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羲之最常見的幾個字,竟然蘊含這麼多門道

王羲之最常見的幾個字,竟然蘊含這麼多門道

文/安偉波 三餘書社簽約書法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徐渭的字,並且穿插了一些王鐸與傅山的書法,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可能連王鐸是誰都不知道,然後就開始抨擊丑書了…

我們經常說,書法是小眾藝術,不能以好不好看為標準來判斷,書法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法要求和審美能力的,而這些能力來源於不斷的學習和積累。

大眾對於根深蒂固的認知很難改變,不是靠一兩篇文章就能解決的。還是講乾貨吧,希望諸位能有收穫!

前面講了王羲之不太常見的幾種筆法,今天介紹幾個常見的筆法:

起筆

很多人總以為行草書的起筆都是露鋒的,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行草書的起筆的藏鋒很多,這種藏鋒用筆在王羲之筆法多是篆籀用筆,這一點也是否定唐楷是行草書的基礎的重要緣由之一。

關於為什麼楷書不是行草書的基礎的說法,我們在前面有過詳細論述,這裡就不談了!

我們看例字:

這個「嗟」字就是藏鋒篆籀用筆,然後王羲之下面一筆馬上轉為露鋒遊絲,第三個橫畫變為了折筆存在,三個筆畫,方向不同,起筆不同,輕重不同,其變化之妙,在這裡可見一斑。

書法的藝術在哪裡?其實就在於變化,假如每一筆都狀如運算元,起筆收筆雷同,長短粗細都雷同,那就失去了書法的本味了。

圓圈處有一個絞轉,乃是藏鋒入紙,這個「生」是王羲之解散楷法之後的一個創造,後世之人多有效法者。把平直的直線,變為了曲線,增加了流暢性和書寫性。

關於起筆的露鋒,我們就不多說,這裡面用到的是一搨直下的空中動作入紙,前面的文章講過,這個例字一看就能明白!

收筆

王羲之再寫收筆的時候也有很多種筆法,一般也分為藏露兩種。

這種事藏鋒收筆,藏鋒收筆多見於楷書。這個王羲之之所以用藏鋒收筆是為了跟字的左邊諸多露鋒用筆形成對比,這種對比增加這個字的姿勢和視覺衝擊力,如果一個字全是藏鋒或者全是露鋒,那麼這個字就失之浮滑或臃腫了。

我們看《蘭亭序》中的這兩個「不」字,起筆皆有不同,一個是以露鋒收筆,一個是以藏鋒收筆,同一個字出現在同一件書法作品當中的時候,王羲之的處理是多樣的,比如「不」字,比如「之」字,各有不同,各有變化。

搓筆

起筆收筆大家都很熟悉了,下面介紹一種搓筆。這種筆法出現在折筆裡面。在彎折的筆畫當中,折筆為方,轉筆為圓。而這種搓筆是界於方圓之間的一種用筆。

這一筆在寫的時候,要區別於折筆,折筆是頓筆之後,順勢轉向同一個方向,而搓筆則轉筆之後折向另一端。

「妄」字轉筆之後筆勢向下,而王羲之將其轉為水平,這便是搓筆,體現了筆法的靈動性。給人了峭拔之勢。

比如這個「之」字,在轉筆自後筆勢向下,王羲之提筆轉換方向,改變字勢。

這幾種筆法也是常見的幾種筆法,但是單純臨摹不總結其中的規律的話,臨多少遍也沒有,這些規律得靠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獲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餘書社 的精彩文章:

TAG:三餘書社 |