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周杰倫粉絲數據大戰的背後,其實是你在為資本無償貢獻勞動

周杰倫粉絲數據大戰的背後,其實是你在為資本無償貢獻勞動

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

上周末,因為被質疑超話排名也不行,一群養老佛系粉絲開始被迫營業。原本沒有數據的周杰倫,一天時間就成功碾壓朱一龍、tfboys等一眾微博流量明星,周杰倫微博超話的數據還越來越接近微博頂級流量蔡徐坤。

這下,蔡徐坤的粉絲坐不住了,他們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為自己喜歡的明星攢積分,說要給過氣歌手一點顏色看看。

再來看周杰倫陣營的粉絲們,發的微博都透露出一股佛系 沙雕氣息,彩虹屁吹起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就這樣,ikun的數據鐵軍和周杰倫的中老年傑迷開戰了!

在「打榜」的過程中,玩梗、P圖、表情包四處橫飛。一個疑問引爆的粉絲狂歡,逐漸吸引了蔡徐坤粉絲之外幾乎所有人的參與。

但這場全民打榜的兩方主角,分別是蔡徐坤和周杰倫的粉絲們,他們一個年輕氣盛,有備而來;一個「佛系老年」,但影響力依舊在。

他們如同兩個陣營,進行了一場互不相讓的較量。2019年7月21日0:30分,周杰倫,登頂了!

在這場粉絲數據大戰之後,讓我們來恭喜最後的贏家:新浪微博。

這次全民參與蔡徐坤和周杰倫的「頂流之爭」,粉絲在裡面是站主導地位還是一個「數據勞工」呢?周一了,傑迷都回公司上班了,榜單也刷新了,杰倫的第一名能穩坐多久呢?

造就在2018年專訪了文化領域的新銳學者林品,希望藉助他既是資深受眾又是研究者的雙重視野,幫助我們開啟新的視角,來觀察和反思當下這些琳琅滿目、紛繁複雜的文化現象。以下為採訪節選:

"

我們會看到,今天沒有一個流行文化產品,可以用金庸、斯坦·李這種單一的署名作者去標識,而是多重力量匯合的結果。

「輪博女工」這樣的概念,就以一個非常幽默的方式向我們提示了,她們不僅僅在對流行文化進行消費、消遣,她們也在從事一種勞動,卻無法獲得應有的報酬、報償。

當我們在發現和矚目於這種「斷裂」的時候,其實一些既有的社會結構的弊病、既有的社會運行方式依然在延續。

—林品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

"

你如何看待當下流行文化中大眾參與度提高的這種趨勢?

林品:我們今天經常說,一些新的技術讓大眾對於流行文化的參與度變得更高了。特別是我們會說,隨著網路技術、數碼技術的發展,隨著整個媒介生態環境,從原有的以廣播電影為主導的狀態,變成今天以數碼媒介、網路媒介為主導的狀態,我們經歷了一場重要的媒介環境、媒介生態的轉型。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最重要的一項轉型是什麼呢?就是原先的那種以單向傳播為特質的媒介環境,變成了一種以雙向互動性為特質的媒介環境。因為,相對於廣播媒介、電影媒介來說,數碼媒介、網路媒介具有一種非常新的特質,就是一種雙向交互性。

這樣一種雙向交互的媒介特性,會賦予很多新媒介用戶以發布信息、生產內容的權利。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會看到今天的流行文化,不僅僅是由文化工業或者文化創意產業創造的,而是由文化創意產業和那些新媒介用戶共同創造的。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大眾對於流行文化的參與度提高了。但是當我們矚目於這樣一個事實,或者使用一些類似於prosumer這樣的新概念,來描述新媒介用戶的新特徵的時候,這裡所說的prosumer,就是由producer和consumer,這兩個舊有的英文概念合併而成的,在中文語境當中,可以翻譯成產消合一者,或者生產型消費者。當我們用這個新的概念來描述新媒介用戶的新特徵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可以注意到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有趣的概念,就是playbour(遊戲勞工)。

它同樣是一個合成詞,但它是由player(玩家)跟labour(勞工),這兩個概念合成而來的。它可以向我們提示另外一種去觀察和思考今天的流行文化生態的路徑、角度,它也提示了另一種去審視今天的流行文化生態的立場。

當我們說新媒介的用戶獲得了媒介賦予的權利、參與到了流行文化生產的過程當中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到,當他們在娛樂休閑的時候,他們很可能也成為了一種遭到剝削的勞動者。比如說,當他們在使用互聯網平台、產品的時候,他們也在不斷地生成UGC,即用戶生成內容。這些用戶生成內容會賦予那些互聯網平台、互聯網產品非常重要的一種使用價值,一種可以轉化為經濟利益的價值。

當他們在享用數碼媒介為他們提供的各種各樣的便利的時候,他們也有可能是在犧牲個人的隱私,並且交付出很多媒介使用記錄。當他們在接受一個產品,或者在進行遊戲的時候,還會留下很多很多自己的生物體信息。

這樣一些信息、媒介使用記錄、用戶生成內容,都可能作為一種重要的數據進入到網路大數據之中,供那些互聯網公司進行變現和使用。但是,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這些互聯網用戶自身,是並不可能得到任何報償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他們是playbour。

當然,還有一些更典型的例子,在粉絲文化的案例當中,我們會注意到,有一種新的現象,比如說流量明星和他們的粉絲。當粉絲們在從事一些娛樂的消遣性的活動的同時,也在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非物質產品的生產者,也在成為用巨大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在生產非物質產品的勞動者。他們生產出來的最重要的一種產品,就是流量數據。這些流量數據,對於很多新媒體公司,對於偶像工業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產品,可以創造出經濟價值。

但是,我們會發現這些迷妹,她們可以獲得我們難以量化、無法估量的精神上的滿足,但她卻很難從這樣一個過程當中,獲得一種經濟上的報償。反而,她們不單作為一種非物質產品的生產者,作為一種情感勞動者、數碼勞動者、信息勞動者、數據勞動者在從事著工作,而且還要投入自己大量的金錢,去購買那些偶像工業的商品,進行那些商品消費行為。

這種生產過程本身是一種高強度的勞動行為,以至於那些粉絲她們可能會用一個有趣的概念——「輪博女工」來自嘲。我覺得,像「輪博女工」這樣的概念就以一個非常幽默的方式向我們提示了playbour這個概念,它不僅僅意味著她們對流行文化的一種消費、消遣,而且還意味著,她們在從事一種勞動,卻無法獲得應有的報酬、報償。

在國內,很多偶像都有粉絲自發形成的數據組,幫偶像反覆轉發微博,製造數據流量,而偶像的數據高低則直接關係到他的廣告代言和演藝事業。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很難很簡單地說,大眾的參與性提高了就完全意味著一件樂觀積極的好事,而是需要更多細緻的辨析,再結合信息科技,就是在關注信息科技如何與既有的社會機制發生相互嵌入的過程中,去進行一種更為細緻的辨析和更為細緻的案例考察。

從你自己的角度來看,你覺得關注和研究當下流行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林品:我覺得,流行文化可以作為一個窗口,幫助我們去認識今天社會的很多重要的發展趨勢。同時,流行文化還可以作為某種癥候,去幫助我們探知今天的社會、今天的世界可能存在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或者結構性弊病。這個是對流行文化研究來說,我覺得非常具有意義的一點。

比如說,我們可以去通過觀察流行文化,來了解今天的這些新媒體技術、新媒介技術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可以藉由流行文化,去探知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它的推進和在推進過程中遭遇的困境。

這都是流行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窗口和癥候,有可能為我們帶來的非常重要的認知上的意義。而且不僅僅是認知上的,經由認知,還可能會對我們如何去實踐,如何去改變這個社會,帶來一些有益的參照,或者具有警示性的提示。

舉個例子,2018年有一部非常流行的好萊塢大片風靡全球。在造就talk流行文化專場上,有三個講者都提到了這部好萊塢電影,就是《頭號玩家》。

以它為例子就可以看到,這部電影既向我們展示了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媒介變革如何模糊了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邊界,這樣一種模糊有可能給我們對於世界的感知,有可能給流行文化的樣態,有可能給人類的社會生活,帶來很重要的變化;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部電影是如何巧妙地運用了好萊塢大片最為擅長的意識形態修辭策略,或者說意識形態魔法,向我們揭露了像環境危機、能源危機、貧富分化、寡頭壟斷、資源集中,這樣一些重要的社會的結構性弊病的同時,又通過高妙的敘事、炫目的奇觀,讓我們在看完整部電影之後,從中獲得一種撫慰和滿足,從而忽略和遺忘了那樣一個後末日的世界觀設定,有可能向我們提示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和社會弊病。

但這樣一種社會問題和社會弊病,又有可能經由我們——作為研究者、學者——通過細緻的文本分析、流行文化研究,重新經由這些素材、文本、研究對象而被揭示出來。

所以,對我來說,流行文化是在這個意義上,特別具有研究的價值,也特別值得我們對它進行深入的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這種死神辣椒,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吃下能直接辣出腦血管疾病
馬薇薇:科技真的讓人們的距離變遠了嗎?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