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壺究竟怎麼看?只是審架子晃蓋子這麼簡單嗎?

紫砂壺究竟怎麼看?只是審架子晃蓋子這麼簡單嗎?

壺友們平時會如何選擇一把好壺呢?常看到有部分購買者抓起一把壺來,會先搖口蓋緊松,再看嘴滴把在不在一線上。當然,不是說沒必要看口蓋鬆緊、嘴把一線,但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每次玩壺只糾結於這些東西,那我們可能很難脫離商品壺的層次,玩不來真正的好壺。

所以,眼光要再提高,因為人的眼光看向哪裡,層次也就在哪裡對不對~

大家平時看壺,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而對於壺形留下的空間,通常會不太在意,而對於做壺人來說,壺留下空間的部分,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為我們正是根據這部分空間的形狀來確定壺的曲線、部位布置的。 從前做壺人的泥凳,都是面窗而置,就是為了便於在做壺時觀察壺坯的剪影,看壺留下的空間部分。

其實,我們對「虛」「無」的理解又是怎樣呢?

老子云:三十輻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 以為用。(譯: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 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 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紫砂壺本身的形態與結構,能展現給人們美好的視覺印象。這就需要遵循陶瓷造型形式美的基本原則,包括變化與和諧、對比與諧調、平衡與對稱、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力度與氣韻、安定與生動等。

比如拿一直很受行家們追捧的石瓢壺舉例,石瓢壺是將「三角形」融入紫砂壺最成功的典範。看!壺身,上小下大,壺壁陡直,三角形;壺把,上段上翹,轉折凌厲,三角形。整體平衡協調,力度與氣韻遵循了美學基礎。

然後看這個掇球壺,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程壽珍的《掇球壺》獲得了頭等金獎。其成功的奧秘,就在於作者有意識地在造型的立面或平面上,有規律的橫向連續變化,從而產生了韻律美。而有些壺讓人感到不舒服,就是因為其壺嘴或把太粗,顯得臃仲,與壺體的比例關係不相稱所致。

這麼一看,是不是感覺除了審架子、晃蓋子,我們又有了更精神層面的選壺方法呢?如若還是單單看型,而不先觀精神緊要處,那超市裡的金屬製品,是不是都個個比紫砂壺好了呢?學到這麼多,要不要感謝一下我呢?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百科大全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篇寫給紫砂壺初學者看的知識科普文
這篇文章基本上把紫砂壺說透了

TAG:紫砂百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