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加長版來了,最熱時段咋應對看這裡
經歷過昨天的高溫蒸煮之後
我們大天津終於迎來
今夏最熱時段——
中伏!!
「伏」究竟什麼意思
01
請注意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短夜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人們常用「熱在三伏」這句話來形容盛夏的氣候特點。早在秦代,人們就把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叫做伏天了,這種說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初伏時間7月12日至7月21日,共10天
中伏時間7月22日至8月10日,共20天
末伏時間8月11日至8月20日,共10天
今年中伏長達20天
可謂「中伏」加長版!
進入「中伏」後吃什麼?
02
進入中伏以後吃什麼好呢?在北方地區流傳著「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總之就是在三伏天的時候,適宜多吃麵食。那伏天吃面有啥好處嗎?
伏日吃面,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說,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塗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
為什麼在熱天里吃熱面?首先,伏天氣溫高,人容易食欲不振,而麵條能增進人的食慾。俗語「大暑小暑,有米不願回家煮」,說表達了這個意思。而且麵條的食用方法比較多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來烹飪,並且還能添加不同的食材。
其次,二伏吃麵條有嘗新的意思。這個期間小麥收割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北方這個時候正是「歇伏」階段,氣溫高,所能幹的農活也不多。何況在中伏期間溫度高,人體新陳代謝也加速,身體大量出汗,所以要及時補充能量,這時可以用新收的小麥來製作麵條吃。不僅嘗新,也慶祝了小麥的豐收,而且還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能力。因為新收的麥子中含有豐富的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營養豐富,還很容易使人更有飽腹感。
最後,二伏吃面有利於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符合中醫所說的「以熱制熱」法。
伏天除了喝熱湯麵,還可以吃過水麵。將煮好的麵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子,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當然,咱天津人最常吃的就是撈麵了。
我國有些地方在中伏這一天還會有其他習俗,比如上海就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伏茶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在清朝時達到頂峰,一直延續至今。伏天氣溫高,這個時候可以喝一些具有清熱的茶飲,幫助身體解暑,很多夏天常見的植物都可以融入到茶中。而浙江杭州講究的是「頭伏火腿二伏雞」,南昌則講究「頭伏吃雞二伏鴨」。
那麼問題來了,今天你吃的是什麼呢?
來源:澎湃新聞、天津氣象、新華社等整理
編輯:杜敏
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3D腹腔鏡手術再次突破高齡、高難度、高風險的輸尿管腫瘤手術禁區
※天熱孩子沒胃口 這麼吃才吃得香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