坊。武松又喝了一個不亦樂乎。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武松才痛快淋漓地醉打了蔣門神。

所以說,武松最在意什麼?最在意有人攔他的酒。他對柴進產生反感,大部分也是因為不管他酒喝的緣故。

明白了這個道理,咱們再看看二人分手時候,宋江都說了啥。

準備分手的時候,宋江第一次先說了一句:入伙之後,少戒酒性。之後才說可攛掇魯智深、楊志一起招安的事情。武松不喜的不是招安,而是宋江讓他「少戒酒性」。

這時候,武松沒有說話。但卻有動作。書中這樣寫道:武行者聽了,酒店上飲了數杯,還了酒錢。看,其中,聽了宋江讓自己戒酒的話,武松也沒啥表示,趕緊「連飲數杯」壓壓驚吧。之後又做了一件事,就是「還了酒錢」。這可是在宋江的一畝三分地上,武松算酒錢,本身就是在表達對宋江的不滿。

可是,宋江似乎沒有看出來。到了分手的時候,宋江居然再次重複:「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語,少戒酒性。保重,保重!」

那麼這次呢,武松一無言語,二無動作。書中寫道:武行者自投西去了。

武松這一去,意味著與宋江的徹底分道揚鑣。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一件事,與柴大官人相比,這個宋江城府更深。最起碼柴進有什麼不滿還能表現出來。而宋江則不然。宋江非常不喜歡不受控制的人,但與柴進不同,柴進對於不喜歡受控制的洪教頭,變相趕走就完事了。對於不受控制的武松,冷落他就完事了。但宋江不一樣,我才不管你怎麼想,兄弟,我就是要牢牢控制你。這才是宋江的可怕之處。

可以這樣說,水滸中武松識人有過人之處。他此處看清了宋江的「大詐若直」的性格。他也感受到了壓力。因為並沒有像在柴進莊上那樣發作。或許他認為,自己此去二龍山,以後跟宋江是江湖路遠,永不相見了。豈不知,山不轉水轉。二龍山很快就會與梁山合併。二龍山的時候雖然短暫,但卻結識了一位真正的大英雄——魯智深。這也讓水滸中兩大英雄最終走到一起,並肩戰鬥,最後雙雙歸宿於六合寺。

能夠看清宋江,著實不易。即使有大智慧的魯智深,開始時候也是被宋江的大名給鎮住了。當時魯智深也說: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

宋江「大詐若直」的本性非常具有隱蔽性。以至於魯智深剛剛上山之後也沒有鬧清狀況,還非常積極地去遊說少華山的史進等人來入伙。

但再會隱藏的腳丫子也會有脫了襪子的時候。一脫襪子,酸臭氣再也藏不住了。宋江再能裝終究也會被識破。所以後來他在酒後唱一首「招安曲」之後,終於引來了武松與魯達的集中爆發。可惜,這時候已經晚了,大家已經坐在一條船上,最後也只有招安這一條路了。

文:風林秀

參考文獻:《水滸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權利的遊戲》的射龍巨弩,宋朝就有雛形且射程可達1500米
戰國第五大名將是誰,為何相比前四位會毫無存在感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