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標英年早逝對明、中華、世界之影響

朱標英年早逝對明、中華、世界之影響

朱標出生於1355年,朱元璋的大兒子,當時的朱元璋正帶著一幫兄弟打天下。等朱元璋打下天下為王,有了偌大家業和一系列老婆孩子,朱標就變成大王的嫡長子。1368年,朱元璋稱帝,13歲的朱標被封太子,此後度過長達25年的儲君生涯。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只有朱標全程見證了大明建立的全過程,最了解朱元璋,最得朱元璋的歡心。

換句話說,大明建立之初,朱標就被當成接班人培養。當然能否接班,還要經過很多考驗。按照傳統政治套路,皇權傳承的依據有三:嫡、長、賢。

嫡,正宮皇后所生,內涵是在一夫多妻環境中平衡夫妻關係。

長,按年齡算,內涵是在接近靜態的農耕文明形態下建立長幼有序的秩序。

這兩條體現了儒家世界觀,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直接表現。

賢,——指才能和品德,大致有幾條參考標準:

首先是能不能把多數人團結起來控制場面,不亂。

其次是能不能帶領大家實現一個目標,謀發展。

第三,面對非常局面能不能拿出非常手段。

嫡長子朱標相對於後面二十多位弟弟們,在「賢」這條上優勢明顯。文的一面,他在治國理政方面表現出的才華遠勝其他兄弟,能讓那幫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功勛信服。其他兄弟沒有充分的機會表現,當然也無法讓功勛們信服。尤其是藍玉,除了朱元璋,也只有朱標能讓他服氣。

朱標為人比較寬厚,他弟弟犯錯,朱標會想盡辦法求情。這點讓朱元璋很滿意。首先帝王也是父親,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和平共處。朱元璋雖然殺伐果斷,但因其農民出身,很看重親情。朱標的為人讓朱元璋覺得把權力傳給他是一個靠譜的選擇。

朱標英年早逝對明、中華、世界之影響

另外朱元璋起家之時,很多戰略方式參考劉邦。按照漢朝套路,初期用鐵血手腕,殺人較多,接班人需要寬厚一些聚攏人心,從而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朱標的特色正好和漢文帝和漢景帝類似。從戰略角度考慮,朱標也是一個靠譜的接班人。

嫡、長、賢,三條佔全。因此朱標的太子地位從沒有受過威脅。正常情況下,朱標是朱元璋的天然接班人。然而不正常的情況發生了,朱標在1392年英年早逝,年僅39歲。

培養20多年的接班人就這樣突然沒了,而且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六十多歲的朱元璋悲痛欲絕。朱標下葬後,朱元璋召見群臣時悲傷地說,「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死,命也!」由於朱元璋對朱標感情深厚,他直接越過眾多的兒子們,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身上有朱標的影子,朱元璋認為朱允炆也會是一個和朱標類似的接班人。

也許朱允炆在性格上看起來很像朱標,但遠沒有像朱標那樣經過了充分的時間鍛煉。為培養朱標,朱元璋清洗了以胡惟庸為代表的文官集團,並沒有大規模清洗武將集團。朱標和藍玉的關係,類似於漢文帝和衛青。藍玉其實就是朱元璋留給朱標的柱石,猶如李世民把李勣留給李治。但朱元璋認為,自己死後,藍玉只有朱標能駕馭。

朱標死,藍玉斷無繼續活的可能。

朱元璋為穩固朱允炆的地位而清洗武將,殺藍玉,殺傅友德,殺馮勝。

1398年,朱元璋死,年輕的朱允炆繼位,和齊泰、黃子澄等書生頭腦發熱,激進削藩。燕王朱棣造反,四年靖難,從北京打到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蹤。這是歷史上大一統朝代唯一一個王爺造反成功的案例。隨後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

朱標英年早逝對明、中華、世界之影響

如果皇帝是朱標,那麼大概率就沒有朱棣靖難這檔子事。因為朱標當皇帝是眾望所歸,朱棣也沒有和朱標競爭的底氣。朱棣造反,很大原因是被朱允炆削藩逼得太急,不想坐以待斃。這是朱允炆政治不成熟的表現。

如果皇帝是朱標,即便削藩,也是徐徐圖之,不至於逼得太緊。如果皇帝是朱標,朱元璋不會殺藍玉等人,如此即便朱棣謀反,也會被收拾掉。

如果皇帝是朱標,朱棣大概率會在北平和蒙古人的作戰中成為一代名將。明朝的都城會一直在南京,這將對世界格局影響深遠。

這個影響非常之大,包含兩部分,中國的部分和世界的部分。

如此影響中國格局

朱棣當皇帝之後,幹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遷都,把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這大概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次遷都。

朱棣遷都對中國地緣格局和歷史格局的影響分三層次。

最小的一層,天津誕生。朱棣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渡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1404年12月23日將其改名為天津,大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天津由此成為中國古代唯一能查到確切建市時間的城市。此後天津作為軍事要塞而興起,隨後發展壯大。可以說沒有朱棣靖難,就沒有天津。當然按照天津所處的地理位置,即便沒有朱棣靖難,最終也會出現城市,但絕對不是今天的模樣。

朱標英年早逝對明、中華、世界之影響

中間一層,北京城不會是現在的格局,至少故宮、天壇、孔廟、雍和宮等北京大部分標誌性景點沒有或不是今天的樣子。北京建成時間很早,建都時間也很長。但朱棣遷都,絕對是北京歷史上關鍵性一步,否則,京津冀的格局也不會是如今的模樣。若非朱棣遷都,北京不會有日後首都的規模,會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反覆拉鋸的軍事要塞。邯鄲和保定,作為華北平原古城,會發展得更好。

最大的一層,北京成為漢人政治經濟中心之後,最終誘導漢人精英集團的人才與資源向北迴流。在此之前,中國的漢人精英集團人才和資源,一直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流動。典型的便是北方戰亂,漢人三次衣冠南渡,首先是經濟中心向南遷徙,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兩宋時代,漢人政治精英集團從黃河流域的開封轉移到長江流域的臨安。

元末漢人起義,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漢人精英集團全興起於長江流域。當時三雄爭霸,無論哪方勝利,都會定都南方。如果沒有朱棣從北方靖難,漢人精英集團會一直在南方。

朱棣遷都之後,漢人精英開始向北方匯聚,資源開始向北方匯聚,北京由此而真正成為超級都市。這次精英人口和資源的流向,對中華帝國的版圖起到決定性影響。

如果是朱標當皇帝,不會遷都,京津冀絕對不是今天這個格局。如果明朝不遷都,一直在南京的話,那就不存在天子守國門。北京一帶還能否守得住?朱棣在,北京能守住。在朱棣死後,尤其是明朝中後期,北京未必能守住。「土木堡之變」後,于謙能拯救北京,那是依託全國資源。如果都城還在南京,當然不會有「土木堡」,但也沒有全國資源匯聚北京一帶的條件。因此如果都城在南京,北京一帶大概率還是要落入北方馬背民族之手。然後燕山灣大概率重演類似於遼、金、蒙古更迭的歷史。

那麼重點經營南中國的明會重演宋的悲劇么?

答案,不會。

為什麼這麼說?這就是可能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如此影響世界格局

如果沒有靖難,沒有遷都北京,那麼漢人精英集團肯定是重點經營黃河以南的地區。自古以來,紮根南方的王朝通常短命,尤其是宋,非常可惜。但是到十七世紀之後,格局就不一樣了,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當時的宋人沒有更進一步移民東南亞有三個原因:

其一,長江流域到珠江流域還有廣袤的地區沒有充分開發,沒必要大規模向海外移民;

其二,宋朝理學精神上嚴重自我閹割。漢人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向外輻射,最終形成一個「廣土巨族」,並不是沒有開疆擴土之雄心。但宋時自我閹割,固守東南一隅。

其三,火器非常原始,不具備可持續殺傷力,不足以抵擋騎兵衝擊。而且蒙古大軍首先攻克長江上游,把南宋壓縮到東南沿海。

到明,這些因果都已經逆轉。

其一,長江流域開發程度已經飽和,浙閩丘陵和珠江流域接近飽和。想要繼續發展,只能往東南亞一帶走。

其二,明心學對宋理學是一次變革,在精神上硬朗起來。明詩風格接近唐詩,就是例證。

其三,到十七世紀之後,火器的進化已經有可能擋住騎兵衝擊。尤其是和西方殖民者接觸以後,火器進一步改良。

明,如果紮根南方,在開發飽和的情況下,迫於北方的壓力,漢人精英想進一步發展只有一個選擇:向海外擴張,比宋人更進一步。

朱標英年早逝對明、中華、世界之影響

歷史上定都北京的明朝,也進行過海外探險,也和海外殖民者有過接觸,但最終並沒有發展成商業帝國,卻在風雨飄搖中沒落。這就牽扯到——

歷史上明朝商貿的特點

中華帝國時代,也不是沒有商貿,比如廣州港和泉州港歷史上一度非常繁榮;但那種商貿非常畸形,依附於朝貢體系。而朝貢體系這一套,是天朝上國意識形態延伸出來的。定都北京的明朝,商貿也是朝貢的延伸。明朝搞海禁:禁止國人擅自海外貿易,而海外國家要來中國貿易,必出以「朝貢」的形式,即派遣使者附載方物進行「朝貢」,然後由明朝以豐厚的「賞賜」來交換其「貢品」。這種變相的貿易形式就是所謂的「朝貢貿易」。

對外國貢使來說,「朝貢」是一樁大獲益處的美事,所以前來朝貢的海外國家很活躍。

但是「朝貢」對於明朝來說,是一筆燒錢的買賣,不可持續。鄭和下西洋,其實就是官方推廣「朝貢」的一種反映。為什麼不玩了?太燒錢,沒法玩。

朱標英年早逝對明、中華、世界之影響

當然明朝這麼玩,也不完全是傻,而是通過政治形態向外輻射國力的一種選擇。

注意:這麼玩,是坐鎮北方的明朝在初期通過政治手段玩商貿。經濟層面上是一種假大空,但政治層面是實事求是。所以這種玩法註定不能持久。所以鄭和海上探險,不可持續,中國由此失去近代地理大發現時代。整個近代史,基督文明圈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華夏文明圈不僅沒有收穫,還被鬧得雞飛狗跳。

如果明坐鎮南方,這麼大概率就不會這麼玩,不會用政治手段去玩商貿。因為在南方環境中,需要經濟上的實事求是,詳情可參考宋時代的海上貿易,參戰泉州港和廣州港的繁忙程度。政治手段推行商貿,鄭和探險是不可持續的燒錢行為。如果有商貿需求,那麼就變成一種供求關係的平衡。如果明一直經營南方,那麼走到這一步是非常簡單且自然而然的選擇。

但歷史上坐鎮北京的明帝國並不能完全禁止貿易。到正德時開始對貢使附帶的私貨「抽分」,實際上就是允許朝貢以外的部分貿易活動存在。正德以後,儘管未明令廢除海禁,但私人海外貿易卻有了明顯的發展。那段時間,葡萄牙東進佔領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鄰近其他國家也相繼屈服,不再向明進貢。隨後西班牙佔領呂宋(今菲律賓),荷蘭佔領爪哇(今屬印尼),明朝貢貿易體系名存實亡。如果明朝初期去佔領這些地方,很容易。

朝貢體系解體後,明朝中期貿易反而因禍得福,在正常的貿易戰賺了大量白銀。以至於葡萄牙和西班牙兩位老流氓滿世界搶的銀子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

但明因為沒有建立正常的商貿體系,賺了大量白銀之後又因福得禍,加速滅亡。什麼意思呢?白銀成為貴金屬貨幣之後,因容易被儲藏,導致市面流通乏力,加上中西部因災荒起義和東北戰事緊張,造成晚明中央政府和軍隊缺錢。而中西部災荒和東北戰事一直就是燒錢的無底洞,遠比海洋探險燒錢。明財政逐漸崩潰。

歷史的另一種進程

如果坐鎮南方的明朝,在明初去佔領東南亞,基本上沒什麼阻力。而且如果在東南亞和早期殖民者接觸,無疑會加速資本主義萌芽的催化。在嗜血資本的推動下,在和早期的殖民者接觸中,火器進一步改進升級。資本萌芽,加上武器裝備升級,那麼北方的威脅將不再是威脅。那種情況下,到十七世紀的東亞歷史,就不再是馬背民族南下征伐,明在內憂外患中風雨飄搖,最終失血而亡;而是南方資本集團為尋求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向北征伐;中西部地區雖然遭遇災荒卻可以去沿海打工而不是造反起義。

簡而言之,明帝國可能會和歐洲列強在相似的時間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長三角和珠三角會更早成為都市圈,大概率首先在東南亞建立殖民地。華夏文明圈在立體史觀中的第四層更迭,即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的更迭時間會大幅提前,而且不再是鴉片戰爭之後的被動更迭,而是如同百家爭鳴那般主動更迭。

如此情況下,京津冀即便在明朝中期落入北方馬背民族之手,他們也沒有機會如蒙滿一樣南下。反而會是南方資本集團北上征服的對象。進入十八世紀,火器再次升級之後,馬背民族再也無法對資本集團造成任何威脅。

那麼京津冀再次被納入帝國之後,會以另外一種局面發展。北京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會降低,大致如同今天的南京。天津會成為一個更為嶄新的城市。京津冀會是北京和天津雙輪驅動。資本集團為了原料和市場,會繼續向北佔領黑龍江出海口,拿下東北和外東北。

日本、朝鮮、越南這幾個華夏文明圈的跟隨者,其走勢也會發生改變。

如果明朝一直建都南京且在中後期失去北京的話,那麼朝鮮半島極有可能也會被馬背民族攻陷,但是否被佔領不好說。因為呼倫貝爾草原和松遼平原的北方游牧民族,不論是蒙元還是滿清都沒有直接佔領朝鮮半島,而是嚮往南下。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也許想要的就不再是跳上大陸,而是可能改革。如果改革壯大後的日本跳上東亞,那時候南方的資本集團會提前一個世紀和日本在朝鮮半島對決。

越南,會成為明帝國的一部分,金蘭灣的發展程度不低於珠三角。

整個華夏文明圈,會比現在大一些。

PS,之前說要寫歷史題材,昨天沒寫,今天開始寫。

我在想究竟寫哪裡呢?我想以帝王為脈絡寫一點簡單的東西。當我回顧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們,突然意識到,於是就決定選朱標為切入點,把歷史原本的可能性進行多角度描述。下一篇寫嬴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