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媽媽這幾種「不捨得」的行為,看似疼愛孩子,實則是毀娃成長

媽媽這幾種「不捨得」的行為,看似疼愛孩子,實則是毀娃成長

兒子從幼兒園放假後,由於我們夫妻倆都得上班,只好把奶奶接過來帶娃。聊天之餘,婆婆說起他們老家對門的孩子,也是五歲了,至今不肯去幼兒園,一送去就哭,一哭媽媽就心疼,擔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老師帶不好,於是就任由孩子這麼在家裡玩。

可是,再玩一年,明年該上小學了怎麼辦?大人也很頭疼,但是不捨得孩子去幼兒園提前「吃苦受罪」呀。其實,媽媽這幾種「不捨得」的行為,看似疼愛孩子,實則是毀娃成長。

1、不捨得孩子上幼兒園,任由孩子不上學。

在孩子上不上幼兒園這個問題上,我家裡也爆發過類似的「戰爭」。我們孩子是6月底出生,所以上秋季班,在班裡屬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比他大的甚至要大10個月。剛開始我們心裡也是一萬個不放心,擔心孩子喝水不知道說,吃飯不知道要,而且我兒子從小教育的不打人,不還手,這樣雖然不會惹事,但是萬一被欺負怎麼辦?

但是狠下心來,還是毅然讓孩子三歲零一個多月時去了幼兒園,現在中班結束了,我覺得孩子的進步絕對是天天膩在家裡無法超越的。

其實,很多這樣的擔心,實際上是自己捨不得孩子離開自己,畢竟這孩子從出生起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和媽媽在一起,但任何東西都有一個度,親子之間也是如此。媽媽的這種「不捨得」,代替或者封閉了孩子嘗試獨立的路,結果極有可能是廢掉孩子,毀娃成長。

2、不捨得孩子做家務,力所能及的小事事事包辦。

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永遠還小,「他還是個孩子」都已經成為貶義句了。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啥也不捨得讓他做,於是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包辦了:吃飯跟在屁股後面追著喂,起床哄著給穿衣服,出門給換衣服換鞋子,更別說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了。可是這也不是愛,而是「害孩子」。

等到孩子長大後離開父母的溫室,發現自己什麼也做不了也不會做時,要麼跌跌撞撞努力適應,要麼惱羞成怒遷怒父母當初為何溺愛自己?導致今天一無是處的地步。所以真正的愛不是「不捨得」而是「捨得」,捨得用孩子,捨得鍛煉孩子,孩子才能成才成人。

3、不捨得分床睡

孩子大了要不要分床睡?之前有一個觀點認為五歲是分床的分水嶺,其實我是比較贊同這個觀點的。誠然,很多情況下,其實不是孩子分不開,而是媽媽不捨得與孩子分床睡。畢竟從小摟到大,突然身邊少了這個小人,還真是有點不習慣。

如果說孩子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睡眠習慣,睡覺時不需要父母哄睡,睡眠質量較好,夜裡可以自己起床上廁所,就已經具備了分床睡的基本條件。此外,如果孩子已經有了清晰的性別意識,或者開始對父母的身體感到好奇時,最好及時分床睡,避免形成不健康的教育。

4、不捨得、不放心把孩子交給爸爸帶。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就是特別不放心讓我老公帶孩子,總是覺得他毛手毛腳的。可是其實對於男孩子來說,多交給爸爸帶反而會更有利於他性格的培養。否則,媽媽不捨得、不放手,對孩子的養育就很容易陷入到封閉的母子關係之中去,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和媽媽越來越親密,與爸爸的關係則很平淡,其實這已經屬於有缺陷的親子關係,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發育,破壞孩子的心理成長。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轉載請註明來源:笑雪育兒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雪育兒思考 的精彩文章:

經驗總結:學霸非天生,班級前10名的孩子,多有這兩個特點
二十年前,這種家庭組合備受歧視;二十年後,卻讓人最羨慕

TAG:笑雪育兒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