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決定明朝和清朝命運的松錦之戰,13萬明軍全軍覆沒!

決定明朝和清朝命運的松錦之戰,13萬明軍全軍覆沒!

清朝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對於中國古代來說也有著他特殊的意義,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和一個由外族統治的政權來說,清朝的歷史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我們都知道清朝的開創是通過打仗來奪得的天下,與清朝交戰的就是明朝,明朝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朝代,明朝的創立者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他的這一特殊身份,讓明朝在歷史上的地位也註定成熟,他清朝的統治者多爾袞也有著非常傳奇的經歷,在今天的文章開始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野史中的故事:

當時皇太極登基的時候,曾經有人為他獻上了一顆傳國玉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個玉璽並不普通,他從漢朝傳到了元朝,直到元朝順帝北逃的時候,還把這塊傳國玉璽帶在身邊,直到順帝死亡,這塊玉璽從此就流落民間,失去了音訊,直到有一個牧羊人在放牧的時候發現有一隻羊三天不吃草,每天還用蹄子在同一個地方不停的挖,牧羊人覺得很好奇,難道說是有什麼寶藏嗎?

於是他就用鏟子挖了羊蹄子刨的那一塊地方,結果就挖到了玉璽,後來這塊玉璽被林丹汗拿到了手中,之後又傳到了他的兒子額哲,在皇太極命令多爾袞三征察哈爾部的時候,額哲就把這塊玉璽進貢給了皇太極,皇太極認為這是一統萬年之瑞,欣喜萬分,覺得自己是天命之子,這是上天要讓他當天子,於是他就在崇禎9年的4月11日登基還將國號改為清,把年號改為了崇德。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皇太極既然得到了天時,那麼他就需要地利與人和,當時清朝統治著遼東半島等地區,不斷的與明朝發生交鋒,原先的女真國也變成了現在的大清國,形成了以滿族為核心,漢族蒙古族和東北漠南等地區其他少數民族的大清國,但是皇太極的野心並沒有就這樣滿足,他還想要入主中原,於是他在把國內的一切事情打理完畢的時候,決定繼續跟明朝爭奪天下,這個時候就爆發了松錦大戰。

1640年松錦之戰爆發,這一場戰役,皇太極就已經決定要必須消滅明朝,畢竟當時明朝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如果這場戰役勝利的話,就可以打通關寧錦防線,對於清朝入主中原是一條必要的路線,所以這場戰爭的爆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時駐紮錦州的是祖大壽,這個祖大壽也確實有點兒意思,當時他在大凌河之戰中向皇太極承諾自己願意給他當內應,在錦州裡應外合親手將錦州獻給皇太極,皇太極聽過以後別叫他放了回去,卻沒想到祖大壽回到錦州以後,不僅沒有主動獻出錦州,還在堅守錦州跟清軍頑抗到底,清朝的統治者們感覺自己被欺騙了,內心十分氣憤,於是就在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奪取錦州,活捉祖大壽在,奪取寧遠城,最後從山海關進入中原一統天下,皇太極在籌備好一切事情以後,便開始向錦州發動了進攻。

我們在前面也說過薩爾滸戰役,薩爾滸戰役以後的明朝,基本就喪失了能與清朝抗衡的能力,尤其是到了這個時候,明朝內部腐朽不堪軍隊萎靡不振,當時清朝的內秘書院副理事官張文恆就跟皇太極二人交談了明朝現在的狀況。

「彼文武大小官員,俱是錢買的。文的無謀,武的無勇。管軍馬者,克軍錢;造器械者,減官錢。軍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實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時,反趁勤王,一味搶掠。俗語常云:「韃子、流賊是梳子,自家兵馬勝如篦子。」兵馬如此,雖多何益!況太監專權,好財喜諛,賞罰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頭。上下里外,通同扯謊,事事俱壞極了。」。

這段話就非常寫實的說明當時明朝的狀況,在明朝末年買官賣官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甚至說是上級默認的一種現象,文官沒什麼才華武將沒什麼謀略,上層貪污腐敗,下層剋扣糧餉,軍隊中的士兵,吃不飽,穿不暖根本沒有打仗的心思,更可怕的是,當時的明朝看宦官當道,霍亂朝政,官官相護腐朽不堪,這樣的明朝宛如一個紙老虎一般一擊即敗。

又趕上朝中許多有才能的老臣告老還鄉,就比如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等人,他們的退出讓關寧錦防線更是宛如一個大開的門,歡迎清朝進入,皇太極和張文衡商量完之後,就制定了作戰方針,說我們必須先打破關寧錦防線,之後佔領遼西走廊,再從山海關入主中原,拿下關寧錦防線,第1步就必須要突破錦州。

於是在明崇禎13年1640年的時候,皇太極開始派軍圍困錦州,他派出了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築起了長圍,打算長久圍困錦州。

皇太極圍困錦州的時候下手非常絕,首先他在錦州城外築起座營壘,之後又挖了壕溝,豎起柵木,還將城外的糧食割了個乾淨,把錦州城圍的是水泄不通,連只鳥都飛不進去,當時正說錦州的祖大壽,他的部隊中其實有一部分是蒙古人。

這些蒙古人看到錦州城被圍困無望,於是就起了叛逆之心,偷偷的與清軍聯繫,這個事情最後被祖大壽得知以後,下定決心要抓住這些叛徒,結果卻被叛徒窺破,交戰起來,清軍聞訊以後迅速攻城,祖大壽難以支持,一度退回城內堅守,就這樣僵持了很久,清軍填補了護城河,毀壞了城牆,把錦州城內的外援全部斷絕,祖大壽像朝廷上報的奏摺中寫道,「錦城的糧米僅供一月余,而喂馬的豆則不能支撐一月,倘若清兵再次急攻,寧錦兩城就要攻破,那麼松、杏、錦三城就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了。」

錦州被圍困以後,崇禎皇帝也做出了表態,他當時命令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王朴、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及副將以下官員二百餘名,步騎13萬,火速馳援錦州。

所有能征善戰的精兵都被派往了錦州,這8名總兵,意思就是類似於全國的軍區司令,直到目前現在中國也沒有超過20個軍區司令,崇禎皇帝絕對算得上是孤注一擲這8個軍區司令,迅速來到了錦州但是來到錦州以後洪承疇卻不敢貿然進攻於是就在寧遠駐紮以不動應萬變。

一切妥當以後,又向朝廷上奏,「大敵在前,戰事十分兇險,想要急於解圍錦州,兵馬形勢實在難以平緩。戰死的士兵剛剛掩埋,受傷的戰士也沒有痊癒。半月之內,請再次下令決戰,來緩解錦州之急。」

但是當時有許多將領卻勸說洪承疇不如速戰速決,畢竟現在糧餉十分艱難,時間拖了長了反而得不償失,在崇禎14年洪承疇在寧遠率領大軍誓師,總共13萬人抵達了錦州城南的乳峰山一帶,剛開始交戰的時候,皇太極的軍隊,吃了許多苦頭已經潰敗,洪承疇也把吳三桂列為了首功,對吳三桂的評價也非常好「吳三桂英氣勇略,兩年來,以清廉和英勇大大振奮遼東兵馬的勇氣,作戰的氣勢更足,特別是此次作戰戰功猶多。」

剛開始的時候,清軍傷亡慘重,多爾袞看到清軍腹背受敵,非常的焦灼,趕緊向瀋陽的皇太極求助,比較湊巧的是當時多爾袞的奏摺上報到朝廷的時候,皇太極正因為身體不適流鼻血,於是聽到了這個消息以後才知道明朝,崇禎皇帝這一次是下了血本,於是立刻也下了總動員令,傳檄各部兵馬,星集京師。

但是當時清軍人數並不是很多,沒有辦法只能緊急徵兵,15歲以上的男丁都強制入兵,皇太極親自率領了3000起兵,晝夜兼程,500餘里抵達了錦州前線,在路上皇太極的鼻血也老是反覆發作,想想畫面就十分詼諧。

這一次皇太極也是帶狗了人馬,援軍8萬多大軍,再加上當時多爾袞手裡的4萬多人,這下子明清雙方的兵力總算差不多了,皇太極來到錦州前線陣地以後沒有時間休息,立馬就開始疾病部署,他在高地觀察了許久,發現洪承疇的排兵布陣雖然非常合理,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頭重腳輕。

他的後方非常空虛,於是就皇太極主張從後陣入手,命令手下開始挖壕溝,很快就阻斷了松山與杏山之間的聯繫,清軍挖壕溝的技術真的是非常巧妙,最深的地方很窄,而上面大概有一丈二尺這種好溝,因為上面太寬,馬跳不過來,而下面太窄形成了一個很陡的斜坡,人掉下去也很難爬上來,效果非常好,而且也省時省力,挖掘工作進行的非常快。

這個時候錦州被圍困,松山杏山又被分割開了聯繫,皇太子一看錦州被圍困,沒有走一貫的正常路子,而是反而把松山的明軍給包圍起來,洪承疇看到這個狀況以後,趕緊收縮兵力突圍,兩軍大戰良久,雙方損失慘重。逆風翻盤,從被動轉為了主動,從這裡開始,明君就再也不提,被清朝軍隊打得潰不成軍到,最後13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也正是因為這場戰役讓吳三桂從一個普通的將領升級成為了一線大佬,成為了邊境線上的一把交椅,之後就發生了山海關叛亂,清軍入主中原,明朝至此結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歷史的小女孩 的精彩文章:

長著「娃娃臉」的四大星座,堪稱不老女神,天生就是上帝「寵兒」
南京一老漢開荒時挖出金牌,並主動上交,專家:意外揭開一段秘史

TAG:說歷史的小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