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和氣候變化預計將減少全球營養物質的供應

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和氣候變化預計將減少全球營養物質的供應

在世界範圍內,減少飢餓和營養不良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生產不僅提供足夠的卡路里,而且使足夠的必要營養素廣泛供應的食品。新的研究發現,在未來的30年里,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CO2)的增加可能會顯著降低關鍵營養物質的可獲得性,如蛋白質、鐵和鋅,相比沒有它的未來。據估計,氣候變化衝擊的總影響和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升高,將分別使全球人均蛋白質、鐵和鋅營養有效性的增長降低19.5%、14.4%和14.6%。

該研究是迄今為止對二氧化碳升高和氣候變化對全球糧食供應中營養物質供應的影響進行的最全面的綜合研究。利用全球農業部門影響模型以及來自全球擴大營養供應(屬)模型的數據和兩組關於二氧化碳對作物營養含量影響的數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人均蛋白質、鐵和鋅的可獲得性。預計到2050年,技術進步和市場效應將在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增加養分供應,但由於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負面影響,這些收益將大大減少。

雖然高水平的二氧化碳可以促進某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長,但之前的研究也發現,它們會降低作物中關鍵微量營養素的濃度。這項新研究發現,到2050年,由於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預計小麥、水稻、玉米、大麥、土豆、大豆和蔬菜的營養損失平均將達到3%左右。然而,世界各地不太可能均勻地感受到這種影響,而且目前營養嚴重不足的許多國家預計將來營養供應不足也會對它們造成更大的影響。

營養減少預計特別嚴重在南亞,中東,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北非,和前蘇聯地區很大程度上由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水平的營養不良通常更高,飲食更容易受到直接影響溫度和降水的變化引發的氣候變化。這意味著,隨著作物失去營養,許多營養攝入量已經相對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缺乏鐵、鋅和蛋白質。這些區域中的許多區域也預計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區域,因此需要最大的養分供應增長。

對個別作物的影響也可能對飲食和健康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小麥養分的顯著損失具有特別廣泛的意義。比奇補充說:「小麥在世界許多地區的飲食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小麥營養濃度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對許多人攝入的微量營養素產生重大影響。」到2050年,所有地區小麥的蛋白質、鐵和鋅的利用率預計將下降12%。在小麥消費量特別高的地區,包括前蘇聯、中東、北非和東歐,人們可能會經歷小麥蛋白利用率的最大下降。

在南亞,人們的鐵攝入量已經遠遠低於推薦水平——印度是世界上貧血患病率最高的國家——鐵的供應預計仍將不足。更重要的是,高碳水平使該地區鋅的平均利用率低於推薦營養攝入量的閾值。

研究人員還強調,有必要在他們的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的工作,包括進一步研究氣候對動物來源的影響,如家禽、牲畜和漁業、作物的營養成分、短期氣候衝擊造成的營養不足以及可減輕營養供應減少的技術。量化對個人健康的潛在影響還需要考慮食品消費之外的許多因素,包括獲得清潔水、衛生設施和教育,這些因素影響營養和健康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面手 的精彩文章:

雷電交加,伽馬射線令人興奮
建立全球區域植物生命資料庫

TAG:多面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