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 我國多次求購無果 洛馬先下手為強
F-22,F-35,蘇-57,殲-20這些第5代隱形戰鬥機當紅的今天,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憑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能力獨樹一幟,引來多國搶購。包括我們的鄰國日本,也計劃採購數十架F-35B隱形戰機。可以肯定的是近幾十年,F-35系列,特別是F-35B戰機,會賣得越來越好。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F-35B有一技術也算是山寨另外一款戰鬥機。他的原型就是蘇聯時代的雅克-141戰鬥機。
本文所有配圖均為航空新視野拍攝的雅克-141戰鬥機,圖片攝於俄羅斯莫尼諾航空博物館。雅克-141是一款單座單發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雅克-141戰鬥機研製之初的定位就是艦載機,計劃裝備在蘇聯海軍的1143型航空母艦上。
眾所周知,蘇聯之前幾艘航空母艦使用的艦載機主要是可垂直起落的輕型戰鬥機。例如少量服役的雅克-38戰鬥機。由於雅克-38體型過小,載彈量和作戰半徑都很一般。加上可靠性能問題,事故率居高不下。蘇聯海軍對之相當不滿。與同時期的海鷂相比,實戰性能相當一般。而研製雅克-141戰鬥機就是為了取代雅克-38戰鬥機。
從外形上看雅克-141戰鬥機要比雅克-38戰機現代很多。這型戰機也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採用推力矢量發動機與升力發動機組合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雅克-141戰鬥機採用兩側進氣的方式。主發動機是一台圖曼斯基設計局的R-79推力矢量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88千牛,最大加力推力在到152千牛。其噴口可以向下偏轉65度,打開至全加力狀態,飛機只需要滑行5米就可以離地。噴口向下95度時,可以垂直降落。可以看到與鷂式,AV-8B,F-35B戰機一樣,雅克-141在航空母艦上也是採用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的方式。當然實際過程中,雅克-141戰機不可能只滑行5米,因為滑行距離越短,消耗的燃油越多。
雅克-141戰鬥機的核心裝備是兩台圖曼斯基設計局研製的RD-41升力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達到41千牛。雅克-141戰鬥機在垂直降落過程中,在空中的平衡問題主要是依靠主發動機矢量推力,升力發動機的推力,以及機翼頂端的下方有兩個輔助噴氣口。也就是說一共有4個力控制戰機的平衡。圖片中可以看到雅克-141戰鬥機升力發動機的進氣口艙蓋。在起降過程中,這個艙門會打開,這一點F-35B戰機也借鑒了相似的設計。
雅克-141戰鬥機除了擁有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的能力,在航電系統上也計劃採用新一代的多普勒雷達。全機最大載彈量達到2.6噸,可以使用R-27,R-73和R-60等空空導彈。可以說,從平台性能上看,要比當時西方的鷂式和AV-8B要先進很多。在當時這樣的飛機可以說科幻感十足。
雅克-141戰鬥機的航電系統相比於之前的雅克-38戰機有了很大地提高。圖片中可以看到座艙里的平視顯示器。雅克-141戰鬥機採用了俄羅斯制式的K-36V彈射座椅。由於座艙後面兩台RD-41升力發動機以串列的方式布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雅克-141戰鬥機座艙的空間。
圖片為雅克-141戰鬥機前的宣傳板,這型飛機於1987年首飛成功。前前後後一共建造了4架原型機。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雅克-141戰鬥機計劃於1991年8月被正式取消。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的軍事媒體上曾經有過多次報道:我國計劃與俄羅斯合作,繼續合作開發這型超音速艦載戰鬥機。但是雷聲大雨點小,最終不了了之。可以說,當時這是我軍與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最近的一次接觸。筆者個人感覺,如果當時引進這項戰機的技術資料,可以填補我國這方面的空白。特別是其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對於我國的航空工業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當年,在俄羅斯國內經濟環境最惡劣的時候,雅克設計局對這型戰機並沒有放棄。開始與多個西方國家的航空公司接觸。出人意料的是,最終合作方竟然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通過出口一些雅克141戰鬥機的核心技術,雅克設計局獲益不菲。也正是有這一基礎,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美國JSF聯合攻擊機競標中,憑藉X-35B的超水平發揮,贏得本世紀初最大的軍機訂單。
當然美國引進雅克-141的技術並非簡單的山寨,例如用一台升力風扇替代兩台升力發動機。可以理解成是升級再創新。準確說是花大錢,借鑒了雅克-141成熟的技術,並修復他的一些技術缺陷。並且融合到新一代的隱形戰機中。而雅克設計局雖然當年收了不少錢,但是並沒有繼續開發雅克-141戰鬥機。導致僅有的兩架可飛行的原型機,最終由於長時間停飛慢慢報廢。
近幾年,俄羅斯與西方諸國關係惡化。隨著北約東擴,越來越多的F-35A和F-35B戰機部署到俄羅斯周邊。當年的雅克設計局為了一點小錢,一定程度助推了美國五代機的發展。筆者相信,很多參與當年合作的俄羅斯專家,心裡一定不是滋味。近幾年網傳俄羅斯有意復活雅克-141,筆者覺得,俄羅斯還是先搞好蘇-57再說吧。


※我國第一款超音速戰鬥機 裝備3門炮 實戰成績優異成功出口多國
※服役22年大黃蜂老化嚴重 外觀鉚釘數量不少 同批米格早已封存
TAG:航空新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